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在大馬過春節:「與中國不一樣的感受!」

baowen| 2019-02-13| 檢舉

中國人在大馬過春節:「與中國不一樣的感受!」

不止中國人過春節,中國周邊一些中華文化圈的國家也會過春節,其中馬來西亞的春節氛圍頗為濃厚,這一次讓我們跟著旅行達人大璇的腳步,一起去大馬國,尋找那些記憶里的年味。

中國人在大馬過春節:「與中國不一樣的感受!」

傳統,是大馬國揮之不去的印記

從機場出發前往到吉隆坡市區,我和媽媽坐在大巴第一排,趕巧司機爺爺是位華人,得知我們來自中國後,他很開心地唱起華哥的《恭喜發財》,實在讓我們熟悉也欣喜不已。

中國人在大馬過春節:「與中國不一樣的感受!」

緊接著爺爺的話匣子收不住:「我父親在清後期下南洋來了這裡,我出生在了馬來,但很喜歡中國。」中國的一點一滴都牽動著馬來華人的心,雖然人在馬來西亞,但他們也保留了很多傳統文化習俗,尤其是春節。

中國人在大馬過春節:「與中國不一樣的感受!」

印象最深刻的當屬老爺爺發自肺腑的那句:「做人不能忘本啊,我們血管里流淌的都是中國血液!」

馬來西亞是由馬來人、印度人,華人組成的一個多民族、多元文化的國家,華人占據四分之一。馬來西亞把華人農曆新年列為法定假日,所以當地華人會準備很多活動來迎接春節的到來,舞獅表演、接財神,拜天公.....好不熱鬧!臘肉、臘腸....街角巷陌充斥著獨屬除夕的風味,人在馬來,滿口滿眼都是春節的氣息。

中國人在大馬過春節:「與中國不一樣的感受!」

恭喜拉雅=恭喜發財

在吉隆坡唐人街—茨廠街逛街的時候,正當我們聽著韓寶儀的《新年到》,沉醉在濃烈的新年氣氛中,突然有個印度人過來跟我們說「恭喜發財」,嚇了我們母女一跳,還以為是來騙錢的。

中國人在大馬過春節:「與中國不一樣的感受!」

因為剛開始南下的華人,來這裡的目的都是賺錢,於是常常把這四個字掛在嘴邊,到現在就演變成代替「新年好」的問候語,當地的馬來人和印度人也都會說。除此之外,因為在馬來語中恭喜叫做」拉雅「,所以混合中華元素的祝福語「恭喜拉雅」也就誕生了。

廣告

走在馬來街頭,除了聲聲「恭喜發財/拉雅」,商場的立體環繞式的中國新年曲、春聯、燈籠掛飾也令人眼熟不已,不留意還以為自己回到了國內,但身旁的略黑的馬來人和印度人走過時,還是讓我們反映過來,我們是在馬來西亞呀!

吃完「盆菜」和「鳳梨」,一年都有好兆頭

馬來華人在過年會吃盆菜,因為盆菜在中國南方地區有著喜慶團聚的意義,這點也深刻地影響著一洋之隔的馬來華人。

中國人在大馬過春節:「與中國不一樣的感受!」

在除夕夜,一家人圍著熱烘烘的盆菜,熱熱鬧鬧的迎接春節的到來。盆菜在選用的食材多有講究,比如魚代表「年年有餘」,豬手寓意「招財」,年糕象徵著「步步高升」等等。

中國人在大馬過春節:「與中國不一樣的感受!」

可媽媽和我只是兩個人的旅行,也是吃不了太多食物,我們只有放棄了盆菜,選擇了一道只會在新年才會有的小小的菜,當時我還特意給廣東潮汕的朋友發了照片過去,她說她們過年也會吃。這真是時時刻刻讓我感到和祖國有著深深的聯繫!

中國人在大馬過春節:「與中國不一樣的感受!」

除了吃盆菜以外,在這裡新年大家都會吃「鳳梨」,因為在這裡福建帶來的閩南文化有著很深的影響,在閩南語中「鳳梨」與「旺來」諧音,所以人們過春節一定要買鳳梨,久而久之鳳梨就成了春節的吉祥水果。

「中國風」,馬來也流行

在馬六甲的時候,我和媽媽坐上了三輪車環繞一圈。

中國人在大馬過春節:「與中國不一樣的感受!」

廣告

當我們已經習慣了這裡的中國過年曲,他們開始一邊蹬車一邊放鄧麗君的「甜蜜蜜」,更厲害的是連「小蘋果」也開始循環播放,你便可以感受到馬六甲的大街上充斥著完全的中國風。

I LOVE KL的展館每年都會有著中國新年主題,來這裡參觀的不僅只有遊客與華人,更多的馬來人與印度人也來到這裡欣賞中國文化!讓外國人過中國新年的感覺真好!

中國人在大馬過春節:「與中國不一樣的感受!」

本以為新年假期選擇出國旅遊會因為遠離了國內的年節氛圍而可惜,沒想到我們母女倆反而對新年的意識越來越強烈,在國內城市體會不到的濃濃的過年氛圍在這裡找到了。

中國人在大馬過春節:「與中國不一樣的感受!」

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節⽇,也代表著團圓,幸福與新的開始。在馬來過春節是與國內不一樣的感受,看到越來越多的外國人越來越了解我們的新年以及⽂化,一路都令我感動不已。

中國人在大馬過春節:「與中國不一樣的感受!」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201376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