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富豪嚴介和,這樣評價馬哈迪!

愛分享| 2018-11-15| 檢舉
中國富豪嚴介和,這樣評價馬哈迪!

嚴介和:我可以失去權力、鈔票、失去面子,但不可失去良心。 (圖:星洲日報)

中國的太平洋建設集團(CPCG)在大馬建設與經營亞太區域總部,以本土企業向大馬周邊的東盟國家擴大契機。

該集團將在基建設施和建設、高端教育領域,投資高達100億令吉。 CPCG已在吉隆坡成立全球全資子公司CPCI控股有限公司,作為其區域總部。

以大馬為東盟樞紐在隆設子公司CPCI

太平洋國際建設集團創辦人嚴介和表示,CPCI願以大馬公司身份,和大馬夥伴攜手在區域擷取契機。

他看重以大馬為東盟區域樞紐,主要是大馬俱有多語優勢,而東盟經濟正在起飛,是一個深具潛能的區域。

58歲的嚴介和表示東盟的發展空間很大,也很喜歡吉隆坡,猶如回到家的感覺。

馬中政經人文較接近

他表示公司會一點一滴做起,腳踏實地,想做事(勤奮)、敢做事(有擔當)、會做事(有能力)、做成事(責任)、不出事(陽光)。

他看重東盟,是因東盟發展空間大,到處有華人、漢語,而政經人文較接近的便是馬來西亞。

他說,華人在東盟地位高數大馬與新加坡,大馬的貧富水平與中國接近,新加坡比中國富有,其他國家則比中國不足。

「馬來西亞與中國非常接近,西馬與東馬和中國西部與東部加起來差不多,只是中國幅員廣、人口多。」

該集團國外有50多家公司,在歐洲、東歐也比較多;未來計劃在13州設立分公司,總共成立15家公司。在隆也要有兩家,形成競爭才會有進步。

以印度尼西亞泰國為目標

該集團以印度尼西亞與泰國為目標,其他如越南與緬甸也重要,但暫不考慮;考慮以馬來西亞企業身份進入這些國家,未來投資緬、越就不受美國壓力。

該集團優勢是基建、市政、交通、水利、港口、碼頭、地鐵、水道、城市高架、排水、垃圾處理、綠化、淨化、城市化等,專長造城、賣城,是中國最大的城市經營商。

嚴介和說太平洋建設集團進駐大馬,仗其造價低、技術穩,且可造得很好,預期對馬同儕有催枯拉朽之衝擊;創新與創造,是其依據。

砍掉貪腐可做得更好

嚴介和說,儘管捷運二線已動工,然而中途面臨變數,這種「行政干預」,在中國是有的,也是應該的。

他認為,有關工程費用降低那麼多,節省了23%仍有人願意做,意味這種干預是對的。

他表示,把腐敗成本砍掉,全部攤在陽光下,可做得很好。

他反問,新加坡若沒有「善良的獨裁,陽光的獨裁」,新加坡會有今天嗎?

對馬哈迪高度評價談到首相敦馬哈迪上任以來,因國家財務問題擱置或暫緩多項項目,包括在柔佛碧桂園不想太多中國人購房,嚴介和認為這很正常,因為過去大馬負債太高了。

「如果我是馬來西亞人,我要考慮國家主權,我也不想國家被殖民啊!」畢竟,國家的安全重於天,這位耄老的考慮是有高度的。 」

他說:「馬哈迪給我的印象首先是有政治智慧,第二有經濟頭腦,第三有人格魅力。」

他表示:「讓我評價那麼高的人物也不多,而且敦馬可能幹兩年就告退了;但我這人不考慮自己,只考慮自己的良心,若評價一個人讓我失去良心,我是不幹的。」

與央企合作是找官場與私企合作是與市場合作

他強調,官方行為會對市場經濟造成破壞,帶來骯髒和衍生貪腐,與央企合作是找官場,與私企合作是與市場合作。

他表示,儘管大馬國家財務較緊,基本設施若一點都不做,是不負責任的;因為未來國與國之競爭,基本設施非常重要,這是造福子孫後代的。

他說,基本建設上要量力而行,若不靠官場、靠市場,國家的財務成本較低,花很少的錢,做很多的事。

想在東盟複製中國成功模式

「我想把在中國成功的模式複制至東盟10國,政府有的項目有錢、有的沒錢、有的錢很多,若能夠與私企合作,可按輕重緩急施工。

他打個比方說:「這起初主要是先用我的錢,輸入政府先打造造血功能,造血了當你有能力再來償還我,這樣政府的負債壓力就輕了。」

他指出,政府的工程項目有賺有虧,你把這些工程打個包,以PPP50的公私合營,這樣政府不需負債。

「這樣的合作腐敗成本就沒了,成本低、效率好,讓親政務實的清官願意合作。」

國家的希望是市場與法治

他強調,一個國家的希望是市場與法治,一放一收而柔剛並濟,這個國家會沒有希望嗎?

他表示「不在馬找項目,讓項目找我;沒人做、而政府想要做的,找我便行。」他這麼做是要幹乾淨淨,確保一切「陽光」。

花最少的錢辦最好的事

嚴老在中國以成本最低著稱,他表示:「如果我都沒法做了,全球也沒有人做,這就是市場經濟!」

他說,花最少的錢、辦最好的事,最陽光、最乾淨。

PPP下有幾個工程模式:

BT建設─轉讓

用市場的錢,你做好了轉讓擁有權,政府才還你錢,承建商需負債;這可使政府減輕負債,負債時間也推遲,減低負債成本。

BOT建設─經營─轉讓

這是一項政府不負債的模式,交由私人建設、經營,然後轉讓再轉交政府。

這些項目經營長達20至30年,若建的質量好,維持保養成本低,你還能賺一點小錢。若建的質量有問題,你就要「買單」。

BTO建設─轉讓─經營

BTO的質量肯定是萬無一失的,對建築與特許經營商來說,質量若不好,可能要傾家蕩產。

BOOT建設─擁有─經營─轉讓

優化經濟結構,提倡經濟質量,你賺得錢愈多愈好納稅愈多,解決就業問題愈多。

談到捷運二與東海岸銜接鐵道造價太高,而且超過50至80%人力從中國帶來,對大馬經濟沒有什麼效應,他表示,那是以中國為大本營的企業,CPCI就不一樣。

「作為一家在本土註冊的公司,人在這裡,心也在這裡。所用的材料與人才都是本土的,另一點是該公司是私企,且把東南亞總部設於吉隆坡。」

貿易戰讓中國加速創新

關於美中貿易戰,嚴介和認為,「這次美中貿易戰,對中國是有傷害的,然而中國的學習能力很強,一場的小小苦難,會讓中國思考和加速創新。」

他相信,這次美對中發動貿易戰,其實對中國幫助很大,正所謂「小成靠朋友,大成靠敵人」,「小成要苦難、大成要災難」,間中的互相砥礪,成就中國強大。

中需加強智慧財產權

他認為,中國經濟總量已趕超美國,質量仍與美國有距離,中國也需加強智慧財產權。

「大家都認同,中國還需韜光養晦,中國產品需升級換代,技術含量需深層次的革命,還需要智慧財產權的自主。」

經濟上要實現「共贏」

中國通過「一帶一路」令斯里蘭卡陷入債務陷阱,從而迫使斯里蘭卡出租漢班托塔港(HambantotaPort),嚴介和指出,中國不會重蹈日不落帝國之錯誤,這會形成本身的沒落。

「在經濟上要實現『共贏』,損人利己事不幹,損人不利已更萬萬不幹。」

堅守良心

留好口碑

嚴介和認為,敦馬以93歲高齡,為國為民和家族口碑考慮多過為錢,純粹為錢沒有意義;從情感和責任上,有義務也為家族留好口碑。

他說:「像我的家庭也是貴族,錢對我們來說一點意義都沒有,除了口碑還是口碑,我就是一直注重口碑而走到今天。」

嚴介和自認最自由,然而律己甚嚴,雖自認是狂人,但沒任何不幹淨紀錄。

他表示:「我可以失去權力、鈔票、失去面子,但不可失去良心。」在他心目中,沒有永久的法律,唯有永恆的良心。

他認為,講話做事決不可失去良心,這讓企業走到今天,他對其企業信心滿滿。

嚴介和以虧5萬不如虧8萬,後來賺得第一桶金,歐美國際都有所聞;其中所建宿遷市政府大道─第一條大道,22年一個窟窿都沒有,這難道不是良心嗎?

家族財富1150億人民幣

中國排第八

1995年下海創業,接手的第一個工程是宿遷市政府大道;2002年起開始大舉收購國企,75家收入囊中;2017年出台的最新榜單中,嚴介和與嚴昊家族財富1150億人民幣,在中國排名第八。

積極尋求與大馬公司合作

嚴介和答問錄

CPCI會與大馬上市公司,或任何公司展開戰略合作嗎?

答:肯定會的,CPCI十分願意並積極尋求與馬來西亞國有企業和本地土著企業的合作。

與戰略夥伴的合作基礎是什麼?

答:風險共擔、利益共享

多年累積巨大財富,如今把企業交給兒子,嚴院長未來在東盟、南亞或中東如何布局?

答:現有集團中的第一板塊——太平洋系交兒子嚴昊,第二板塊蘇商系交女兒嚴昕,蘇商系計劃於2019年進入世界500強排名。

同時,我本人致力於打造以教育、文化、智慧為核心行業的第三板塊,併計劃於2029年成為旗下第三個世界500強。

嚴氏家族未來行業布局為:太平洋系─產經─企業家,蘇商系─財經─資本家,藍雅系─智經─教育家。

如何實施賺取財富,而不被財富所奴役?

答:我明白「人不能把錢帶進棺材,錢卻可把人帶進棺材」。所以我既不做資本的玩家,也不被資本耍玩。這就叫「一流的企業不上市,二流的企業要上市,三流的企業上不了市。」

嚴院長這幾年致力於「教富」,從中也實現共贏。未來,有什麼更恢弘計劃來創造更大人生價值?

答:過去一直親自教富,未來計劃創建全球最好的商學院,從「商學」走向「商醫」,從教富走向「教育」;為企業的重大決策做權威把脈問診,為企業的重大災難做權威手術、開權威藥方。

是否會從「教富」走向「扶貧」、「濟貧」?

答:不會。

企業家最大的慈善,是把企業做得更大更好,解決更多的就業,向國家繳納更多稅收。社會是有分工的,我們不能破壞生產關係。

您的心靈是否同樣富足?

答:我的心靈比財富更富足,每位能笑到最後的成功人士不僅有充裕的物質財富,更有富足的精神財富和心靈家園。先有「身、心、靈的通透,才能有「精、氣、神」的綻放。

未來,中國如何提升國家及民族的「軟實力」?

答:「發展是第一要務,創新是第一動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引用習近平主席原話)

可否談談家族淵源及成長經歷?是什麼樣的經歷給予您「不靠官場靠市場」的經營理念?

答:我的家族祖祖輩輩都是從事教育的書香門第。我出生於飢餓的年代,成長於動亂的年代,成人於開放的年代。既感恩小平的市場經濟、近平的依法治國,更感恩家族的基因、家規、家訓、家風的傳承。

一個貴族家庭是需要幾代人共同努力、傳統創新的,這就叫做富貴有根。

我的一生受父母影響最深,讀書雖然經歷了小學、中學、大學,但於內心中能稱為老師的,除了父母還是父母;其實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10年的教育、10年的官商、10年的創業成就了今天的「智慧、良心;吃苦、吃虧、創新、創造;盔甲、牙齒;陽光、簡單;柔韌、圓通」。

最了解自己的莫過於自我,平庸:當局者清、旁觀者迷。當今世界不再是「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而是吃得虧中虧,受得屈中屈,擔得罪中罪」,最終方能成為「人上人」。

我這麼多年始終堅定不移走「市場」不走「官場」,走「法律」不走「權利」。 「靠山」一不小心會變成「火山」,即使不變成火山也是有時效性的。

自我評價:看不起商人的商人

如果我是一個商人,我評價自己:「我是一個骨髓裡看不起商人的商人。」小時候母親常常告訴我,商人就是處處讓別人受傷的人。

我這一生不知掙了多少錢,也不知花了多少錢,更不知花了多少不該花的錢。

「憑我的良心,沒有什麼比賺錢更容易的了。我不理財,財都理我,對我而言,遍地不是黃金便是美金。金錢僅是成就「榮譽、善勇、智勤」的工具。

對當下的總結和未來的展望?

答:知識改變命運的時代已經過去,智慧改變命運的時代已經到來;愛拼才會贏的時代已經過去,會拼才會贏的時代已經到來。三思而後行是從三行而後思啟步,淡泊名利是從追名逐利開始,謙虛的成熟是從驕傲的成長起源;沒有三行而後思何談三思而後行?沒名沒利何談淡薄名利? 「稻子熟了,就低頭」的謙虛,是從「要成功就發瘋,頭腦簡單往前衝」啟程的。

智慧改變命運

會拼才會贏

我們從高山仰止起程,到今天山高人為峰。這個過程不就是選擇了高山,選擇了坎坷;選擇了執著,選擇了磨難;選擇了寧靜、不就選擇了孤獨。何不溫不增華、寒不改棄、貫四季而不衰,歷坎險而利固呢?

成功與失敗,輝煌與黯淡、英雄與狗熊,往往就是一步之遙、一線之隔,恰恰差之毫釐,失之千里。

原本人世就這麼炎涼、歲月就這麼滄桑;今天縱然發生了驚天動地的事,一旦到了明天都成為昨天的事,昨天的事往往成了故事裡的事。故事裡的是,是也不是,不是也是。這叫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可不大事小事天下事,欲了不了不了了之。

哲人愚人天下人,欲明不明不明明了。花開花落總是春,花開是春的朦朧、春的起始;花落是春的正現、春的永恆。無數個翠綠的新芽期待著奼紫嫣紅花瓣的紛紛落下,讓綠色從婀娜多姿到撲滿枝頭,讓綠色的春走向綠色的夏、綠色的秋…如果說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倒不如說安得夕陽無限好,何須惆悵近黃昏!

中國富豪嚴介和,這樣評價馬哈迪!

太平洋建設國際集團已在吉隆坡成立全球全資子公司CPCI控股有限公司,作為其區域總部。 (圖:星洲日報)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196918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