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馬哈迪【接班人】敦阿都拉,也有80歲了

新聞快知| 2019-02-21| 檢舉

2019年2月21日 敦阿都拉, 伯拉, 吃早餐

敦馬哈迪【接班人】敦阿都拉,也有80歲了

第5任首相敦阿都拉,也有80歲了

伯拉,你好嗎?

敦馬哈迪【接班人】敦阿都拉,也有80歲了

現年80歲的我國第5任首相敦阿都拉,日前在享用早餐時被民眾拍到,與10年前甫退位讓賢的他比較,如今明顯老態且消瘦。

這張照片被貼到社交媒體後,引起民眾熱烈討論,重新追憶起一代偉人的事跡,也包括問候其健康狀況,更有人稱他是歷任首相當中,

最有親和力的一位。

敦阿都拉於2003年10月31日擔任首相,2008年大選後的隔年2009年4月3日卸任後,逐漸淡出政治。

敦馬哈迪【接班人】敦阿都拉,也有80歲了

阿都拉最佳和最差成就 ,無所作為!

我們的第五任首相敦阿都拉巴達威的最大成就也是他最差勁的成就。

敦馬哈迪醫生之後的接班人,他的職權未經注意的上任又下台,就像他是安靜的人。

難怪有那麼多的馬來西亞國人把阿都拉視為一名沒有為國家貢獻什麼的領導者。

在阿都拉的任期將要結束期間,他的一些議題被嚴厲地批評其中大多數是關於裙帶關係 , 包括他的女婿凱里在巫統的崛起以及他兒子的公司涉及參與利比亞相關的鈾製作計劃。

他給予所有這些問題的回應是一樣的,他選擇什麼也不做。

許多人認為他最糟糕的成就,也可以說是他最大成就。

為什麼呢?

敦馬哈迪【接班人】敦阿都拉,也有80歲了

不像他的前任首相和他的繼任者,阿都拉選擇什麼也不做,讓群眾說出自己的想法。

在他作為首相的期間,許多馬來西亞國人的聲音開始被聽見,有好有壞、保守派和自由派,親政府和反政府的言論。

作為馬來西亞爭議性的領導者,阿都拉當然有他自己的管理方式。

他有雙惡法 ,即是內安法令及煽動法令。

然而,他選擇不使用這些惡法,即使是在前任首相馬哈迪嚴厲地抨擊他的政府,於2006年6月宣布阿都拉背叛了他的信任以及後悔選擇阿都拉作為他的繼任者。

敦馬哈迪【接班人】敦阿都拉,也有80歲了

馬哈迪給予阿都拉任何可以援引內安法令扣留他的理由。

阿都拉可以效仿馬哈迪並按照像1987年茅草行動的操作,扣留所有站出來反對馬哈迪的異議分子。

馬哈迪肯定將毫不猶豫地打擊任何異議分子,並在他任職首相期間已經換了3名副首相,最後造成混亂的局面,涉及拿督斯里安華的公開案件。

但阿都拉並沒有這樣做,他選擇什麼也不做。

阿都拉也因為成為第一名在擔任首相期間失去他的妻子而被質疑。

敦恩頓瑪末因為乳癌而失去生命及與病魔抗爭的消息被馬來西亞媒體掩蓋,看似他與妻子結婚40年的婚姻帶來了影響。

馬來西亞的群眾看著他支持她至最後的時刻,國人分擔他的悲傷。

這可能是一個重要的原因,他在恩頓逝世2年後, 於2007年與珍妮再婚, 成為眾多謠言的主題。

阿都拉本人否認了這一傳聞,但當然這是真的 , 他在一個私人的儀式上與她結婚。

也許阿都拉並不關心公眾如何看待關於他的私人感情生活,也許他被愛蒙蔽了眼睛。

馬來西亞的公眾可以八卦他想要再婚的女人,她將成為未來的「馬來西亞第一夫人」 ,但他只是看似毫不在乎。

他本來可以用煽動法令來壓制那些關於他和珍妮的傳言。

如果有任何漫畫家敢於發表珍妮的任何諷刺性漫畫,阿都拉可能可以突襲和扣查每一個副本,並援引煽動法令把漫畫家逮捕關在監獄。

不過沒有關係,對於這一切阿都拉充耳不聞並選擇什麼都不做,除了與珍妮結婚。

但是,當然做些什麼事情總是比什麼都不做更好。

即使是阿都拉似乎已經意識到這一點,因為他在最近一次與《星報》的採訪中分享我國是否正變得越來越不中庸。

我不認為我們正在變得越來越激進,也許在我們社會中的極端分子的聲音越來越響亮以及潛藏危機。

讓我們不要忘記,在德國的納粹有人說,只有5%的人相信希特勒;另外95%是因為恐嚇而陷入沉默。

埃德蒙.伯克(Edmund Burke)的名言一直被廣泛引用,我想引用其中一句,因為我相信這是貼切的,他說:邪惡盛行的唯一條件,是善良者的沉默。

如果一個人的生命指導原則是什麼也不做,但最終選擇了做什麼以及倡導他人也這樣做的話,我國必然面對相當大的挑戰。

原載《每日蟻論》阿都拉巴達威的最佳和最差成就 ,無為!

敦馬哈迪【接班人】敦阿都拉,也有80歲了

這是馬來西亞馬來人名,【艾哈邁德·巴達維】是父名,不是姓氏,提及此人時應以其自身的名字【阿卜杜拉】為主。

敦阿卜杜拉·艾哈邁德·巴達維(馬來語:Tun Abdullah bin Haji Ahmad Badawi;1939年11月26日-),馬來西亞前巫統主席,第五任總理(2003-2009),也是馬來西亞任期第二短的總理(僅次於第二任總理阿卜杜勒·拉扎克)。

他在任期內積極肅貪,成立皇家警察委員會推動改革,身為總理的自己自行立法加強原有的三權分立框架避免總理本身可干預司法等等,因此也被稱為【廉潔之父】,然而官方授予的頭銜為【人力資源發展之父】(馬來語:Bapa Pembangunan Modal Insan)。

他也時常被稱為【伯拉(馬來語:Pak Lah)】,即大伯和阿卜杜拉的合稱。

在安瓦爾被開除入獄之後,馬哈蒂爾便委任伯拉擔任副手,直到2003年才將總理一職交接給他。

2004年馬來西亞大選,伯拉因他的清廉作風和新總理效應下,帶領國陣狂勝對手。

然而伯拉因不願受退而不休的馬哈蒂爾操控,並在任期內被馬哈蒂爾不留情面地抨擊,加上反對黨團結起來,使他領軍的國陣在2008年第12屆大選首次失去三分二的絕對多數議席的優勢和五個州政權。

2009年他面對馬哈蒂爾和巫統內部的長期施壓逼宮,於4月3日宣布卸任,並由當時擔任副總理的納吉布接任。

伯拉也在隨後獲端古·米詹·再納·阿比丁授予「敦」頭銜。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201758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