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不了柔佛王室呱呱叫? 馬哈迪再U轉撤銷簽署《羅馬規約》
9/4/2019

馬來西亞政府再次做事只做半套來個政策大U轉,這次U轉的是放棄簽署一項聯合國旨在防止滅絕種族等屠殺行為的規約。
馬國首相馬哈迪日前(5日)宣布馬國將正式撤除簽署《羅馬規約》。
「不是因為《羅馬規約》對我們(國家)有壞處,而是因為一些人在挑起政治上的混淆,包括一些有特定政治野心的人。我們知道這一點。」
在宣布撤銷簽署《羅馬規約》的記者會上,馬哈迪意有所指地說明馬國政府被迫撤銷《羅馬規約》是因為某人搞小動作,挑動王室的情緒,並詆毀聯邦政府的名聲。搞小動作的人是誰?馬哈迪沒有指名道姓,但從他在記者會義憤填膺的發言來看,始作俑者的身份呼之欲出。

馬哈迪召開記者會宣布馬國撤出《羅馬規約》。(馬來郵報)
《羅馬規約》專約束大型種族屠殺等罪行
根據聯合國網站資料,《羅馬規約》全名為《國際刑事法院羅馬規約》。這項條約旨在建立一個常設國際刑事法院,針對國際社會的四種罪行具有管轄權,其中包括滅絕種族罪、危害人類罪、戰爭罪及侵略罪。目前已有139個國家簽署這項規約,其中的118個國家已經正式批准履行這項規約。紅螞蟻發現,新加坡不在此列。

《羅馬規約》常設國際刑事法庭審判種族屠殺等罪行。(網際網路)
柔佛蘇丹和王儲帶頭反對簽約
2018年12月12日,馬國政府內閣宣布在總檢察長湯米湯姆斯的建議下,準備簽署加入《羅馬規約》。馬哈迪和馬國外交部長賽夫丁也分別在12月26日和今年2月15日致函馬國代最高元首納茲林沙(霹靂蘇丹)和最高元首蘇丹阿都拉(彭亨蘇丹),告知內閣決定加入《羅馬規約》的決定。
馬哈迪來自柔佛王室的兩位「老朋友」,柔佛蘇丹依布拉欣和王儲東姑依斯邁很快跳出來反對政府的這項決定。後兩者聲稱簽署《羅馬規約》將影響馬來王室權力、馬來人特權及伊斯蘭教地位。
其中,柔佛王儲東姑依斯邁在整起事件中表現異常活躍。他多次通過社交媒體發文強調《羅馬規約》將會危及9個州屬的世襲王室地位,在這個前提下政府卻未將該決定呈上由9個州屬統治者組成的統治者理事會,並認為未經後者同意即簽約是一項違反馬國聯邦憲法的舉動。

東姑依斯邁多次發言批評《羅馬公約》將影響王室地位。(網際網路)
東姑依斯邁反對《羅馬規約》的理由包括該規約明訂國家元首將可在犯下滅絕種族罪、危害人類罪、戰爭罪及侵略罪的嫌疑下,被帶到國際刑事法庭受審。實際上,馬哈迪早在1993年執政時即已推動廢除最高元首和各州統治者的司法免控權。但中間的灰色地帶是,最高元首和各州統治者不能被帶上一般法庭受審,而只能在馬國成立的特別法庭受審。東姑依斯邁在這方面強調統治者仍有司法豁免權,因此不能被帶上國際刑事法庭。
東姑依斯邁第二個反對《羅馬規約》的理據是該規約規定武裝部隊的指揮官(最高統帥)必須為麾下士兵犯下前述四種罪行負責,並被帶到國際刑事法庭提控。馬國最高元首是武裝部隊名義上的最高統帥,但實際上能夠調動武裝部隊行動的是聯邦政府。
他暗示最高元首有可能「吃死貓」,在聯邦政府而非元首下令軍隊犯下四種罪行的情況下,元首會被視作武裝部隊的指揮官而被提控。但紅螞蟻發現,羅馬規約第18(1)闡明只有在軍事指揮官(最高統帥)「有效」指揮、控制或管轄下的部隊犯下罪行時,才需要附上刑事責任。最高元首隻是名義上的統帥,沒有實權,因此應該無需對麾下士兵的罪行負責。
馬哈迪在記者會上也對此回應最高元首沒有行政權,後者只能按照首相的建議行事。因此國際刑事法庭不會因為最高元首名義掌控的士兵涉及的罪行而對元首採取行動。
馬哈迪政府在壓力下撤銷簽署《羅馬規約》
無論如何,在重重壓力下,馬哈迪政府仍決定撤回簽署《羅馬規約》。馬哈迪在宣布撤銷簽約的記者會上,說了幾番耐人尋味的話語。他強調有心人士試圖挑破他和王室的關係:
「當(前首相)納吉在偷錢、賣地等等的時候,他們一聲不吭。」
「我不知道他們躲在哪裡,但他們擔心我們會對他們採取行動。」
「(他們)想抹黑包括我在內的政府,我知道原因,因為我對洗錢等行徑不退讓。」
「如果我們抓到誰觸犯了法律,我們不管他是誰,我們會採取行動,不管他是王公貴族還是平民百姓,我們會採取行動。這就是我們的立場。」
背後藏鏡人對馬來社群有巨大影響力
對於這位背後藏鏡人的身份,馬國候任首相安華也對媒體指出,馬哈迪所指涉的對象應該是一位特定的王室成員,而不是特定政黨。
馬國外交部長也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一些非民主的「暗勢力」(Deep State)想要推翻民選政府。在政治術語中,「暗勢力」指涉那些未經民選的政府官僚、情報機構、財團等組成的集團,通過幕後操縱國家,以保存自身的既得利益。
聯邦直轄區部長卡立沙末今日(8日)也對記者表示政變有可能在馬國發生:
「尤其是馬來人占人口的70%,而他們又充分相信馬來人的地位受威脅的時候。你知道的,警察和軍隊基本上是馬來人為主的機構。」
馬哈迪幕僚疑似發文暗批柔王室與州務大臣
馬哈迪的媒體顧問兼資深媒體人卡迪耶欣今天也發文不點名暗批王室干政的行為。他指出,一些王室成員將觸手伸到政治,對民選政府做出政治指控是非常危險的行徑。他強調,馬國奉行君主立憲,王室不能凌駕法律,並應超越政治和保持政治中立,避免捲入政治鬥爭。

卡迪耶欣是前報人兼馬哈迪的親近幕僚。(中國報)
他也奉勸馬國的統治者們應該專注在自己的官方職務上,避免涉入商業並與人民競爭,並暗示王室能夠過上優渥的生活全賴一般民眾繳稅:
「別忘了納稅人,他們每年花費數以億計令吉的費用使我們的王室可以舒服且安全地端坐在華麗王宮的寶座。」
他最後在文中也提到有某個州務大臣「吃裡扒外」:
「身為州務大臣應該向該州人民及委任他的首相負責。很遺憾的,並不是每個州務大臣都這樣做。」
恰好,之前陷入假學歷和巴西古當金金河化學毒氣污染事件處理不當等醜聞的柔佛州務大臣鄂圖曼沙比安今天也有一個和馬哈迪會面的行程,而坊間也揣測他州務大臣的位子或許坐不久了。

陷入假學歷和化學毒氣泄漏事件處理不當風波的柔大臣,鄂圖曼沙比安盛傳將被去職。(網際網路)
馬哈迪和柔佛王室一直不Ngam Key
馬哈迪與柔佛王室的矛盾可以追朔到1984年修憲限制元首御准權,和1992年已故柔佛蘇丹依斯干達毆打鉤球教練,引起馬哈迪發動修憲剝奪各州統治者司法免控權的歷史。
2017年,尚未回鍋擔任首相的馬哈迪嗆聲柔佛新山的碧桂園森林城市計劃將大量土地售賣給外國人,使當地土地被大量外國人士占據。根據《當今大馬》的調查,森林城市計劃由中國公司碧桂園集團和一家Esplanade Danga 88私人有限公司聯營。柔佛蘇丹依布拉欣正是這家Esplanade Danga 88私人有限公司的最大股東。換句話說,馬哈迪這一罵,連柔州蘇丹也罵上了。
內容未完結,請點擊「第2頁」繼續瀏覽。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