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20日訊)為什麼負責與中國針對東海岸鐵路計劃(ECRL)進行協商的不是財政部長林冠英?首相敦馬哈迪解釋,這是因為大馬政府必須選擇一名中國能接受的人選。

他說,政府在評估人選時,是根據能力及資格選擇了不在政府體制內的敦達因領導與中國進行協商的團隊。馬哈迪在國會下議院針對巫統瓜拉吉撓區國會議員拿督斯里依斯邁提出附加提問時,詢問為何政府沒有派財政部長林冠英與中國針對ECRL計劃展開協商。「為什麼不是財政部長,而是一名外人,一名不在政府體制內的人?我們是根據能力來挑選。」

「當我們(和另一方)協商的時候,我們必須要有對方能接受的人選。」首相也說,政府在挑選負責向中方協商的人選時也面對「一定的限制」,因此最終決定委派一名政府認為具備資格及能力與中國協商的「外人」。「這些就是我們選擇敦達因的原因。」首相敦馬哈迪說,政府只需要多一些時間,就能與中國政府針對東海岸鐵路計劃(ECRL)達成雙贏方案。

他表示,政府相信ECRL計劃將會以更符合我國利益的規模繼續進行,保障人民福祉,並將大馬從龐大債務中「拯救出來」。更多新聞敦馬:比停建賠巨款更划算·東鐵若降造價 政府允建?

馬哈迪(八打靈再也8日訊)首相敦馬哈迪說,如果中國承包商同意大幅降低東海岸鐵路計劃(ECRL)的造價,政府將開綠燈。正在菲律賓訪問的馬哈迪在馬尼拉接受香港南華早報訪問時表示,政府這樣做的花費,可能比取消這個項目更加便宜,因為取消項目將須付巨額罰款。要速達協議「非常困難」他表示,這將是「非常困難」要很快達成的協議。「當然,中國不要停止這個項目,因為這是一個大項目。我覺得這對他們的生意有好處。「但在另一方面,我們沒有錢。我們不要借太多錢。所以協商正在進行。如果必須繼續,價格必須是我們可負擔得起的。」受詢及若中國願意將造價減半,他會否接受,馬哈迪拒絕多說。在被追問心中對於東鐵造價是否有理想數目時,他回應說:「是的,確實有,但我不會告訴你。」針對如果價格符合要求,他是否為開綠燈的問題,馬哈迪表示:「好,因為我們知道你不能單方面終止合約。 你必須支付賠償金。」需選停建賠償或降價續建

「賠償數額可是非常高。在停建賠償與降造價續建的兩者之間,我們會研究看哪一個是最好的。」馬哈迪也解釋為何他對東鐵有悲觀的看法,當中的原因包括鐵路服務的地區人口稀少,集中商業在大馬半島東部而不是西海岸。他補充,即便東鐵獲得充分使用,但還是不會有盈利。「我們不可能去建一些沒有投資回報的東西,然後要我們用40至50年時間去還貸款。因此,我們希望避免從各國借貸過多造成債務大。」不跟隨西方做法·未發現華為構成威脅馬哈迪說,目前為止,馬來西亞並未發現中國電訊設備商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對馬來西亞安全是一種威脅。他在專訪中談及華為事件時表示,儘管西方有人「散播謠言」,指華為涉及間諜活動,但馬來西亞不會動搖。他說,馬來西亞也在密切注意當前有關華為5G網絡是否威脅國家安全的討論,但到目前為止,並未發現華為對馬來西亞安全是一種威脅。不過,他也說,目前沒有發現,不代表日後沒有,但馬來西亞不會一味跟隨其他國家的做法,因為中國的相關技術似乎已經超越西方。若被迫選邊站·「中美貿易戰 寧站邊中國」馬哈迪說,如果大馬被迫在中美對抗和貿易戰選邊站,他比較願意與中國進行貿易。他表示,他是根據美國超級大國目前不可預測狀態,以及中國巨大的市場做出選擇。中國市場巨大 美做事難預測馬哈迪表示:「這取決於他們的行為方式。目前美國所做的事情非常不可預測。」他表示,隨著時間轉移,大馬與中國的緊密聯繫並非處於「靜態」。「我認為,我們必須找到與北京的合作方式,而不是因為懼怕中國的發展而影響政府的判斷。」「當中國貧窮時,我們對中國感到害怕。當中國富裕時,我們也對中國感到害怕。」「我們總是說,我們作為鄰居已經有2000年了,我們從未被他們侵占過。但歐洲人在1509年來到2年後,他們侵占了我們的國家。「馬哈迪表示,他的政府將就如何應對其最大的貿易夥伴做出自己獨立的決定,而不是根據國外的線索。他說,目前,大馬不得不「接受中國與我們關係密切」的事實。「這是一個龐大的市場。我們希望從中國不斷增長的財富中受益。」純以經濟上考量「這純粹是經濟上的考量。」「在這個時刻,在經濟上,我們更喜歡中國。當然,在政治上,我們不會被一個非常專制的政府體系所吸引。」馬哈迪也在專訪中提及中國投資導致很多小國陷入債務陷阱的說法。指各國可選擇避開債務陷阱他說,主權政府可以自由決定是否接受外國貸款。「中國人天生就是非常優秀的商人。」「他們看到商機和透露他們的資本,他們想要滲透到他們沒有代表或很少代表的地區。「但是,有關國家必須能夠區分其國家允許或需要或不需要的東西。如果有關國家選擇借貸巨額資金,這是他們的決定。「你做出這個決定,你知道流入這個國家的資金對這個國家產生一些影響。所以有關國家必須確保,流入他們國家的資金不是借來的錢,不是用於基礎設施的資金,而是可能僅限於用於投資生產過程的資金。」被問到是否本身是否接受「債務威脅」的論點時,他表示:「嗯,是的,也許是這樣,因為這是施加影響力的一種方式。」他說,雖然中國對「我們的經濟,甚至可能是我們的政治」產生了強大的影響力,但這個亞洲大國並沒有像過去的歐洲人一樣「來到東方和非常簡單地侵占了東方」。4月訪華聽一帶一路看法馬哈迪表示,他將在4月訪問中國時,聽取中國對一帶一路的看法。「我去那裡是因為我想聽聽他們對一帶一路的看法,同時我也想趁此機會解釋大馬對中國這一政策的看法。

「無論我們對待中國的態度如何,我們都必須承認中國是一個強國。它是一個地區大國,我們需要與他們打交道。我們需要了解他們的政策和戰略,我們必須做出調整,以便從中國的政策中獲益。」抨美對北京發起貿易戰在約40分鐘的訪談中,馬哈迪抨擊美國總統特朗普對北京發起的貿易戰,認為這是「沒有任何積極,良好的結果」的戰略。當被問及美國及其盟國多次對北京做出讓人不安情緒的行動時,馬哈迪打趣說,西方國家在他們作為前殖民統治者的任期內並沒有「談論統治或他們如何利用軍事力量對抗小國甚至達到侵占他們」。「現在,我們看到中國擁有經濟實力,並且將利用經濟實力來實現對中國最好的目標——他們必須變得更富裕,更富裕,這是所有國家的雄心壯志。「憑藉他們的財富,他們將處於西方國家過去的同一位置。」馬哈迪表示:「當然,中國的態度是儘可能在多地獲得影響力。但目前,中國似乎並不想建立一個帝國。所以我們將保持自由的人。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