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阿婆發現衣櫥前有一灘紅色的液體,還黏黏的!

baowen| 2019-01-31| 檢舉

昨天(1月29日),淡濱尼43街大牌440組屋內,一名77歲的老漢被發現在家中身亡多日,屍體嚴重腐爛,屍水滲到樓下鄰居家裡。

新加坡:阿婆發現衣櫥前有一灘紅色的液體,還黏黏的!

新加坡組屋示意圖 來自網絡

根據《聯合晚報》報道,昨天早上,家住3樓的一位阿婆在早上聞到異味,但當時並未太在意。直到下午,她發現異味越來越濃,尋到源頭,發現自家主臥衣櫥前有一灘紅色的液體,於是找來拖把準備清理。

這一拖不要緊,阿婆發現這攤液體是竟然是暗紅色,還黏黏的!抬頭一看,天花板上有幾個黑點,還有紅色的液體一點點滴落。阿婆隨即讓家人馬上報警。

警方趕到阿婆樓上住戶家門口後,敲門無人應答,撬開門後,發現了在室內已經高度腐敗的老漢屍體... 滴落在樓下阿婆家的液體,正是屍體流出的屍水,而老漢至少已經去世了有一個禮拜...(求樓下住戶心理陰影面積……)

新加坡:阿婆發現衣櫥前有一灘紅色的液體,還黏黏的!

孤獨去世老人房間示意圖 來自日本網絡

根據鄰居們反映,這位老漢是位獨居老人,和鄰居們都鮮有交集。老漢平常都駝著背,看起來弱弱的,而且早出晚歸。

對於新加坡老人「孤獨去世」,我們表示痛心和惋惜……

從「老齡」到「樂齡」:新加坡如何應對人口老齡化?

新加坡政府統計,65歲以上居民在全國總人口中的 占比不斷攀升,1980年為5%,2010年為9%,預計2030年將達23%。而人口基數更大的中國面臨更大挑戰,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07年 全國60歲及以上老人為1.53億,比例為11.6%,2017年,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41億人,比例為17.3%。這一數字比10年前增加了接近 1億人,平均每年增加接近1000萬。

作為亞洲人口老齡化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新加坡早在上世紀50年代就開始著手解決老年人的問題,從中央公積金制度的建立、各項老年救助措施的出台,到政府、社區、機構等多方應對老齡化問題的實踐與創新。

從「老齡」到「樂齡」的觀念轉換

在談及「老年人」「老齡化」的議題時,新加坡人習慣使用「樂齡」一詞。

新加坡人認為,「樂齡」的說法似乎更符合現代社會老年人的實際生存狀況,也有利於提倡一種更為健康積極的人生態度。而從「老齡」到「樂齡」的稱謂轉變,正體現了希望老年人「樂享老齡」的養老理念。

為 鼓勵樂齡人士回歸職場與社會,2012年,新加坡政府推行了《退休與重新僱傭法令》,還為老年人提供就業培訓;在財務保障方面,除了公積金外,有需要的樂 齡人士還可以考慮屋契回購或出租祖屋計劃;在樂齡人士的照料方面,社區與家居服務為老人提供居家醫療、護理與康復、失智症日間護理等服務,由衛生部監管的 社區醫院、養老院以及樂齡之家提供更全面的醫療服務。

在逐步完善政策及機構保障的同時,如何調動整個社會的力量推動更健康的生活方式,進而預防慢性疾病的發展,也是應對老齡化社會的關鍵。

「目 前,新加坡在醫療工作方面的負擔挺重的,很難快速培訓更多醫生、護士等專業人員,所以國家的方針是在「預防」方面做更大的投資。」新加坡保健促進局局長徐 永剛告訴介面新聞,為引導國民的健康生活方式,新加坡在2016年推出了「吃、喝、買健康挑戰」的項目,在與新加坡保健促進局合作的咖啡廳、餐館、超市 中,國民都能找到帶有健康標識的認證健康食品,購買此類商品獲得的積分可兌換代金券。據介紹,這一健康促進計劃共吸引了47萬人參與,約為該國總人口的 1/10。

新加坡:阿婆發現衣櫥前有一灘紅色的液體,還黏黏的!

新加坡保健促進局推廣的認證健康食品 圖片來源:介面記者

新加坡:阿婆發現衣櫥前有一灘紅色的液體,還黏黏的!

「Lower in Calories(低卡路里)」健康食物標識 圖片來源:介面記者

健康飲食之外,保健促進局還為每個公民免費提供健康手環,吸引他們參與「全國步行挑戰」。目前該活動已連續舉辦了3季,參加人數已從第1季的15萬餘人,增加到近70萬人。

由於老齡人群在運動和營養方面有特殊需求,保健促進局還專設針對老年人的健康推廣項目。

比 如,在防止老人跌倒方面,教導老人家屬如何優化居住空間的布置,以提升安全係數;在運動健身方面,老年人有提升肌肉的力量與平衡、延緩骨質疏鬆症等需求, 他們會為年長者提供免費的運動課程,「這方面規模很大,每個星期為老年人設運動課程有400多項。」徐永剛強調。此外,針對老年人的飲食建議和烹飪課程也 與年輕人有所差異。

「通過參與健康推廣活動,老年人可以跟朋友、家人多交流互動,避免因過度與家庭、社會分離而失去精神寄託、導致精神類疾病。」徐永剛說。

老年人需要怎樣的社區生活

無論在中國還是新加坡,居家老人與子女、社會逐漸疏離是客觀存在的現實。

在 新加坡,子女成年後會從父母家中搬離,空巢老人開始增多,而現行組屋(公共住房)大多僅為居住而設計,社區配套設施的欠缺加劇了「居家老人」的孤獨感。為 緩解這一問題,新加坡正在探索新型老年社區的建設——一種能為老年人提供生活便利、促進跨代交流與睦鄰友好的社區形態。

2017年5月, 多功能綜合養老社區「海軍部村莊」經過3年建設後落成。「海軍部村莊是新加坡首個集住房與醫療機構、日間護理中心、幼兒園、零售業等設施於一體的老年社 區。」據新加坡建屋發展局企業通訊經理陳譓圳介紹,該社區占地9000平方米,有104間小型公寓,分別為36平米和45平米,由新加坡建屋發展局、衛生 部等7個政府機構共同開發管理。新加坡55歲以上人士,只要名下無組屋或其他私人產權住房都可以申請入住,居住年限是30年,到期後可以再申請續住。

新加坡:阿婆發現衣櫥前有一灘紅色的液體,還黏黏的!

「海軍部村莊」設計模型 圖片來源:介面記者

為 保障老年人居住的舒適、安全,室內採取了通用設計,每個組屋房間內都配備有電磁爐、防滑地磚、扶手、伸縮式晾衣架、緊急呼救系統等設施。 客廳和衛生間靠牆位置還專為老人設置了緊急拉繩,「住戶一旦發生緊急狀況拉動繩子後,呼救信息就會顯示在每層樓的電梯顯示板上,不論是白天還是晚上,樂齡 中心的工作人員都會及時前來處理。」陳譓圳說。

新加坡:阿婆發現衣櫥前有一灘紅色的液體,還黏黏的!

公寓內的設施 圖片來源:介面記者

新加坡:阿婆發現衣櫥前有一灘紅色的液體,還黏黏的!

公寓衛生間內配有多個扶手及緊急呼救繩 圖片來源:盧夢君

同時,海軍部村莊把通常集中在 市鎮或鄰里中心的主要設施都帶到了組屋樓下,打破了長時間以來組屋和市鎮中心分割的概念,一樓的活動廣場、零售商店,二樓的小販中心(熟食餐飲中心)以及 三四樓的醫療中心等,為老年人提供了完善的生活服務。而且考慮到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小販中心50%以上的餐食須符合新加坡保健促進局的健康餐飲標準,超市 要滿足輪椅通行的需求,許多商家還為老年人提供特有折扣。

新加坡:阿婆發現衣櫥前有一灘紅色的液體,還黏黏的!

活動廣場周圍有不少零售及餐飲店鋪 圖片來源:介面記者

新加坡:阿婆發現衣櫥前有一灘紅色的液體,還黏黏的!

樂齡活動中心 圖片來源:介面記者

新加坡:阿婆發現衣櫥前有一灘紅色的液體,還黏黏的!

社區屋頂為老年人打造了一個150平米的種植園 圖片來源:盧夢君

新 加坡總理李顯龍曾這樣描繪海軍部村莊的理想生活圖景:祖父母能和已成家的子女毗鄰而住,他們的孫子每天早上由父母送到這裡的託兒所,過後再由祖父母接他們 回家。老人家可以跟朋友一起打打太極拳,或到社區花園種種花,也可以到醫療中心做定期檢查。小朋友放學後,祖父母可以帶孫子到熟食中心吃東西,或到遊樂場 玩耍。如果碰到下雨天,小朋友可以在有蓋社區廣場玩樂,或上樓到祖父母家午睡。到了傍晚,家長下班後可以到平價超市購買日常用品,再到父母家和家人共進晚 餐。

新加坡:阿婆發現衣櫥前有一灘紅色的液體,還黏黏的!

小販中心內共進午餐的家人 圖片來源:介面記者

「我們的社會逐漸老齡化,需要這種模式的組屋。這個設計也能促進居民之間的互動,使它們成為一個富有活力的社區。」李顯龍說。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200772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