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蘋果日報》報導,中國作為榴槤最大的消耗市場,目前主要進口來自泰國、大馬和越南三國的榴槤,當中以泰國市場佔有率最高,約達40%,泰國也是唯一獲准進口原粒榴槤到中國的國家,同時也輸出冷凍榴槤。
大馬從2011年起對華輸出冷凍榴槤,越南則只通過邊貿小額貿易進入中國。然而,中國市場的榴槤,目前主要是泰國和大馬之爭。業界料最快明年,大馬出口到中國的原粒榴槤每年將達1000噸。
報導指出,繼泰國的金枕頭後,近年大馬的貓山王「旋風」席捲中港兩地。目前大馬榴槤引進中國的品種只有貓山王(D197)和蘇丹王(D24)。由於兩者十分矜貴,在樹上熟、數量少,每粒榴槤動輒500至1000港元(約262至525令吉)。
在大馬經營榴槤食品生產13年的榴冠王(Duria)行政總裁王瑋銘對《蘋果》表示,預計2019年中國開放市場後,大馬榴槤生產量可能會增加,但經銷商、出口商、廠家的利潤將會下降,「分分鐘有工廠捱不過競爭要倒閉」。
大馬目前有19間加工廠獲中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局鑑定為符合標準的加工廠商,之後陸續有11間會獲得批文,預計總數將有30間加工廠。
「現在未開放之前,會有好多人亂做邊貿,好似一些水果走(私)越南、泰國、香港等地。」
王瑋銘認為,過往大馬榴槤主打物以罕為貴,現時一粒帶殼新鮮貓山王在中國可賣至400元人民幣(約241令吉),一旦開放後在自由市場肯定有衝擊。
「馬來西亞大廠家現在都好怕,數量增加但利潤少了,利潤已經不再由廠家控制」。
中國1年消費35萬噸榴槤
根據官方資料,大馬榴槤年產量為33萬噸,中國民眾一年的榴槤消費能力是35萬噸,年增長逾20%。
中國每年進口約11億美元(約45.3億令吉)的榴槤,比10年前的約1.8億美元(約7.4億令吉)暴增。
目前中國14億人中,嚐過榴槤者不到百分之一,市場供不應求。這由去年11月在廣西南寧舉辦的大馬榴槤節中,短短兩天,吸引約16.5萬人次爭相排隊品嚐貓山王可見端倪。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