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些消費者在網上留言指出,一些商家或業者在數年前消費稅落實時就已經起價,隨著消費稅取消後,不僅沒有調降價格,如今推行銷售稅後又趁勢起價。
網民Chloe Yap埋怨道,「銷售稅不是涉及商家征稅的單一層面嗎?為什麼會直接對準消費者?之前消費稅,物價已經起了一次,現在銷售稅又起一次。例如,一碗麵本來是4令吉50仙,消費稅後起到4令吉80仙,取消消費稅後維持在相同價格,如今銷售稅開跑,又再起到5令吉20仙!」
Max Tin感嘆,「有些賣面的小販,8月份就已經起價,每碗麵平均起50仙至2令吉不等,地點是在柔佛某區。很難控制這些分租檔口的小販不起價,大型商場、有店舖的比較容易監控價格。」
不可拿舊貨漲價
網友Democtasy在個人面子書,曬出到肯德基消費的單據,「新政府實行銷售稅後加重人民的負擔,今天照常去吃肯德基吃套餐,被徵收6%的服務稅,在消費稅時代這套餐是8.10令吉,現在銷售稅卻要付8.60令吉,日常生活飲食起居負擔加倍。」
雖然關稅局早前就曾警告業者,不能拿著舊貨調漲價格,否則將被對付,但網友Vince Lee,就貼出自己到商場買塑料袋的單據表示,「我剛剛去買袋子,這店我光顧了很多次。之前消費稅時代是每包1令吉,現在是每包1令吉20仙,收銀員說是因為廠家加了10%的銷售稅。可那明明是舊貨,可以看到,是新的價錢貼在舊的價錢上!」
部分網民認為,實際上是商家借銷售稅的名義趁亂起價,才會導致民怨沸騰。
網民林聖國直言,「政府的政策是好的,卻被很多無良商家濫用。別再問國家為什麼不進步,這是人民的問題。」
網友Tew Kok Kiong說,「很明顯,是商家借調整的空間趁機起價,可憐的就是打工族了。」
Adrian Lim Chee En分析道,世界上每一個國家都有各自的稅務制度,征稅、繳稅不在話下。他認為,若政府以民為中心,就應該採取數項措施,包括,一、讓趁機起價的商店『躥紅』;二、杯葛那些趁機牟利的商店;三、向貿消部投訴,以便當局採取相應的行動。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1946380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