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網友Tan在面子書控訴,表示她在泰國邊界回馬來西亞時,除了例行的海關檢查行李外,現在連黑木山的衛生官員也尬上一腳,把她買的零食充公了。充公的原因為 「Kesalahan Label」,也就是 標籤錯誤。

圖截自Tan面子書。
「被充公的食物不是被限定攜帶的香米/白米。而是零食(紫菜)、魷魚和豆水。請問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不可以買這些食物回國的呢?」

圖取自Tan面子書。

圖取自Tan面子書。
Tan同時上傳官員開的傳票。傳票清楚闡明,官員是在1983年食品法令下,充公Tan的4款零食,分別包括24盒豆水、36包紫菜酥、4包魷魚以及6包原味紫菜。

圖取自Tan面子書。

圖取自Tan面子書。
Tan的帖文引起網民兩極化的反應。有的認為,這些零食根本不需要被充公,因此譴責政府和衛生部,有的還在帖文底下留言,並標籤衛生部副部長李文材。
- 越來越離譜....不給大馬人吃外國人食物、零食..不給我們的馬幣流出外國..就有啦...
- 華人新年了 多多pattern出來的了
- 希盟想做一屆政府罷了
對此,也有不少網民表示,自己從泰國回馬時,同樣購買大量零食,但是都沒經歷Tan所遭遇的問題,還成功把一大包一大包的零食帶回家享用。

除此以外,也有網民認為,是Tan自己大驚小怪,傳票上寫的1983年食品法令是一早都存在的法令,並不是臨時才「加上去」的。再者,網民認為,若零食超標,官員確實有權限充公國人的零食。
- 傳票已寫是食品法令1983,不是臨時加的。每個國家都有相關法令的,之前官員都是給你過,如有過量就可能要跟程序了。為何國內有賣,你們不能帶?那麼你 也可以自己去買輛車回來了。。國內賣的都有貼英文標籤和正式報關,還有抽樣給衛生部化驗。我不知道為什麼有人tag衛生部,意思是要求廢了這法令?然後有 天出事了,又再tag衛生部為何沒管制?
- 很多泰國零食的確超標的。
-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讓你過是人情,不讓你過是法情 。
- 萬一食物有毒誰要負責呀?

其實,最近黑木山海關檢查越來越嚴禁了,也有聽聞搭火車到合艾旅行時,因小量上標油及零食而被罰款。來臨的過年,相信很多人都會到合艾、勿洞走走,到時可得注意,千萬別因為買太多被罰款而壞了旅遊的心情。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