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李戴梨
(芙蓉31日訊)一歲寶寶抓週趣!
顏宏閥(37歲)和宋佩倍(38歲)夫婦日前舉辦慶生會,為女兒顏嘉愍慶祝一週歲生日,並邀來馬來西亞漢服運動宣傳主任鄭詠田及副主任王舒雨協助,在逾200位親友見證下,完成中國傳統習俗「抓週禮」。

滿一週歲的顏嘉愍,在父親顏宏閥陪同下進行抓週禮。

王舒雨(左起)及鄭詠田主持了抓週禮後,與壽星女顏嘉愍、父母親顏宏閥和宋佩倍及姐姐顏詩蒽和哥哥顏聞毅拍照留念。
這種習俗,在民間流傳已久,它是小孩週歲時舉行的一種儀式,將各種物品擺放於小孩面前任之抓取,藉以預測其前途和性情,是小孩第一個生日紀念日的慶祝方式。
鄭詠田在會上解釋,抓週禮是華人的傳統習俗,也是人生十禮,如大家比較熟悉的成人禮、婚禮、喪禮等之一,雖然在大馬不盛行,不過在韓國、日本家庭,為孩子慶祝週歲時,普遍會進行抓週禮。
他在會上透露,嬰兒如抓算盤,日後可能是商人,拿印章有望成為大官等,現代人則純粹當作是在慶祝孩子1歲之喜的一份紀念,讓這個古代習俗永久流傳。
「所以,今天難得來到芙蓉讓更多人認識『抓週』習俗,也鼓勵大家,日後若家中有小孩滿一週歲,可以進行抓週儀式,紀念一個更有意義的週歲,而所需要的物品,其實都可以從家裡找到。」
在抓週儀式上,鄭詠田把預先買好的10樣物品,包括顏色奪目的塑料鴨子、玩具球、吉他、弓箭、廚房餐具、醫生與手術配組、畫板、蓋章、算盤、尺、彩色用具組、書本放好,再讓換上漢服的小嘉愍坐在物品中心,任由她抓取。
最終,她在眾人圍觀下,慢條斯理地抓取了一把尺,根據鄭詠田的解釋,尺意表與工程師或繪測師的工作息息相關,家長可以從小孩抓取的物品中,大概瞭解到她日後比較感興趣的領域。
民間為小孩一週歲進行抓週禮,廣泛流傳的物品:
字典或詞典:代表文學家或科學家,有知識的人才。
書、筆:具有製定意味,代表書法家、文人、文職工作。
尺:具有尺度的意味,代表律師、法官或工程師/繪測師。
計算器、算盤:代表商家或生意人。
印章:代表官位或官權。
畫、水彩盒、彩色筆:代表畫家、藝術家。
桌球拍、羽毛球拍、足球:代表體育相關職業。
毛線團、布料:代表服裝設計師
笛子、小提琴、電子琴、CD:代表音樂家。
筷子、鏟子:代表廚師、飲食業者。
小鞋子:代表旅行家、探險家。
潤膚霜、口紅:代表愛美,美容業或化妝師。
手機、軟盤、鼠標:代表從事IT業、高科技、通訊業。
地球儀:代表地理家。
棉籤、紗布:代表醫生、護士類。
螺絲刀:工程師、工業
玩具汽車:有車族、司機
積木:建築業、設計師等
鄭詠田接受《中國報》訪問時說,根據以前的規定,平民百姓進行抓週禮,準備的物品大概6至12樣、大官或皇族則增加到18樣,該組織希望在大馬把漢人文化普遍推廣,也讓民眾認識漢服。
不諳華文的宋佩倍受詢時說,她是在朋友介紹下,知道漢服文化組織的存在,而在機緣巧合下,和丈夫決定邀請他們在幼女的一週歲生日會上,協助進行抓週禮。
她說,很開心這個安排能讓許多在會上,對「抓週」完全沒有概念的朋友,從中瞭解到這個華人傳統文化,也讓女兒的生日會更具有意義,她很樂意鼓勵朋友,為孩子進行抓週禮,體驗個中樂趣。
宋配倍依稀記得,在她10歲時,父母也曾在家裡為當時1歲生日的妹妹進行類似儀式,不過長其女顏詩蒽(10歲)和二兒子顏聞毅(8歲)一週歲時,則錯過了進行抓週儀式。
「女兒第一個伸手接觸的物品是算盤,後來抓的是一把尺,她8個月大時,我們在家裡鬧著玩,放一堆物品給她抓時,她的選擇也是算盤,尺與繪測的工作或算盤代表從商,都是屬於計算的行業,可能她興趣與數字相關的事物。」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