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馬華人這麼厲害?竟然對中國影響這麼大!

baowen| 2019-03-02| 檢舉

很多中國非常受歡迎的馬來西亞藝人常被人認為是港台人,比如國際知名影視明星楊紫瓊,情歌天后梁靜茹等等。

他們都是馬來西亞華人,中文說的非常好。像歐美國家的華人到了第二代或者第三代,因為中文不常用,中文水平可能很差,或者完全不會講了。而馬來西亞華人卻把中文教育繼承發展的非常完好。

為什麼大馬華人這麼厲害?竟然對中國影響這麼大!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馬來西亞會有這麼多華人?他們是什麼時候移民到馬來西亞去的呢?

馬來西亞華人

馬來西亞華人(或華裔馬來西亞人、大馬華裔)指明清至民國數百年來自中國福建和廣東、廣西、海南等省遷徙至馬來西亞的移民後代。華人是馬來西亞除馬來族以外的最大族群總人口640萬人(2010年)。

為什麼大馬華人這麼厲害?竟然對中國影響這麼大!

馬來西亞華人史

鄭和下西洋

馬來西亞華人的移民史可追朔至漢代。唐、宋時中國和馬來群島已有頻密的商業活動和文化交流,元代時已有中國人在當地定居的明確記載。

為什麼大馬華人這麼厲害?竟然對中國影響這麼大!

到了明代鄭和下西洋時曾多次在馬六甲(明史稱為滿剌加)停留,後來將馬六甲、巨港(今屬印度尼西亞)、泗水(今屬印度尼西亞)等營建成其船隊的大本營。至今馬六甲仍然留有大量與鄭和有關的遺蹟。一些華人因為和當地人通婚,開始在馬六甲定居,漸漸受馬來文化影響,繁衍開來。

此時開始,華人開始在馬六甲形成聚落定居,成為組成馬六甲重要的一個民族。明朝衰弱後,這些通婚華人的後裔由於交通不便、滿清閉關政策等因素,開始與祖國關係疏遠。在與本土文化相互交融的情況下,他們逐漸形成一支新的民族——娘惹峇峇。

娘惹峇峇的母語也由方言(主要是福建話)慢慢轉變成夾雜方言以及馬來語的娘惹峇峇語,但依然保留了各種華人的風俗儀式。

鴉片戰爭後的下南洋——大量華人移民

而華人大量移民今馬來西亞各地則是從第二次鴉片戰爭後開始。當時清朝戰敗,中英簽署《北京條約》,清廷容許外國商人招聘漢人出洋工作充當廉價勞工(苦力)。

由於當時英國殖民者需要大量的人力資源以開發馬來亞半島,大量的華工(或稱為苦力)從中國輸入到馬來亞半島成為礦工、種植工人等。

在蒸汽船使用後,華僑南來的數量更是急劇上升。此時到來的華人移民人數已經大幅度超越早期的娘惹峇峇,所以被早期定居的人稱為「新客」。

為什麼大馬華人這麼厲害?竟然對中國影響這麼大!

這時期馬來半島的華人人口的男女比例嚴重失衡,這是因為勞工們的僑鄉意識濃厚,多不打算扶老攜幼來到馬來亞定居,而是希望賺夠錢回到老家故鄉。大量的華人下南洋,充分地說明了一個道理,人挪活,哪裡有生存的機會,就應該去往哪裡。

到了1929年,全球開始經濟大蕭條。此時,華僑婦女開始大量移民馬來亞,男女人口比例結構趨向平衡。二戰後,由於世界進入冷戰時代,英屬馬來亞正值馬共叛亂,移民條例收緊,中國來馬的移民潮逐漸減少甚至停止。此後華人參與了馬來亞獨立運動與馬來西亞的建國運動,並在當地繁衍開來。

馬來西亞人不等於馬來人

有些人誤將「馬來人」當成「馬來西亞人」的簡稱,這是不正確的。其實馬來人只是馬來西亞的民族之一,因此馬來西亞人不等於馬來人。

馬來西亞人指的是擁有馬來西亞國籍的人士,當中包括馬來人、華人、印度人(馬來西亞三大種族)及其他少數民族。

此外,馬來西亞政府將馬來西亞的中文縮寫正名為「大馬」,所以「馬來西亞人」的簡稱應為「大馬人」,而非「馬國人」或「馬來人」,當地華人則被稱為「馬來西亞華人」或「大馬華人」而非「馬來華人」或「馬華」。「馬華」一詞被本地中文媒體規範為馬來西亞華人公會。

如今的馬來西亞已經是個多民族、多元文化的國家,來馬來西亞可以感受到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風俗,欣賞馬來西亞各個時期所保留的歷史建築,感受馬來西亞現代與傳統的交匯融合。

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

有數據顯示,華人擁有馬來西亞70%的中小企業,涉及製造業、建築業和服務業等行業。

甚至有言論稱,華人控制著馬來西亞的經濟命脈。雖然有所誇張,但從富豪榜可以看出,華人商業橫跨金融、房地產、能源、化工、娛樂業、糧油等領域,囊括國計民生,對馬來西亞經濟確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不止是有錢,馬來西亞華人現狀

馬來西亞屬於多民族國家,總人口3000萬,華人是僅次於馬來人的第二大族群,約占三分之一。

除了普遍比較富裕、社會地位較高外,馬來西亞華人還有以下特點:

身居海外,心繫祖國。

從明朝時期,馬來西亞華人就自中國福建、廣東一帶遷徙而來。

雖然久居海外,但馬來西亞華人一直心繫祖國。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在中華民族生存的危急關頭,以陳嘉庚為首的南洋華僑,成立南洋華僑籌販祖國難民總會,號召華僑精誠團結,出錢出力,支援抗戰。

據統計,抗日期間,華僑累計捐款達13億元,占中國軍費的1/3,其中南洋華僑捐獻比重最大。

為什麼大馬華人這麼厲害?竟然對中國影響這麼大!

馬來西亞森美蘭華僑捐獻給八路軍的救護車

捐款形式豐富多樣,常月捐是一種長期固定的捐款。馬來西亞認定月捐最多,達130餘萬元,新加坡40萬元,緬甸30萬元不等。

馬來西亞華僑,成為中國抗日勝利的重要後盾。

改革開放後,東南亞華僑最先到大陸投資,支持祖國建設,投資額占每年注入中國大陸境外直接投資的50%以上,成為中國大陸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為什麼大馬華人這麼厲害?竟然對中國影響這麼大!

馬來西亞對中國大陸的投資僅次於新加坡

受教育程度高,擁有完整的華文教育體系。

馬來西亞華文教育在東南亞乃至全世界都一枝獨秀,是除了中國大陸、港澳台地區以外唯一擁有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專等完整華文教育體系的國家。

目前,馬來西亞有華小1280多所,華文獨立中學60所,華文大專院校3所(南方學院、新紀元學院、韓江學院)。

為什麼大馬華人這麼厲害?竟然對中國影響這麼大!

馬來西亞韓江學院

馬來華人年輕人中,接受華文教育已經超過90%。因華文學校教育質量高,有條件的馬來人、印度人也開始送孩子到華文學校讀書。

踏實肯干,不虛談政治。

與泰國華人熱衷於政治不同,馬來西亞華人踏實肯干、專注實業,不虛談政治。

不過,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馬來西亞越來越依賴中國這個貿易夥伴,這在無形中提升了華人的政治地位。

在馬來西亞的政壇中,華人正在崛起

在中國國力強大的大背景下,馬來西亞華人日漸自信。在馬來西亞的政壇中,華人正在崛起。用前總理馬哈蒂爾的話來說:「任何一個政黨得到華裔的支持,它將贏得選舉。」

辯論與歌聲,頗具影響的文化軟實力。

馬來西亞華人在華語辯論界一枝獨秀,馬來亞大學多次獲得國際大專辯論賽的冠軍。

《奇葩說》里的胡漸彪、顏如晶就是來自馬來西亞的著名辯手,胡漸彪曾在2001年代表馬來亞大學參加國際大專辯論賽,奪得冠軍。

為什麼大馬華人這麼厲害?竟然對中國影響這麼大!

《奇葩說》中的胡漸彪與顏如晶,都是馬來西亞華人

馬來西亞華人不僅說的好,唱的更好。

梁靜茹、巫啟賢、曹格、光良、戴佩妮、阿牛……都是馬來西亞華人。孫燕姿、林俊傑、蔡健雅、范文芳……則是新加坡華人。

為什麼大馬華人這麼厲害?竟然對中國影響這麼大!

馬來西亞歌手光良

考慮到新加坡與馬來西亞同根同源、本屬一體,新馬華人歌手的影響力不容小覷。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202269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