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相敦馬哈迪提醒,若國人再態度懶散對工作諸多要求,外勞很快將成為繼巫裔、華裔、印裔後,我國第四大族群。馬哈迪說,我國已有將近200萬名孟加拉外勞,若再有更多外勞來馬工作,他們很快就會成為我國第四大族群。
首相敦馬哈迪今日提醒,若國人再態度懶散對工作諸多要求,外勞很快將成為繼巫裔、華裔、印裔後,我國第四大族群。

他說,我國已有將近200萬名孟加拉外勞,若再有更多外勞來馬工作,他們很快就會成為我國第四大族群。
他也舉例,就因為本地人拒絕在橡膠園和錫礦場工作,英殖民政府只能從外地引入外勞填補空缺。
「若你(本地人)拒絕做那些不喜歡的工作,工作機會就會給其他人搶走。」
馬哈迪在對話會上說,國人是時候改變依賴政府協助的思維求進步,只有這樣才能闖出一片天。
「無止境地提供金錢援助只會弱化一個人的競爭力,只有自強進步才不會被這社會淘汰。」
另一方面,馬哈迪也重申政府計畫再落實英文教數理科的立場,他說,這麼做可讓我國更全面掌握資訊科技和科學知識。
首相敦馬哈迪他說,一名好的領袖會拋開自我,只要能惠及他所領導的人,他會糾正錯誤。

他說,自我讓人忽視失誤,或拒絕承認錯誤,因此無法在自我糾正過來。「你能創造的價值就是放下自我。有些人認為自我是正面的,能使你變得更具競爭力。
「這對我而言,更像是決心。自我,說的是自己,不是你所領導的人。」
馬哈迪今日在一場名為「青年問,敦回答」青年公開對話會上,如是指出。他說,價值與素質對領導人而言很重要,這包括正直和誠實。
他說,若一名領導人沒有這些價值觀,人民就會得到靠不住和貪污的領導人。「第二,努力工作,為你的工作感到自豪。這些價值觀讓你變成正直和誠實的人。」

他說,一名好領導人也該擁有活到老、學到老的態度,因為學問是永無止境的。「你讀得越多(書),你就會發現,還有很多事情是需要去學習的。
在青年發展方面,馬哈迪說,目前領導人面對一項挑戰,即要找出什麼政策和計畫對青年而言是最好的,確保他們做好準備面對未來。
他說,成人或知道什麼對青年而言最好,因此在制定政策和計畫取得微妙平衡。
不過,他說,若青年沒作出反應,或發現這些計畫與他們沒共鳴,那麼這些計畫就失敗了,甚至最終會適得其反。

他說,政府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就是委任被外界指沒經驗的年輕人當青年及體育部長(賽沙迪)。
「我們認為,他沒經驗,但他以自己的熱情,理想主義和決心來彌補不足。
而且,他可以在內閣裡,請教資深的前輩。「希望,他會變得成熟,找到領導的經驗,也希望他把經驗傳授給後輩。」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