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週一(22日)在首相官邸召開的未來投資會議上表示,若高齡者希望繼續工作,政府計劃將企業員工的退休年齡,由65歲提高至70歲,目的是透過增加高齡上班族,緩解日本勞動力不足及穩定退休金制度。政府計劃2020年向國會正式提出相關法例修正案。日本輿論則關注高齡者「過勞亡」的問題。

安倍晉三在會議上說:「我們希望確保僱員有工作至70歲的機會,並根據他們的意願、個性給他們增加多樣化的選擇。」
日本法定退休年齡為60歲,但到65歲才能真正領取養老金。現行的《高年齡者僱用安定法》規定,企業必須確保有工作意願和能力的員工可獲聘用至65歲。根據該法,日本約80%企業都會採取延長僱傭措拖。據政府調查顯示,65至69歲高齡者中有65%人希望繼續工作,但受僱率只有44%。
《朝日新聞》報導,預計到2050年,日本人口會由現在約1.2億減至約1億,勞動人口亦會加速減少。安倍晉三上月競逐自民黨總裁時便表示,其經濟政策是優先要提高退休年齡至65歲以上,延遲至70歲以上才領取退休金。日本現時的問題是因勞動力萎縮,少了上班族支付國家退休金項目,但越來越來多長者退休後要領取養老金。
對於延長退休年齡至70歲,日本網民議論紛紛,有人說「上了年紀的人仍想工作是不錯,但不要一概而論,到了60歲體力不能應付者大有人在」、「工作到70歲太長了,到70歲不是應該享受餘生了嗎?政府應照顧長者,但不應以這種方式」、「雖說應給予長者發揮經驗,但讓他們做體力勞動、夜更工作等,就不太現實了」。
日本一名68歲高中學校保安人員,今年4月證實是長時間工作致過勞亡,令人關注高齡者工作問題。家屬及代表律師上週三(17日)召開記者會稱,校方從去年9月起,由原本有3人輪班減至2人,逝者曾試過一個月加班最多逾130小時,幾乎沒有假期。他病發前連續工作22小時,連續3天不能回家。由於這男子需要用14萬日圓(約5120令吉)退休金支付每月房租,他65歲後仍要打工養家。
《東京新聞》社評指出,安倍提出提高退休年齡,增加勞動人口是重要,但應以長者能健康地工作為前提,不應為了經濟發展,而不理他們長時間工作致過勞。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196345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