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起季候風轉換 或引水災土崩

愛分享| 2019-03-16| 檢舉

(吉隆坡15日訊)氣象局總監拿督阿雷巴哈里表示,我國將在本月19日迎來季候風轉換的季節,這期間可能會引發閃電水災和土崩等情況。

阿雷巴哈里今日發表文告,指季候風轉換季節預計從今年3月19日開始,一直持續到5月中。

他指出,隨著季候風轉變,意味著從2018年10月27日開始的東北季候風將告結束。

「在這段期間,全國地區將迎來從各個方向吹來的低速風,這容易形成雷陣雨雲。」

午後或強風大雨

阿雷巴哈里指出,在這段期間,雷陣雨是典型的天氣情況,在半島西海岸和內陸、沙巴西海岸以及砂拉越的西部和中部地區,短期內會有大雨和強風的出現,尤其是在下午和傍晚。

「這樣的氣候條件,有可能引發閃電水災或破壞不穩定的結構。」

氣象局提醒,民眾在這段期間需更加謹慎,時刻關注氣象局通過網頁、手機應用程序myCuaca和社交媒體發布的天氣預報和警報。

19日起季候風轉換 或引水災土崩

更多新聞:

大馬煙霾非印尼林火所致

(吉隆坡11日訊)鄰國印尼廖內發生林火,涉及1700公頃土地森林大火,當地現煙霾,而我國近日天空也灰濛濛,不過,大馬氣象局表示,廖內林火不會對大馬帶來影響,我國近日出現煙霾現象,是國內因素所造成。

氣象局今日書面回復《東方日報》問題時說,半島西部近日的能見度下降是因為國內煙霾導致。

「有鑒於近來沒有風從煙霾的鄰國往大馬吹,以及西馬半島沒有熱點,國內發生煙霾極大可能是因為我國穩定的大氣。」

氣象局解釋,穩定的大氣將會減少從車輛和工業活動排放的煙霧顆粒,轉移到到更高的水平,因此煙霧顆粒會徘徊在較低的水平,形成煙霾的情況。

根據資料解釋,假如大氣中垂直運動減弱或消失時,所形成的雲必定屬於層狀雲,例如高層雲或層雲,且常有霧或煙霞,所以穩定大氣中的空氣通常都較壞。如果有雨,也必定是穩定性降水,例如小雨或毛毛雨。

氣象局表示,我國煙霾只是暫時的情況,會在4月初我國進入季候風交替後會逐漸好轉。

「這是因為季候風交替期間,將導致大氣不穩定,同時促進更多雲雨的形成。」

氣象局指出,截至下午4時,國內各地氣象局辦公室的記錄顯示,各地的能見度都在不錯的水平,能見度都在5公里以上。

不過,本報記者在瀏灠大馬環境局網站,發現布城和莎阿南的空氣污染指數(API),分別在今午2時和4時突破100點不健康水平,各為114點和111點。

19日起季候風轉換 或引水災土崩

3州有林火風險

而到下午5時,布城的空污指數已經退回93點中等水平,但莎阿南的空污指數稍微下降至106點不健康水平。

無論如何,我國西馬的主要城市的空氣污染指數都處在中等水平,其中吉隆坡區處在67點至80點之間、雪州八打靈再也、森州汝來和彭亨州淡馬魯的空污指數則徘徊在70點左右、雪州巴生港口和彭亨州雲冰的指數則介於71點到78點。

其他地區如玻璃市加央、檳城、吉打亞羅士打和雙溪大年、霹靂怡保和太平、雪州森州芙蓉和波德申、馬六甲、彭亨關丹、登州瓜拉登加樓和丹州哥打峇魯都處在54點到65點之間的中等水平。

東馬各主要地區的空氣污染水平,都維持在50點左右的良好水平。

此外,根據大馬環境局網站每日下午2時更新的森林火險氣候指數(FWI)顯示,我國西馬東海岸三州,彭亨、吉蘭丹和登加樓多數地區,都處在較容易發生林火的高風險水平。

氣象局表示,森林火險氣候指數象徵一種警告,警示當地人不要在高風險的地區公開焚燒,以免發生一發不可收拾的局面。

隔著馬六甲海峽的鄰國印尼廖內(RIAU)森火已經持續一星期,截至昨日,大火蔓延到1700公頃的土地,導致當地地區出現煙霾。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203209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