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亞當(右)與妻子尤絲麗娜日前在亞庇藝術市集展示他們工作室所製作的豬只形狀飾品照片,迅速在社交媒體中廣傳,獲得眾多沙巴民眾力挺,直指這才是真正的沙巴人和文化,共同慶祝彼此的節日。
伍嘉祥/報導
在西馬,公開售賣豬形狀的藝術品或許會遭人非議,更不必說由穆斯林藝術家製作和銷售,這簡直是禁忌中的禁忌;但對向來多元種族和宗教信仰民眾間均能和睦共處的沙巴,這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卻變得可能。
在上周甫結束的亞庇藝術市集(Jesselton Artisan Market),一對穆斯林夫婦因在藝術市集中售賣藝術工作室製作的豬形狀藝術品,瞬間在社交媒體上爆紅。
同為32歲的亞當巴德倫(Adam Baderun)及尤絲麗娜巴倫(Yuslina Badrum)當時在市集中,神色自若地向顧客講解他們售賣的藝術品,吸引不少各族民眾購買。
擅長鐳射切割藝術
對穆斯林而言,豬被視為是不潔的動物,穆斯林不能觸摸,更不能食用豬肉,他們在藝術市集公開售賣豬形狀藝術品的舉止,也遭受到部分民眾的批評,指他們的行為違反伊斯蘭教義。
但一眾沙巴網民卻紛紛力挺該對夫婦的行為,其中不乏來自沙巴的穆斯林群體,甚至前州旅遊、文化及環境部長拿督馬西迪曼俊亦點名讚揚他們。
亞當接受星洲日報記者專訪時,坦言豬只的設計是他與工作室的另一名創意總監阿麗西亞(Alicesia Pilus)共同想出的點子,主要是配合今年農曆新年是豬年。
亞當與另外2名擅長鐳射切割藝術的藝術家蘇立江及謝巧韻共同成立了CEO & Co藝術工作室,亞當擔任該工作室的創意總監,蘇立江及謝巧韻則是首席執行員。
他指出,適逢今年為己亥年豬年,他們也設計了多款以豬為主題的藝術品,包括鑰匙圈、亞克力擺設,豬形狀盒子及鐳射切割的木製舞獅。
他披露,他在市集後曾收到兩極化的反饋,有人支持,有人反對,反對者更直指他忘記了伊斯蘭教的教義,忘記了豬只是不凈的動物,惟他不認同這些說法。

蘇立江(左)與亞當巴德倫(右)展示CEO & Co工作室配合己亥年所製作的新年裝飾品。
非碰豬只不違教義
亞當說:「對我而言,我既不是接觸豬只,更不是食用豬肉及豬相關產品,我只是售賣豬形狀的藝術品,我不認為有問題及違反伊斯蘭教義。」
「這只是亞克力和三夾板(製成),根本不是真正的豬只,這只是我們配合藝術市集的主題,以及農曆新年製作的藝術品,我實在不明白到底有什麼問題?」
「我依然堅守自己的宗教信仰和教義,但我們必須深入了解伊斯蘭教義和什麼是被禁止,況且無論狗或豬,都是真主阿拉創造出來的,既然真主創造他們,自然會有他們存在的理由。」
亞當認為,很多人只是知道穆斯林不能觸摸豬只,但不清楚背後的原因,就連部分穆斯林也不懂,而他希望能透過這個方式,讓更多人,無論是穆斯林或非穆斯林,都能了解彼此的宗教信仰。
「若在西馬,(公開售賣豬形狀物品)或許是很難會出現,但在沙巴,卻處處可見,沙巴是多元種族和宗教信仰的州屬,最重要的是,彼此能相互體諒、了解和包容,這也能杜絕宗教極端主義的出現。」
他希望能透過本身的方式,帶動其他人了解伊斯蘭教及穆斯林,亦能讓穆斯林有機會了解其他宗教信仰,加深彼此之間的了解與認識,從而消除對各自信仰和族群因誤解和誤會所引起的紛爭及問題。
「我太太是嘉達山人,我和我妻子雖然是穆斯林,但她的家人卻有來自穆斯林和非穆斯林的群體,我們必須學會相互尊重和包容,或許我們有些地方不認同,但卻應求同存異,若一味詆毀或抗拒,無助於推動國民團結與和諧。」
「事實上無論是我的家人,還是我妻子家的家人,他們都對我們的做法沒有異議,也不反對。」

以亞克力製成紅彤彤的春字帖,以及12生肖的掛飾,相信是新年不可少的飾品。
不乏穆斯林顧客
亞當是全職的飛機技工,他在2013年與尤絲麗娜結婚,尤絲麗娜在市內一所學校任教師,當天只是義務性的協助亞當在藝術市集擺賣工作室設計和製作的藝術品。
他們售賣的藝術品尤其是豬形狀鑰匙圈很多當場售完,甚至過後也有不少有興趣的民眾紛紛透過社交媒體與他們接洽,要求他們繼續製作和發售相關產品。
在市集中購買他們豬形狀藝術品的也不乏有穆斯林及友族同胞,在他們眼中,同樣只認為那是很可愛的藝術品,全然不把 「豬」當 一回事,也不認為只要沾上「豬」就是萬惡不赦,就連藝術品也不能觸碰。

以木和亞克力材料透過鐳射切割而成的豬年鑰匙圈是熱賣貨品之一。
真正的沙巴人文化
CEO & Co工作室全名為 Creative Engineers Organization & Co,3名合伙人均有本身的工作和職業,但卻因彼此對鐳射切割藝術的興趣及喜好,讓他們得以共同成立工作室,凝聚彼此的力量,推動相關領域的藝術創作。
蘇立江本身經營五金店,另一名合伙人謝巧韻則是教師。3人是在2年前於亞庇藝術市集中彼此,之後在去年才成立CEO & Co工作室。
蘇立江今日在受訪時,指他們彼此有不同的長處和性格,3人可以互補的方式,加強彼此在藝術和業務上的合作。
他表示,他們彼此間對看待事情儘管有不同的看法,但依然能透過討論的方式,達成共識,作出決策和決定,而這也正是沙巴人獨有的共處方式。
「我來自古打毛律,在那裡的婚宴,穆斯林與非穆斯林都能同台聚餐,一邊是清真食品,另一邊是非清真,當地的社群都沒有問題,都能和睦共處,樂融融。」
他相信,只要國人能相互了解彼此,包容不同的種族、文化及宗教信仰,我國自然會達到國民團結,以及和睦共處的情況。


亞當(左)及蘇立江專心地留意進行鐳射切割中的產品。

除了農曆新年外,CEO & Co工作室也會配合各種慶典製作符合相關慶典的飾品。

由3個愛好鐳射切割藝術展現手法的藝術家共同成立的CEO & Co藝術工作室,以互補的方式推動州內鐳射切割藝術的發展。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2008471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