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行動黨和土著團結黨兩個政黨看起來是沒有合作的可能性,可是在第14屆全國大選前,兩黨連同人民公正黨和誠信黨結盟,把不可能變成了可能,如今成為執政黨,行動黨依舊是巫統和伊斯蘭黨的箭靶,要如何化解這個局面呢?

民主行動黨政治教育主任劉鎮東說,這需要行動黨土團黨和希盟友黨的合作,一起在希盟框架下合作,向人民傳達屬於希盟的訊息,這訊息是向馬來人和非馬來人的保證,讓他們在希盟執政底下感到安全。無論是在反對黨或是執政黨,行動黨一直誓言要成為代表全民的政黨,成為執政黨後行動黨秘書長擔任財政部長,大聲表明自己是「馬來西亞人」。

可是還是逃不掉被伊黨標籤為行動黨反伊斯蘭教,這個政黨要如何脫離這種困境呢?劉鎮東接受《透視大馬》訪問時分析,「行動黨和土團黨需要在希盟的框架下合作,創造一個很強烈的希盟訊息,避免被分裂。」「我可以看雙方的回應,我了解馬來政治,同時也了解非馬來人的論述,這是一面鏡子的反射,如果中心點不夠強對手就能發動攻ji,這就是反對黨正在做的事情。」希盟在金馬侖國席和士毛月補選面對連續兩場敗戰後,土團黨森美蘭州主席萊斯雅丁認為,希盟必須「淡化」行動黨的種族情緒以及過分行為的形象。

劉鎮東認為,突破困境不是行動黨的努力就足夠了,而是需要希盟傳達一個全民能接受的訊息。「不能是行動黨或是土團黨的訊息,若我們無法推出一個希盟共同訊息,我們就會各走各的,可能會出現衝突。」「巫統、馬華、國大黨和伊斯蘭黨要的是我們跌進以前的框架,讓大馬50年繼續困在種族的框架,希盟正在做的是突破這道牆,我們希望國人會對這個國家感到驕傲,不再互相猜疑。」

,劉鎮東坦言,「改變」不是在大選後就停止,也不是委任了新內閣部長就大功告成,需要改變的還有很多,不是把票投給希盟就了事。(攝影:Afif Abd Halim)他補充,面對反對黨的攻擊,行動黨不能只是保護自己的政黨,就如土團黨被馬華和國大黨攻擊,行動黨和土團黨不能各自回應,需要站在同一陣線應對。「我們各自處理的話,行動黨的問題就是自家事,到最后土團黨也需要和非馬來人溝通,就如行動黨在希盟內需要盟黨的協助去(和馬來人)溝通。」「如果跌進種族的框架,說這個是行動黨的問題,那是土團黨的問題,那就是希盟終結的時候。」對他而言,希盟未來要做的是讓全民知道,幫助國內有需要的人我們就能一直發展,讓所有人都知道,我們是共乘一艘船。

2018年5月9日當天,大部分的馬來西亞人都做了一個決定,讓希望聯盟正式入主布城,就在那一天起很多馬來西亞人就覺得,身為馬來西亞人的一分子我已經完成任務,接下來就是希盟政府「表演」的時間,劉鎮東坦言,「改變」不是在大選後就停止,也不是委任了新內閣部長就大功告成,需要改變的還有很多,不是把票投給希盟就了事。「今天我想談的就是馬來西亞人不要想到說,5月9日過後選完了,就是看你們政治人物表演。我們坐在旁邊看戲,但是事實上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那5月9日只是開始。」「改變沒有在509晚上停止,改變不單單是涉及換了29個部長和副部長,社會運動者有很多,你需要去改變心靈框架、概念、體制和人民,這些都需要時間,不是選了政府就馬上改變。」「29個部長不能夠換完整個國家,他要全民參與的,而且現在面對的是對手是沒有打算要通過政策競爭來贏,對手不是打算和你在國會辯論然後要在政策上和你競爭,確保說他下一屆選舉的時候有更好的政策來贏,不是,他就是準備焦土政策毀到完,只有毀到完他才有機會。」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