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木欽:現在,你還敢大聲說要捍衛華人權利、不怕被醜化嗎?

愛分享| 2018-08-31| 檢舉

移居先進國家的華人越來越熱心參政,他們還沒有實力組黨,但參政者的說詞不外是為華人社群發聲,維護華人權益。著名的例子就是美國和加拿大華人成功為百年前的排華法案平反,國家向華人道歉並賠償受害者後人。

張木欽:現在,你還敢大聲說要捍衛華人權利、不怕被醜化嗎?

在一個國家裡沒有主導權的少數民族,站在本族立場看問題,維護本族利益,你說有錯嗎?

過去沒錯,而且天經地義,但是現在錯了,因為政治勢力正在「洗風向」,醜化少數民族的維權言論,說這是落伍的單元思想,甚至是一種罪惡,是分化民族團結。

現在,你還敢大聲說要捍衛華人權利、不怕被醜化嗎?

多元思想才是當前的政治正確,但這是本國的風向,且看看外面的世界。

移居先進國家的華人越來越熱心參政,他們還沒有實力組黨,但參政者的說詞不外是為華人社群發聲,維護華人權益。

著名的例子就是美國和加拿大華人成功為百年前的排華法案平反,國家向華人道歉並賠償受害者後人。

張木欽:現在,你還敢大聲說要捍衛華人權利、不怕被醜化嗎?

美加沒有歧視法律,擁抱多元,社會開放,但是為老祖宗平反的事,不靠自己,難道要靠別人恩賜?這不就是站在本族立場看問題嗎?它與多元有矛盾嗎?

另一個例子:芝加哥有很多華人,分散在各選區,政府特地修了個 「唐人街法案」,把華人劃入同一個選區,方便選出華人議員,這是政府支持少數民族維權的措施。結果真的出現了第一位華人州議員。

所以,不管風向如何吹刮,少數民族站在本族立場看問題和維護本族利益,符合民主人權,民主開放的政府是支持的,不是壓制的。

我們的政治操作卻在壓制思想,醜化和罪惡化少數民族從本族立場看問題和爭取本族利益,粗暴地違反民主人權。

延伸閱讀:

張木欽:現在,你還敢大聲說要捍衛華人權利、不怕被醜化嗎?

首相敦馬哈迪重提「宏願學校」政策,並認為要達到種族團結,學生在同一「屋簷」下學習有助於達到這項目標。

「目前,我們的學校是分裂的,因為我們有華校、國民學校和淡米爾學校。

不廢除多源流學校

馬哈迪在接受《透視大馬》訪問時強調,他並不打算取消多源流學校。

「我不是說應該廢除多源流學校,而是通過宏願學校,讓不同源流學校聚集一起。

「學生可以一起早會,而舉辦活動,那不應該以學校分組,而是三所學校的成員組成團隊,這是減少種族分歧,相互瞭解的方法。」

他說,每個人必須接受他們是馬來西亞人,這樣馬來西亞國族概念才能成功。

他認為,宏願學校能夠讓各源流學校的學生,在同一個環境下活動,有助培養種族間的團結與和諧。

指極端主義教育者反對

「我曾經建議將三個源流的學校放在一起,卻遭到極端主義教育人士反對。

「我的意思是,如果你不能在同一個校園,你怎麼能生活在一起呢?」「宏願學校」是馬哈迪首次任相時提出的其中一項政策。

他於1995年首次提出「宏願學校」計畫;隨後,在2000年11月,政府批准在八打靈再也首邦市興建首所概括國小、華小和淡小的宏願學校。

馬哈迪如今再次掌政,他對於這項計畫的立場始終如一。今年6月,希盟執政中央政府一個月後,馬哈迪曾在官訪雅加達時重提宏願學校計畫。

馬沒出現種族同化問題

馬哈迪指出,在菲律賓、印尼和泰國等東盟國家,人民已將自己同化為一種民族,並未以其他種族背景為識別。

「例如在印尼,印尼華人沒有中文名字、沒有華小;雖然他們今年也有了華文學校,但那也是後來學我們(馬來西亞)的做法。菲律賓的(前總統)小阿奎諾,也是華人,他也不懂得說華語……泰國的情況也相似,(前首相)塔辛只說泰語自稱是泰裔。」

不過,他強調,在馬來西亞並沒有出現種族同化的問題。

「在馬來西亞,人們要保留自己的身份,我們接受。」

「你想保留你的身份,人們會認定你是華人,那麼你就是來自中國,或者你印度人,來自印度,抑或你是馬來西亞馬來人,你來自馬來西亞。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194498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