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13日訊)財政部長林冠英表示,政府計劃在明年徵收數碼服務稅。
他說,數碼化的趨勢,導致政府的稅收基礎縮小,也傷害了政府在更複雜的經濟環境下,提供基本職能的能力。
他指出,希盟政府在日前國會下議院通過一項法案,該法案將對外國數碼服務領域徵收6%的服務稅。
「我國將在2020年首次徵收數碼服務稅,如果成功,它可能成為其他國家的典範。」

林冠英今日在美國華盛頓出席世界銀行大馬中心活動時,發表題為《解鎖數碼經濟潛能》的講詞時,如是指出。
他說,數碼經濟和工業革命的到來將會創造贏家和一些輸家,而政府有責任幫助輸家過渡到新經濟。
他表示,數碼經濟的到來,會讓一些現有的工作消失,並會被新工作所取代,這就是所謂的「創造性破壞」。

他說,重新培訓符合新經濟工作的人力需要高昂費用,公共領域和私人界必須合作完成,因為單靠政府可能無法達到有效成果。
對此,他強調,稅收在數碼經濟的重要性,並考慮將該收入可以用於補貼僱主的收入援助,鼓勵他們僱用失業人士,以減輕數碼顛覆。
「數碼稅收或新數碼經濟帶來的經濟增長和收益,必須能夠維持傳統經濟的一部分,以便我們能夠設計出更溫和、友好的落實方案。」

「簡而言之,如果政府能採取更溫和、友善的持續性政策,同時能夠接受其利益,那麼數碼經濟就不會成為威脅。」
林冠英表示,政府並不具備所有領域的專業知識,因此需要和私人界、專業人士和民眾合作。
「政府應該退居二線,專注於提供透明的監管環境,提供公平的競爭環境,為這些企業提供相應的補助,而不是投資於私人界無法或不願承擔的關鍵研發。」
他承諾,希盟政府致力於引入新政策作為發展的催化劑,同時推動某些行業的數碼化,並推動創新本土產品和服務的能力。

他說,希盟政府也有其他旨在支持經濟數字化的舉措,例如調節寬頻價格上限和推動進一步的網際網路普及,以及通過大馬數碼經濟機構(MDEC)引入大馬數碼中心。
他表示,該中心將成為企業家的社區銜接點,以獲得市場准入、智慧財產權保護、投資者和人才提升等支持,甚至獲得政府、東盟和國際數碼生態系統的支持。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204772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