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鎮東
2019年3月18日
1540622
1540622
(吉隆坡18日訊)行動黨政治教育局主任劉鎮東指出,行動黨作為政府一分子,不只必須解決未來20天的問題,決策還需要從未來20年的角度思考,因為政府做出的每一項決定,都會產生長期後果。
他說,行動黨和希盟政治人物,必須學會與聯盟夥伴、公務員、民間團體和企業進行對話;還須引導社會理解政策權衡,並接受不一定完美的解決方案,以便真正推行影響全民的改革政策,這些改革必須被大多數人所接受。
「就像任何其他希盟夥伴一樣,行動黨永遠無法單獨執政。我們期望合作夥伴本著希盟真正的精神,一起執政。行動黨領導人必須在各級競標,使希盟發揮作用,並為了希盟的利益做出決定,而不僅僅是行動黨的利益。
「現在的挑戰是將這種精神層層疊加到各個層面,並進行合作,相互尊重和思考希盟的利益。」

行動黨政治教育局主任劉鎮東
劉鎮東在《新海峽時報》專欄撰文指出,大多數政客依然停留在兩個「假象」。第一是,馬來人是住在鄉區;第二是,馬來人和非馬來人在文化上是不同的,因此沒有共同利益。
「最近的統計數據顯示,78%的大馬人和70%的馬來人居住在城市地區,儘管許多馬來人返家鄉投票,但馬來人不再是住在鄉區。
「許多調查都顯示出相同的結果,各族人民最關心的是工作機會、工資、生活費、子女的教育、尊嚴和社會安全網,這些共同利益能團結全民。」
劉鎮東認為,很多事情能讓大馬人團結起來,行動黨需要闡明這些共同利益,並將其作為希盟政府和希盟盟黨向全民交出成績的焦點。
劉鎮東說,巫統和伊斯蘭黨把行動黨塑造成「魔鬼」或「妖怪」,打擊希盟馬來領袖,目的是使馬來選民拒絕希盟。
「可悲的是,希盟的一些盟黨也希望行動黨只關注非馬來人的課題。更糟糕的是,行動黨內的一些人,仍然在種族框架中思考,並希望該黨成為非馬來人的守護者。」
他指出,若希盟不能擺脫「馬來人的巫統」、「穆斯林的伊斯蘭黨」、「華人的馬華」和「印度人的國大黨」,種族框架將導致希盟無法立足。
他認為,行動黨和希盟必須尋找一條出路,敘述馬來西亞是一個多元社會,並且要超越分歧以治癒國家,不要讓極端主義觀點主導輿論。


高興

驚訝

憤怒

悲傷

無聊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劉鎮東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2033877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