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驚天偉地
2019年4月13日
上個世紀90年代,時任首相馬哈迪就跟柔州王室扛上,兩度修憲削弱王權。
這兩次修憲,是撤銷統治者的免控權,以及允許法案在沒有國家元首簽名御准下最終自動通過。
當年,馬哈迪是強勢首相,國陣在國會裡握有超過三分二多數議席優勢,而且國陣政府掌握了主流媒體。針對柔州蘇丹打人引發的風波,馬哈迪在輿論方面占了上風。
因此,儘管面對統治者的強烈反彈,最終馬哈迪還是在強大的民意及議會支持下,勝利了。
來到今天,敦馬再次擔任首相,坊間都在觀察他跟馬來統治者之間關係如何,甚至還有一種說法,安華跟馬來統治者的關係更好,因此不少時間都需要安華從中協調。
事實上,敦馬還未再次任相之前,他老人家已經為了《2014柔佛房屋及產業局法案》、武吉斯海盜論、森林城市計劃等課題爭議跟丹州、雪州及柔州王室鬧意見。
歷任首相,唯獨敦馬敢動王權,也看起來跟王室關係較疏遠。其中因素,相信跟血統及宗教有關。
東姑阿都拉曼、敦拉薩、敦胡申翁及納吉,都是有王族及貴族血統,出身世家,跟王室關係密切,至於敦阿都拉,其父祖輩都是德高望重的宗教學者,而各州蘇丹也是州伊斯蘭事務的最高領袖。
相比之下,馬哈迪沒有這些先天條件。儘管如此,身為執政集團主幹的巫統,一直以來都跟王室保持密切的合作關係,這當中有政治,也有商業需要。那麼,為什麼馬哈迪要跟王室槓上呢?
政治學者潘永強博士曾次2014年,在《馬來權貴資產階級的內鬨》一文中寫到,「實質上,馬哈迪對王權出擊,志不在鞏固君主立憲,而是馬來權貴與資產階級的最新一輪利益爭奪。」
他也說,「馬哈迪抗衡王權勢力挺進,則是充滿選擇性和策略性。他會根據利害需要,援引王權力量維繫巫統利益,有時就對王室介入政治與人事的舉動保持緘默,一旦有違巫統政經利益,才會迅速出擊不留餘地。」
2014年馬哈迪人在巫統,如今他已在土著團結黨,當了希盟政府的首相。此次他再與柔王室槓上,究竟是真心捍衛民主制度,鞏固君主立憲,又或是為了土團黨政治利益,為新當權派資產階級跟原有權貴的新一輪利益爭奪?看來,只有留待歷史的公論了。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204741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