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僅次於郭鶴年的華人富豪,麥當勞,星巴克、7-11都有他的份,有11個孩子卻要捐出半數身家!!

愛分享| 2018-10-18| 檢舉
他是僅次於郭鶴年的華人富豪,麥當勞,星巴克、7-11都有他的份,有11個孩子卻要捐出半數身家!!

馬來西亞的華人首富,你第一個會想到的肯定是糖王郭鶴年,而第二富豪你可能不知道, 在大馬很多賺錢的生意都有他的份,你們今天吃到的麥當勞就是其中一個。。。

他是僅次於郭鶴年的華人富豪,麥當勞,星巴克、7-11都有他的份,有11個孩子卻要捐出半數身家!!

陳志遠,馬來西亞著名企業家,成功集團 主席、總裁。祖籍在中國福建。他1984年收購成功集團,並且在2006年1月3日把成功集團公司推向上市。現在成功集團每年營業收入超過200億人民幣成為全球頂尖的集團公司並且在馬來西亞為排名前五的集團公司。他擁有成功集團、成功土地集團、成功體育博彩集團、DiGi電訊公司、馬來西亞在線公司、環球零售公司等諸多上市公司的控股權。業務領域涉及地產業、博彩業、股市經紀、製造業、貿易、公用設施、保險業 、電訊技術及電信業等等。陳志遠的成功之路比較崎嶇,1980年得到麥當勞在馬來西亞特許經營權。5年後,又取得多多體育彩票經營權,成為政府首批私營化成功的企業之一。這些最後都成為成功集團的奠基石。2009年度福布斯 馬來西亞富豪榜排名第十名。除了什麼生意都做,陳志遠還有另一個經商原則:只要遇到好價錢,什麼都可以賣。這不難明白,做生意,本來不就是這樣嗎?給麥當勞寫了7年信1973年,一本雜誌給了他這個機會。陳志遠至今仍記得這本售價3林吉特(約合6人民幣)的美國《時代周刊》的封面,包括那篇名為《漢堡王國》的報道。這篇報道講述了麥當勞快餐連鎖店的故事。

他是僅次於郭鶴年的華人富豪,麥當勞,星巴克、7-11都有他的份,有11個孩子卻要捐出半數身家!!

陳志遠一口氣將故事讀完,並且馬上想到,馬來西亞已經有了肯德基,經營業績很不錯,那麼麥當勞在這裡也一定可以成功。於是,21歲的陳志遠開始給麥當勞總部寫信,希望引進這一品牌,並且獲得其特許經營權。然而事與願違,麥當勞當時的規劃版圖裡並沒有馬來西亞,這家美國公司沒有計劃將業務拓展過來,自然一口回絕了陳志遠的要求。大多數情況下,事件應該在這裡戛然而止。但是麥當勞萬萬沒想到,這個東南亞的小伙子,不間斷得寫了7年的信。每個禮拜,陳志遠都會統計馬來西亞市場的相關資料,並且寄到美國總部,他始終強調這個市場的潛力,希望能打動對方。他成了麥當勞總部人人皆知的「明星」,以及茶餘飯後的談資。他的請求仍然沒被接納,但是陳志遠已經贏得了對方的尊重。1979年,麥當勞在新加坡開業。對方邀請陳志遠前來參加,他也是受邀人員中唯一的馬來西亞人。來年,麥當勞來到馬來西亞尋找合作夥伴,競爭者蜂擁而至,其中不乏有財力和快餐經營經驗的大企業,但是結果已經很明朗,陳志遠擊敗了數十個申請者,取得特許經營權,並且占股51%。

他是僅次於郭鶴年的華人富豪,麥當勞,星巴克、7-11都有他的份,有11個孩子卻要捐出半數身家!!

陳志遠沒有經營餐飲業的經驗,麥當勞總部也知曉這一點,但是對方深信,有如此毅力和決心的年輕人,絕不會令人失望。1982年,馬來西亞第一家麥當勞在吉隆坡武吉免登開業,生意意料之中的火熱。隨後的幾年裡,該品牌在吉隆坡連續開設新店,並且很快走向馬來西亞全國,陳志遠的人生自此躍上了新的台階。中小企業的獨裁者1984年初,陳志遠收購主業為鋼纜的成功工業控制性股權。作為首家收購戰利品,「成功」兩字的公司名稱沿用至今,演變成今日的成功集團,並於2006年上市。成功集團龐大的業務中,不少是陳志遠的得意之作,當中不乏家喻戶曉的品牌,包括星巴克、7-11便利店等。1984年,他獲得7-11便利店經營權。而到2015年,7-11便利店在馬來西亞的門店數將從現在的近1500間增至2000間。星巴克由陳志遠在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期間引入,在當時是一項不被看好的投資,但經過12年的耕耘,業績也十分可觀。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後,陳志遠跨國步伐明顯加快。2009年底,他通過馬來西亞網絡支付巨頭MOL環球收購美國社交網站鼻祖Friendster的所有股權。而2010年,MOL環球將Friendster的專利權脫售給Facebook,獲得其70萬股。這筆股權在2011年中,就轉變成350萬股,占 Facebook股權 1%。2012年,隨著Facebook在納斯達克上市,陳志遠的個人財產暴增5億美元(約15.1億令吉)。2010年2月,他又宣布與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合作,在馬來西亞設立首個右駕駛盤市場組裝基地。他在中國也擁有多項投資,比如2005年在河北省燕郊開發區投資2.6億美元、與南京市政府合資修建南京長江第二大橋等。陳志遠曾有一番自白:「有人問我,我是如何建立起我百億的企業王國時,我說,我的事業由許多不同規模的中小企業組合而成,多數穩健增長,也有部分已穩健發展成大型的企業,都是由小規模做起,再堆砌成更巨大的集團。如果規模得當,中小企業的擴充力量是非常具有爆發力的。試想一間店面1個月的營業額為100萬令吉,積極擴充至10家店間的話,即一個月可取得1000萬令吉的銷售,如果是100家就有1億令吉收入……這就是乘數效應的厲害了。」入股英國球隊加的夫上述生意雖令陳志遠賺得盆滿缽滿,但他的知名度仍限於商業圈子裡。2010年他與生意夥伴曾長義投資英國球隊加的夫城(Cardiff City)後,才聲名大噪。根據《福布斯》雜誌報道,曾長義第一次找到陳志遠,跟他提及入股加的夫城一事時,陳志遠覺得這個想法很瘋狂。畢竟加的夫城2009年因新球場建設欠下數千萬英鎊債務,半年裡5次被迫申請破產,且並非英超球隊,受關注度不高。但最終,陳志遠被曾長義說服,兩人以600萬英鎊收購加的夫城36.4%股權,成為加的夫城最大股東,其中陳志遠持有26.4%股權,隨後逐步增持股份,並幫助球隊償還之前的數千萬英鎊債務。經過兩年奮鬥,加的夫城在2013年4月重返英超。這是球隊在闊別51年之後,再次登陸頂級聯賽。豪情萬丈的陳志遠,把球隊的球衣從藍色改為紅色,接著在隊徽中的藍色知更鳥中增加了龍的圖案。這位東方老闆說:「球衣顏色和隊徽的變化是積極的,紅龍象徵韋爾斯,紅色在亞洲地區更受歡迎,這是拓展我們自身品牌的最好方式。在中國的文化里,藍色屬於悲痛和葬禮。」改變球衣球徽只是開始。2013年10月,陳志遠解僱了富有經驗的轉會總監伊恩·穆迪,轉而任命毫無足球經驗的阿普薩亞莫夫為新的轉會總監。23歲的阿普薩亞莫夫和陳志遠的兒子是好友。去年,阿普薩亞莫夫曾作為臨時工,參與加的夫城球場的油漆粉刷工作。對此,英格蘭足壇一片譁然。陳志遠也滿腔鬱悶,「我把俱樂部從債務纏身、瀕臨破產中拯救出來,耗巨資打造出51年未有過的輝煌,但是,有些球迷不懂得感恩,令我十分失望。」未來,陳志遠準備讓加的夫城在馬來西亞上市,追隨曼聯在紐約上市集資2.33億美元的腳步。「劉德華妻舅」並沒有證據11月25日,加的夫城隊主場逼平曼聯。坐在看台上的陳志遠和曼聯功勳教練弗格森聊得不亦樂乎。金甫炅打進絕殺扳平一球的瞬間,陳志遠高舉著雙臂歡呼。這組照片在網上被冠以「劉德華舅舅揚威英超」的標題廣為傳播。據悉,有不少報道都認為陳志遠是劉德華的妻子朱麗倩的舅舅。今年2月22日,劉德華還在吉隆坡時代廣場參加陳志遠的61歲壽宴,不僅上台致詞,還用英文UNCLE稱呼陳志遠。但無論是朱麗倩、劉德華還是陳志遠,都從未證實他們之間存在親戚關係。馬來西亞媒體稱,自從朱麗倩在上世紀80年代參加選美成名以來,從未有任何報道指出她是富商陳志遠的外甥女。2009年8月22日,劉德華在馬來西亞參加岳父朱金城的葬禮。多家媒體拍到了朱麗倩舅舅的照片,相貌與陳志遠存在差異。也有看走眼的時候雖然陳志遠的生意順風順水,但他也犯過錯。「2005年,我以億計的價格脫售大馬麥當勞股權,我當時真的以為我是賺到了,誰知道幾年後這筆資產卻翻了數倍,我很懊惱。」他的另一個錯誤則是為了融資完成吉隆坡時代廣場工程,脫手數碼網絡(Digi)。結果,這家由他與生意夥伴一手創辦聯營的電訊公司,當初股價不過以單位數計價,但後來卻成長為馬來西亞大型藍籌股之一。他2005年9月推出的MiTV收費電視台,如今已從市場上消失,公司名稱亦改為U Mobile私人有限公司,欲在電訊和寬頻市場再爭一席位。成功時代廣場是「成功」王國的大本營,在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時期,陳志遠忍痛脫售數碼網絡和馬來西亞保誠保險,才籌足資金建成。去年,由於所持的上市公司股價表現慘澹,「成功」王國創辦人丹斯里陳志遠身家蒸發18%或5億7300萬令吉,剩25億7500萬令吉,排名也從16名下滑至19名,差點跌出「南洋富豪榜」20強。除了成功資產(BJASSET,3239,主板產業股)、柏馬汽車(BAUTO,5248,主板貿服股)、益聯控股(ATLAN,7048,主板工業產品股),陳志遠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股價都呈跌勢。不過,成功機構(BJCORP,3395,主板貿服股)旗下成功Gia Thinh投資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成功GTI)在越南胡志明市正式推介博彩業務;日本京都東山區聯營發展的四季酒店與公寓開始營運,吸引不少目光。陳志遠直接持有的公司股權,包括成功資產(BJASSET,3239,主板產業股)、康寧藥劑(CARING,5245,主板貿服股)、成功媒體(BJMEDIA,6025,主板貿服股)、大馬7-Eleven控股(SEM,5250,主板貿服股)以及美國公司MOL全球。陳志遠直接持有的公司股權,包括成功資產(BJASSET,3239,主板產業股)、康寧藥劑(CARING,5245,主板貿服股)、成功媒體(BJMEDIA,6025,主板貿服股)、大馬7-Eleven控股(SEM,5250,主板貿服股)以及美國公司MOL全球。將捐至少半數身家陳志遠有11個孩子。但他卻沒有沿襲華人傳統做法,把資產都留給子孫。2011年2月,他響應微軟創辦人蓋茨和股神巴菲特的號召,決定在有生之年將至少半數財產捐作慈善用途。「為善最樂,我的11名孩子都非常支持我的決定。我會留下足夠的資產讓孩子們過安逸生活,但卻不至於坐享其成。」陳志遠給年輕人的忠告是:如果要創業,應該從小做起,不論生意多小,只要做好了,就能一步步發展壯大。就算是一個小販攤位,也能發展成連鎖店。對於他是如何建立起跨越多個行業的企業王國,陳志遠曾說:「我的事業由許多不同規模的中小企業組合而成,多數穩健增長,也有部分已發展成大型企業,都是由小規模做起,再堆砌成更巨大的集團。如果規模得當,中小企業的擴充力量非常具有爆發力。試想一家店面1個月的營業額為100萬令吉,積極擴充至10家,即一個月可取得1000萬令吉的銷售額,如果是100家,就有1億令吉收入……這就是乘數效應的厲害。」文章部分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果侵犯到您的隱私、權益、請點擊檢舉按鈕舉報,網站將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謝謝合作! 檢舉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196090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