導語:楊美盈是於今早,在能源、科技、科學、氣候變化與環境部秘書長拿督斯裡莫哈末阿紮哈、大馬環境局總監拿督阿末卡瑪魯納朱的陪同下,在巴生西港召開記者會作出上述發言。她警告和提醒物流公司,在協助客戶申報進口時,必須理解客戶進口的貨源的用途。

(巴生23日訊) 非法洋垃圾源源不絕,環境部和地方政府部追溯來源,月前在巴生西港展開聯合行動,並截獲24箱非法進口的洋垃圾貨櫃!
能源、科技、科學、氣候變化與環境部部長楊美盈披露,為了杜絕洋垃圾對我國的污染威脅,環境部與地方政府上個月在巴生西港展開聯合行動,發現西港囤積了不少進口的洋垃圾。
她指出,上述被截獲的非法洋垃圾貨櫃,只是整個洋垃圾實際情況的其中冰山一角。西港范圍內其實還有超過100個進口塑膠貨櫃,而這些貨櫃都是以3920的申報序號,即經過處理的再循環塑膠進入巴生港口。
「一般進口塑膠的申報序號為39XX,進口乾淨塑膠(經過清洗乾淨)的申報序號為3920,這類塑膠無需准證。不過,進口的洋垃圾或廢塑膠的序號為3915,需要准證才能進口。」
她強調,在打擊洋垃圾廠問題上,必須從源頭著手。為此,環境局、國家固體廢料管理局、固體廢料管理機構與巴生港務局展開聯合行動,以調查從巴生港口進口的塑膠貨櫃。
她披露,政府經過為期一個月的調查工作,發現有業者在進口洋垃圾時,在申報上作假,企圖矇騙關稅局,以便順利從港口帶走,運到國內的非法洋垃圾廠。
「業者虛假申報的行為,無非就是為了矇騙海關,希望瞞天過海,直接將洋垃圾運到國內的非法洋垃圾廠,以小本錢謀取暴利。」
楊美盈是於今早,在能源、科技、科學、氣候變化與環境部秘書長拿督斯裡莫哈末阿紮哈、大馬環境局總監拿督阿末卡瑪魯納朱的陪同下,在巴生西港召開記者會作出上述發言。
她警告和提醒物流公司,在協助客戶申報進口時,必須理解客戶進口的貨源的用途。否則,一旦查獲非法洋垃圾,所有港口的開銷和遣返垃圾出口國的運輸費,都由物流公司自行承擔。
「在協助客戶申報貨櫃時,必須清楚填寫進口的廢塑膠種類,否則一旦發現貨運物流公司在申報上蓄意作假或企圖隱瞞,政府有權撤回物流公司的執照。」
她透露,截至本月17日,政府截獲的虛報洋垃圾貨櫃共有24個。接下來也將檢查未申報的進口塑膠貨櫃,包括巴生西港的111個和巴生北港的18個進口塑膠貨櫃。
她重申,政府嚴厲禁止洋垃圾貨櫃離開港口流入我國境內,並會根據巴塞爾公約,將所有洋垃圾貨櫃都盡數遣返運回原來的國家,而有關費用將由物流公司承擔。
她補充,政府也將嚴格把關,確保在港口直接攔截,避免非法洋垃圾流入國內。同時,政府也將會調查進口非法洋垃圾的公司,確保違例的業者被對付和控上庭。
112家屬於非法洋垃圾廠
楊美盈表示,今年截至4月11日為止,環境局官員已對全馬300家廢塑膠再循環廠進行檢舉,共發現112家屬於非法洋垃圾廠,另有148家被勒令停止運營或直接查封。
她指出,洋垃圾再循環廢塑膠如果處理不當,會影響人體健康和對土地帶來污染。為有效杜絕洋垃圾廠的運作,官員直接在巴生港口展開行動,嚴禁洋垃圾從港口流入國內非法工廠。
「鑑於我國是巴塞爾公約簽署國,環境局將採取堅定措施,將含有可疑有毒的塑廢料的洋垃圾貨櫃,確保能夠將洋垃圾貨櫃遣返到其發源地,暨運回到出口國。」
她透露,政府官員是援引1974年環境素質法令第38條文扣查西港的洋垃圾貨櫃;同時也援引1974年環境素質法令第34B條文,來調查進出口商在處理洋垃圾違例,一旦罪成將監禁不超過5年,或罰款不超過50萬令吉。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205286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