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內肉類難確保清真,檳城消費者協會呼籲穆斯林暫避食用肉類,直到動物飼料清真性獲得保障。
檳城消費者協會主席莫哈末伊德里斯要求政府擬定一個動物飼料相關的清真水平,好讓相關的製造商可以取得清真認證。
他提出,大馬伊斯蘭裁決理事會就曾經裁決,任何食用非清真飼料的動物,都屬於不清真的情況。
「與此同時,穆斯林應該避免食用肉類,直到相關的法令被落實。」
他說,但是大馬伊斯蘭發展局(JAKIM)在清真認證程序上卻把動物飼料列為「不可確認」物品。
他也要求把清真認證程序指南內容納入動物飼料作為其中一個被認證的產品。
他也呼籲政府修訂2009年動物飼料法令,好讓在動物飼料的進口、準備、操作、生產及處理上確保清真。
動物飼料法令是管控整個飼料領域,包括進口、製作、銷售、應用及添加劑的素質。
伊德里斯聲稱,我國曾在2009年發現有魚農使用來自養豬場的廢水來清理魚飼料。
「2013年也有農夫也因為使用豬腸來喂養巴丁魚,而被定罪。」
另一宗案子則是魚池地步發現了許多動物骸骨,並從中查出了豬只的脫氧核糖核酸(DNA)。
他也距離,大馬聯邦農業銷售局在2010年與理科大學展開的調查就發現,國內40%的飼料廠使用混合動物類蛋白質作為動物飼料。
「這導致我們對這種飼料所喂養的動物,其清真程度有所質疑。」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201712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