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馬今年 8 月起再也買不到 SmartTAG 通關感應器了,取而代之的是即將在明年全面落實的新掃瞄器 RFID TAG!
這半年以來 Touch 『n Go 公司已在 Klang Valley 地區 16 個收費大道,安裝了使用 RFID TAG 收費的 toll,聽講現在也即將要在檳城地區,陸續開放 RFID TAG 收費了。

來源:RFID technology
目前雖然還沒有在全馬各個 toll 實裝,不過從 9 月開始,已經有開放少數名額,給民眾申請搶先測試。
沒搶到優先測試資格的人也不用太難過~因為目前大馬的 RFID TAG 設計實在讓人太無言啦!簡直缺點滿天飛,使用起來超不方便的!

1. 設計超醜!

如果你的車鏡上有安裝隔熱膜,那麼技術人員就會評估把 RFID TAG 貼紙貼到你的車頭燈上,看起來真的很不好看呀~許多參與測試的車主,都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勉強答應。(而且目前能幫你安裝 RFID TAG 貼紙的指定地點很少,超級麻煩~)
2. 『2合1通道』讓RFID TAG用戶比Smart Tag還要慢!

來源:worldofbuzz
我們為什麼要用 RFID TAG?不就是為了講求一個「快」字嗎?標榜能讓你過 toll 時,停都不用停下來,直接咻咻咻駕過去就可以了;但是現在已開放 RFID TAG 的收費站,很多都採用「二合一通道」的機制。
3. APP無法和Touch 『n Go卡共通

來源:Big Pocket Stores
最搞笑的就是這個了!也是被最多網友罵到亂的!想使用 RFID TAG 就必須去下載一個叫做「Touch 『n Go eWallet」的 APP 並在裡面充值(過關時會自動從電子錢包扣錢)。
但做麼自家公司的產品,居然無法共通?我們現在手上的「Touch 『n Go 卡」裡的錢和「Touch 『n Go eWallet」APP 中給「RFID TAG」用的錢,是不一樣的!超失敗的設計!
變成我們必須兩邊加額,並且錢包中要多準備一張 Touch 『n Go 卡,因為現在多數的停車場都還是只能使用一般的 Touch 『n Go 卡付錢。實在太麻煩了~

來源:says
4. 測試者complain超多!
根據《Paul Tan》報導,TNG 公司有開設一個給 RFID TAG 測試者的私人 Facebook 群組,然而目前群組裡面僅僅 4000 多人,卻可以天天接收到 20 – 30 件投訴。

來源:totalcoaching
很多人有在 Group 裡上傳行車記錄器的視頻,甚至寫下時間地點和哪一個收費站發生的,但基本上都看不到 Admin 回復跟進。
5. 別發夢了!用了RFID TAG還是需要把車速降到20km/h才能detect到!
雖然 RFID TAG 在推出時,講到多好多好一下,但在測試者使用後發現,雖然有些通道真的能以 50km/h 的速度快速通關,但部分通道怪怪的,仍需要像 SmartTAG 一樣,把車速降到 20 – 30km/h 才能 detect 到。

來源:themalaysianreserve
甚至有網友表示,有些收費站竟然要降到 10 – 20km/h 才可以!他就曾經試過撞上收費站的欄杆!
6. 不會提醒你剩下多少錢
RFID TAG 在經過收費站時,並不會像 Touch 『n Go 或 SmartTAG 一樣,告訴你錢包中還有幾多錢,你必須自己時常按 APP 出來看。(越說越想念 SmartTAG 了…讀卡機按一按就可以知道餘額。)

來源:thestar
7. 必須時常更新的APP
許多人為了節省手機空間,不會讓 APP 自動更新,但 Touch 『n Go eWallet APP 如果不更新,就有可能無法顯示出正常的餘額。

來源:lowyat
8. 擔心RFID TAG貼紙被偷
最後,畢竟 RFID TAG 貼紙是貼在車子外面,很難保證不會被人惡作劇,雖然 TNG 公司保證一旦貼紙被撕下來就不能再被人偷拿去用,但還是很麻煩一下,每次上車都要注意看看 RFID TAG 貼紙還在不在,不然過 toll 才發現沒有就完蛋了!

來源:Youtube
希望到明年全馬正式上路前,RFID TAG 能夠好改善一下,還有很多進步的空間,不然恐怕無法獲得民眾的支持,用了反而更麻煩~
來源:Sookay、Paul Tan
「還以為用了RFID TAG就能咻一聲過toll?那你就錯了...」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