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新馬兩國在2018年1月簽署的雙邊協定,新加坡[S.M]RT和馬來西亞國家基建公司(Prasarana)應在2018年6月30日之前組成合資公司。
合資公司也應在當年9月30日之前,委任經營業者和我國陸路交通管理局及馬來西亞政府簽署特許經營協議(Concession Agreement),但這兩件事都沒有趕在日期前完成。
由此導致了建設進度落後,原定預計於2024年12月31日啟用的新柔地鐵,將很可能延遲通車。

新柔地鐵
2018年初,馬來西亞前首相納吉與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見面,簽署跨越兩國的地鐵(即新柔地鐵)計劃協定。
新柔地鐵路線全長4公里,行駛時速為70公里,橫跨柔佛海峽、銜接新加坡湯申—東海岸地鐵線(簡稱湯東線)、最北端的兀蘭北站和新山的武吉查卡站。
往返兩地的乘客,在始發站可直接前往新馬兩國聯設的關稅、移民及檢疫設施(CIQ)辦理通關手續,抵達終站後可直接出站,不必分開辦理出境和入境。
交通部長許文遠表示,新柔地鐵系統計劃(RTS)項目進度落後,且「進展不順利」。
根據《亞洲新聞台》報道,許文遠是在14日書面回復國會議員洪維能,針對地鐵系統進展和項目預計時間表的提問時這麼表示。
許文遠表示, 馬國政府迄今已三次要求延後確定合資夥伴的期限,因此新馬迄今無法成立合資公司,也無法簽署特許經營協議。

自去年8月以來,馬方也單方面暫停了委任列車服務營運業者(OpCo)的雙邊會談。
已提交公開招標文件 馬國尚未回覆:
許文遠解釋在雙邊協定下,如果尚未成立合資公司或委任地鐵經營業者,除非兩國政府一致同意推遲這些期限,否則兩國有義務共同發起一場公平、國際性和透明的公開招標,以任命經營業者。
————「秉持著雙邊協定的含義,新加坡在2018年11月已準備並向馬來西亞提交了招標文件草稿,徵求其意見。」
許文遠說:「這具有緊迫性。因為基於新加坡的計劃,必須在2019年3月31日進行公開招標,以使被任命的營業者根據雙邊協定,在採購選項到期前,為RTS採購湯申-東海岸地鐵線(TEL)的核心系統。」

由於RTS將從柔佛新山銜接到湯申-東海岸地鐵線的兀蘭北地鐵站,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政府2016年同意RTS將採用湯東線的系統,因為這最有經濟成本效益。
地鐵投入營運日期或延遲:
許文遠說,馬來西亞尚未回應公開招標文件,但我國依然會全力推行RTS計劃。
————「然而未能在雙邊協定中約定期限內任命經營業者,其後又未能與新加坡接洽,以採取步驟共同舉行公開招標委任經營業者,有嚴重影響。」
許文遠強調:「該雙邊協定是一項國際條約,無論執政者有任何變化,對簽署協議的國家仍具有約束力。」
他說,由於這些延誤,地鐵投入營運的日期有可能將比原定的2024年12月31日來得遲。
畫外音:新柔民眾等到脖子都長了
「新柔地鐵未來啟用後,往返新加坡兀蘭北站和新山武吉查卡站之間,僅需5分鐘車程。」

新馬邊境是世界上最繁忙的邊境之一,其中,新柔長堤承擔了兩地大部分的人流往來。
兀蘭和新山關卡交通阻塞已是家常事,兩地上班族每天在邊境要花上好幾個小時的時間。新柔地鐵有望加快民眾往來,在某種程度上縮小地理距離和心理距離。
緩解新柔長堤三分之二人流:
目前新加坡與柔佛之間有兩條跨越海峽的陸上通道:一是新柔長堤,二是新馬第二通道。

而規劃中的新柔地鐵將成為第三條通道:一座全長4公里,高25米的全新橋樑,專門供新柔地鐵使用。
據悉,這條跨國地鐵落成後,在尖峰時段可載運6萬人次往返, 分擔新柔長堤約三分之二的人流。學者認為,這對緩解新柔長堤的擁堵情況,將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新加坡旁」消費更方便:
對於新柔地鐵建成後,對於馬方來說是否會大大加強 「新加坡旁」的優勢,讓新山市變得更具有吸引力?分析人士指,這是顯而易見的!對打算在新山投資置業的人來說,這無疑是好消息。

不過,分析人士表示,新柔地鐵也將惠及新加坡,增加政府要把兀蘭打造成為「北部之星」的吸引力。 未來新加坡人去對岸消費、遊玩、工作,甚至求學和養老等,都將更加方便。這等於大大擴展了新加坡人的生活空間,同時可降低生活成本。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