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馬來西亞,乘坐電動火車或者巴士捷運的時候,如果有小孩子沒有座位,你會不會讓座?一般人出於同情與善良,都會選擇讓給孩子做,可是今天卻發生了這樣一件事。。。
在搭乘公共運輸工具時,無論是巴士、捷運、輕快鐵或是電動火車,車廂內都會設有博愛座,讓「老、弱、病、殘、孕」等有需要的人可以優先坐下。

只不過,社交網站面子書日前就瘋傳一段視頻,顯示一名孩子在搭乘電動火車(KTM)時,沒有人讓座,只能一手牽著旁邊的大人,搖搖晃晃地抵達目的地車站。
根據面子書專頁《Pesan Bonda》轉載的帖文寫道:「感謝馬來西亞人如此忍心讓小孩子在搭乘電動火車時,一路從轟埠(Kuang)站到沙叻秀(Salak Selatan)。」

圖片來源:面子書
從該專頁上傳的照片可以看到,兩名身穿橫線條紋衣服的男童在電動火車內,依偎在一名大人身旁,身後的座位都坐滿了成年人。
視頻取自面子書
同時,有一段視頻顯示,車廂內只剩下年紀較大的孩童緊緊牽著旁邊大人的手,搖搖晃晃地站在車廂,而身後的成年人都無動於衷,似乎沒有人願意讓位。
帖文瘋傳後,不少網友譴責現今的社會,很多人都缺乏公民意識,才會有這樣的現象。「大馬人民的行為真的令人看了都覺得丟臉,根本不懂得尊重那些有需要幫助的人,每個人就只會坐在那邊低頭玩手機。」
「這就是大部分大馬人的真面目,千萬不要因為別人的責怪而感到口生氣,那是因為錯在於你。」、「看到這樣的情況,估計2020宏願是不可能實現。」
不過,也有網友留言希望大家不要以偏概全:「有時候可能是孩子的母親拒絕了他人讓出的位子。。。」
(大紀元記者孟醒綜合報導)世界許多國家的電車和公交車都設有博愛座,只是叫法不同。比如香港叫做「優先座」、日本叫做「優先席」、中國上海有叫「愛心專座」,泰國BTS還設有僧侶優先席和一般優先席。

香港優先座。
從博愛座的標誌可以看到,老人、孕婦、帶著小孩的大人、殘疾人或受傷者都可以坐在博愛座,但這是不是代表其他人就不能坐這些座位了呢?
日前在台灣捷運發生了一個小故事。一位小朋友因身體不舒服坐了博愛座,結果遭到一位老先生的斥責,這件事引起不小的爭議。
臉書粉絲頁「零號出口Exit No.0」分享了一張「長輩圖」,註明「博愛座不是老人座」,「需要的人都可以坐」,吸引了5千多網友點贊,還有很多網友留言表示贊同。

類似的情況在日本也有發生。有一次,一位老人看到有年輕人坐到了博愛座上,非常生氣並口氣強硬的要求年輕人給他讓座。年輕人一看老人的態度,也很不高興,不願意讓座,於是倆人爭吵了起來。
年輕人還把爭吵場面拍錄下來放到了自己的推特上,引起了網友的強烈爭論。
有些人說:「(老人)占著自己年長也太強勢了」,有的網友則覺的,年輕人把老人的事放到網上讓大家指責太過火了,覺的老人「好可憐」,一時間網上眾說紛紜。
一個日本電視節目組圍繞這個話題做了一個節目,採訪了街上的一些年輕人。
一位男士說:「如果只有兩三站,站站也無所謂了,十幾站的話,還是想找個地方坐一下」,另一位女士說:「因為年輕就不該坐,這麼說太苛刻了,工作實在累了時,真的是站不動,所以這時就希望能夠被諒解一下」。
在場的節目嘉賓也進行了討論,最後得出比較能接受的結論是,對老人需要尊敬,但是優先座位空著時其他人也可以坐,因為沒有規定其他人不允許坐的條例,但是看到老人、孕婦、攜帶小孩的大人、殘疾人或受傷者時應該主動把座位讓出來。
另外,大家也希望,享有優先權的人在要求別人讓座時,說話還是應該客氣一些,否則會激怒對方反而不給讓座了。
近幾年,日本人對於該不該讓座的想法也發生了變化。調查顯示,2013年時,93%的人認為應該讓座,到了2016年認為應該讓座的人降到了75.9%(下降約17個百分點)。
原因是,一部分老人認為自己還年輕,不想被當做老人看待。所以一些年輕人給老人讓座後,不但不被感謝,反而遭來白眼。
一些好心的年輕人為了讓座,又不遭到白眼,只好故意裝作下車,再跑到鄰車廂重新上車。所以現在讓座也不好讓了。
不過,節目中的幾位嘉賓都談到,身為普通人給需要的人讓座後,心裡會生出一種正面的積極力量,鼓勵自己今後繼續向善做好。
即使看到他人做了好事被感謝時,也會看到那個人的身姿變得高大起來。所以人與人之間如果能多幾分禮貌和理解,那麼這個社會就會變得更加溫暖和美好!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1953452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