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傷害了你】張國祥、鄭全行、邱家金~~受傷成魔之路 !! 明明是華裔學者,卻比馬來人還要仇視華人, 背後原因是……

2019-04-05 06:37:53 Muyi 大馬

【誰傷害了你】張國祥、鄭全行、邱家金~~受傷成魔之路 !! 明明是華裔學者,卻比馬來人還要仇視華人, 背後原因是……

我剛剛在吉蘭丹拜訪土生華人村落完畢,隔天,以攻擊華教著名的吉蘭丹土生華人教授張國祥博士再度發表政府不應該承認統考和華校的言論。這已經是他無數次對華教和華校進行嚴厲的批評了。

當然,除了他,以攻擊華教聞名的華裔學者還包括歷史學者邱加金博士以及華裔回教徒鄭全行。上述三人的共同點是,他們都以華人自居,卻不斷批評大馬華人不夠融入馬來社會,進而阻礙族群團結。究竟是什麼原因促成這些華裔學者以幾近仇視的態度看待和對待華教和華社呢?當然,我們不必小人到懷疑有人會借扮演發表種族性的言論來獲得升職或加薪,不過背後的原因或許和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和主流華社的不愉快接觸有關。我們嘗試以吉蘭丹土生華人的成長背景為例來加以說明。

【誰傷害了你】張國祥、鄭全行、邱家金~~受傷成魔之路 !! 明明是華裔學者,卻比馬來人還要仇視華人, 背後原因是……

圖說:張國祥土生華人馬來人難分辨

吉蘭丹華人僅占該州人口的5%,而土生華人則只占華人人口的不及7%,所以他們是少數中的少數。土生華人大約於19世紀初從中國福建或暹羅北大年向吉蘭丹南遷,他們在吉蘭丹河河口和中游披荊斬棘並形成聚落。他們具有中國人和暹羅人的血統,說混雜著暹羅和閩南詞彙的吉蘭丹馬來話,雖然傳承著慎終追遠的祖先崇拜信仰,但更大部分的生活習俗已同化於四周的吉蘭丹馬來人。如果他們不是主動告知自己的族群身份,一般人很難從他們的長相和穿著中分辨出他們和馬來人的差別。在馬來社會中成長的土生華人,不但實踐著和主流華人社會幾乎完全不同的文化和習俗,他們甚至深得馬來文化和藝術的精髓。例如享譽馬來文壇的土生華人Lim Swee Tin的馬來文和馬來話造詣,讓許多馬來人都自嘆不如。而吉蘭丹唯一的華裔皮影戲班主楊福成,也精通吉蘭丹馬來民間藝術Dikir Barat,是國寶級的民間藝術工作者。也因為這種比馬來人更馬來人的特殊身份,很多土生華人自小即遭受華人社會的異樣眼光或不了解的詢問,例如:你真的是華人嗎?怎麼不懂說華語?連華文字也看不懂?你為什麼不會用筷子,卻用手抓飯吃?為什麼穿沙龍?也許許多華人因為對土生華人的不理解而不經意的對後者構成了歧視和傷害,這些行為都是華社需要加以反省的。可是這些成長過程中面對特定族群的不愉快經歷,不應該成為攻擊華教或華校的理由。例如指責華校的存在分化種族,讓華人不能充分的融入馬來社會。這樣的批評不但違反文化多元性和尊重差異的原則,也具有將同化政策合理化的危險。

馬來西亞華社固步自封,比較少認真學習其他族群的習俗和文化的弊病固然需要加以正視和改善,但必須是在族群語言和教育權利獲得保障和尊重的前提下,以獎勵的方式加以促進和提升的。帶著身為過往受傷受害的心理負擔,為壓迫性的政策為虎作倀,不過是在複製著歧視,無知和壓迫,對多元族群社會的互相理解和接受適得其反。 文//里郎拔刀新聞來源:南洋商報

【誰傷害了你】張國祥、鄭全行、邱家金~~受傷成魔之路 !! 明明是華裔學者,卻比馬來人還要仇視華人, 背後原因是……
【誰傷害了你】張國祥、鄭全行、邱家金~~受傷成魔之路 !! 明明是華裔學者,卻比馬來人還要仇視華人, 背後原因是……

【鄭全行篇】

批評華人多爭議鄭全行伊教為先( 編按:此文為2015年8月31日新聞 )大家對鄭全行(Ridhuan Tee Abdullah)最深刻的印象,應該離不開他一再重複指責華人為「Ultra kiasu」(超級怕輸)。他也不諱言這形容詞說:「就是我的招牌(trademark)。」

他接受《東方日報》專訪時 ( 編按:2015年8月31日) ,一開始就先說:「這是我第一次上門來(接受採訪),但我不是來道歉的,我不要人家以為我因為感到抱歉所以來接受採訪。」他希望可以針對一些課題做解釋,讓華社可以更了解他。整個訪問中,數度在談到一些課題時以不停的大笑取代答案;他批評華人,更一再批評那些批評他的華人對他進行人身攻擊;他批評華教,卻把5名孩子都送進華小念書。他說他已經對網民的批評與攻擊免疫,卻一再要網民不要再攻擊他和他家人。這名福建籍貫的政治與國防學者說,自己與兄弟姐妹用福建話溝通,並以福建話說自己並非「無情的人」,是「有情的人」。

【誰傷害了你】張國祥、鄭全行、邱家金~~受傷成魔之路 !! 明明是華裔學者,卻比馬來人還要仇視華人, 背後原因是……

【背景】鄭全行出生霹靂的峇眼拿督,包括他在內共有10位兄弟姐妹(7男3女),他排行第8。他在馬來西亞國立大學完成學士和碩士,爾後在博特拉大學修讀博士,主修政治科學與國防。目前任職於登嘉樓蘇丹再納阿比丁大學(UNiSZA)的伊斯蘭產品和文化研究院(INSPIRE)。問:你可以自我介紹嗎?

答:我是霹靂人,只在幼兒園學過不到1年的中文,因為交通的關係,之後都是在國小、國中念書。但我是福建人,福建話沒有問題。問:你是怎麼改信依伊斯蘭?答:我的生活環境都是被馬來人圍繞,我的父親在村子裡開雜貨店,都是做馬來人的生意。但我的伊斯蘭都是在學校學習;在國小時候,通常上宗教課時,非穆斯林都離開課室,但我留下來聽課,嘗試了解什麼是伊斯蘭,最後讓我明白了伊斯蘭與馬來人的區別。到了初中三考SRP考試,當時的非穆斯林禁止報考伊斯蘭科目。我是第一名非穆斯林,也是唯一一華人在官方考試中拿宗教科目,包括在大馬文憑考試也報考宗教科目。

我比一些馬來人更親近伊斯蘭。因此,出現一些言論說「我比馬來人更馬來人」,但我不同意!我已經說過了,我出生在華人家庭,我是華人,我的血統是華人,就算我死了,我也是華人。說「我比馬來人更馬來人」是不對的,但這在華社一直流傳這說法。我已經說了我是誰,還是很多人以此攻擊我。我是福建人,我可以講可以聽,跟兄弟姐妹也是用福建話溝通。很多人說我是「無情的人」(福建話),但我不是那種人,我是「有情的人」(福建話)。

【誰傷害了你】張國祥、鄭全行、邱家金~~受傷成魔之路 !! 明明是華裔學者,卻比馬來人還要仇視華人, 背後原因是……

身份認同危機?華人?馬來人?

問:有人說你有「身份認同危機」,你試圖讓自己顯得比馬來人更馬來人,比穆斯林更穆斯林。答:我要否認!我沒有身份認同問題。你說的身份認同危機是指什麼?我要變成馬來人?No

Way!我是華人。上蒼讓我成為華人,並在在《可蘭經》上說明,華人、馬來人、印度人都可成為穆斯林,上蒼教誨我們,我們要尊重其他人,就算對方不是穆斯林,就算我們信奉不同宗教,也必須要相互尊重。所以我不明白別人為什麼要用身份問題來攻擊我。如果我憎恨不是穆斯林的華人或印度人,就等於我拒絕了我信奉的宗教,我就不是好穆斯林,我怎麼可以這樣?問:你的身份認同是,你先是華人,或穆斯林,還是…答:如果你問我,我一定把我的宗教放在前面。我先是穆斯林,然後才是華人。我不能逃脫我是華人的事實,但如果你問我作為一名穆斯林,我一定是宗教為先,因為我選擇了伊斯蘭,信奉伊斯蘭。所以你問我,我會毫不猶豫的選擇先是穆斯林,接下來才是其他的。

之前有一個民調,問馬來人有關馬來西亞人優先?還是穆斯林優先?這是有偏見的問題。你可以問華人,你先是馬來西亞人還是…對於華人來說,宗教不那麼重要,經濟對華人是比較重要的,其他都是次要。但如果你問穆斯林,一定是宗教優先,因為伊斯蘭教里就包含了族群與國籍等等。問:你信奉伊斯蘭是因為伊斯蘭的特別之處?還是受到身邊人影響?比如結婚因素?答:我說過了,我信奉伊斯蘭因為我自小學習伊斯蘭,而我能夠分辨伊斯蘭與馬來人。因為我們住在鄉下,天天與馬來人打交道,那時候如果我看馬來人,自己不會信奉伊斯蘭,因為我爸爸做生意時,有馬來人偷竊,這很平常;有偷看我姐姐洗澡、偷我姐姐的內衣褲、有的打我的兄弟,欠我爸爸錢不還。如果我無法分辨馬來人與伊斯蘭教,我不認為我會信奉伊斯蘭教。問:你是幾歲改信伊斯蘭?答:我20歲信奉伊斯蘭教。24歲結婚,我是在大學認識我太太。我信奉伊斯蘭完全與太太無關,雖然太太是馬來人。我是學習,了解了伊斯蘭後,決定改信。我在學校的時候有許多基督教同學,他們也向我講解基督教,我做了比較,最後決定皈依伊斯蘭教。問: 你的家人接受嗎?答:家人在觀念上,無法區分馬來人與伊斯蘭;改信伊斯蘭在他們觀念中,就是「入番」,「變成番人了」。由於我村子的馬來人態度很不好,欠錢不還等等,所以,(家人)對馬來人的觀念很負面,而且不能區隔馬來人與伊斯蘭。當我說我改信伊斯蘭,他們認為我變馬來人,肯定不高興,也很生氣。我的父親在我改信伊斯蘭3年後去世。我母親在3年前去世。但我要說的是,我改信伊斯蘭後,盡最大努力向他們說明馬來人與伊斯蘭的不同。伊斯蘭教我做的事,我都會做,因為一名孩子如果不孝順父母,就不會上天堂。我改信伊斯蘭後,每一年新年,我不曾遺漏,我一定回去幫助父母,直到我的母親去世。我要證明,我改信伊斯蘭後成為一個更好的人,我不喝酒、不賭博。在華人的傳統,沒有教我們要怎麼表達對長者的尊重,但伊斯蘭教我做的,如擁抱父母、親吻父母的手,我都做了,而他們嚇了一跳,他們的10個孩子沒有人這麼做,只有我這麼做。水與火交戰,一般上,都是水必贏。結婚之後,我也是最常幫助父母。10個兄弟姐妹,7男3女,我排行第8,我最小的弟弟也改信穆斯林。10個兄弟姐妹當中,我和父母的關係是最好的,最多幫助他們的孩子。問:所以現在和兄弟姐妹的關係沒有問題了?答:完全沒有問題。一開始,是有問題;但之後,我證明給他們看,他們不能做的,我能做,不像我哥哥,騙父母的財產等。

【誰傷害了你】張國祥、鄭全行、邱家金~~受傷成魔之路 !! 明明是華裔學者,卻比馬來人還要仇視華人, 背後原因是……

邱家金的背景,網上所得資料如下:年齡:82歲。職業:馬大歷史系教授。曾於1994年至96年期間擔任馬大教育中心總監。學歷:沒有接受過華文教育。曾在新加坡大學和馬大深造,獲得歷史學士、榮譽學士、碩士及博士學位。其他:不諳華文,是個峇峇,太太是印裔,兒子是印度舞演繹者。邱家金不曾受過華文教育,也不是正統華人,這或導致他對中華文化產生了不解和誤解。但,他是我國歷史學家,說他不解中華文化和誤解中華文化,又好像說不過去。難道他和華教人士有過什麼磨擦,才會特別針對華教?還是因為他身為華裔後代卻為自己不懂華文而耿耿於懷,進而轉變為一種「仇視」情結?這就要往他的家庭背景去研究才能探悉。當然這些都是我自己的猜想和假設。邱家金已多次發表「廢除阻礙國家團結的多源流教育」、「非巫裔是少數民族所以應該放棄母語」和推崇「單一源流教育」的言論。也許,邱家金教授是經過多年研究,從學術角度得出上述的結論。

【誰傷害了你】張國祥、鄭全行、邱家金~~受傷成魔之路 !! 明明是華裔學者,卻比馬來人還要仇視華人, 背後原因是……

但,他得出來的這些結論,顯然是不確實,與事實不符,甚至是非常偏激和存有歧視成分在內。例如,當時副首相曾提到,鑒於華小數理成績比其他學校好,政府因此要研究華小的數理教學法,以在國內所有小學落實類似的教學法。邱家金教授第二天即迫不及待地指出,華小的教學制度只會製造出文抄貓(copy cat)。他叫政府在採納華小的數理教學方式前,應該三思,以免製造出一批讀死書和缺乏創意的下一代。我很好奇,既然邱家金沒有讀過華小,他怎麼知道華小生只會文抄貓、讀死書?原來,他說,華小生厲害之處,「不外是將口袋式的牛津字典生詞,背個滾瓜爛熟。」「請看看本地的華校子弟,有多少個是知名的科學家,或會研發產品?」言下之意,好像華小生遠不如國小生,根本沒有值得學習的地方。邱家金有這樣的想法,看來真的是與社會脫節了。一般上,華小生水準比國小生水準高是事實。邱家金可能不知道,有許多友族家長選擇把孩子送到華小讀書,原因即在此(至少在沙巴是如此)。與其說華小生讀死書,邱家金不如照慕以丁所說的,研究一下為何國小生不止數理比較差,英文也比華小遜色,然後再來做個結論不遲。文/康華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204349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