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有個華人政黨揮動自己的黨旗參加補選,卻被惡評為分化社會的單元種族思想,而另一方面,其他民族則堂堂正正舉辦「土著經濟大會」,舉辦「馬來人奮起大集會」,卻被視為理所當然。為什麼會這樣?因為火箭的政治活動重點在華人社會,華人受到洗禮,其他民族則不受影響,甚至抗拒。

我覺得華人逐漸疏離中國融入番邦是正常的事,日久他鄉是故鄉,都已經幾代人了,不變非人間正道,但有老一輩人說起來心中依然感慨多。
疏離感是靜悄悄發生的,能維持幾代人之久已經難得,靠的是語言文化的傳承。對多數人來說,民族文化感情當然保留在心中,但不是先輩那種生亡兩許,人在這邊心在那邊的撕裂;也不會翻臉絕情到罵別人為中華、支那豬,或者走另一極端看到升旗就流淚,都屬於變態。
但近年來入番變得高調,變得理自氣壯,變得無上光榮,卻是政治的操作。
火箭喊出「馬來西亞人的馬來西亞」口號,今天來看,已經乖離原來的設想。
如果原意是爭取民族平等,今天卻讓社會從一種分化走到另一種分化。
西馬3大民族依人口排列,原本是巫華印,現在則是巫馬印。

只有華人變成馬來西亞人,其他依舊是馬來人、印度人。印度社會雖然不熟悉,但某位印度部長宣誓就任時特地戴上了平日罕見的傳統民族大帽,多少看出端倪;馬來人不用說。
如今有個華人政黨揮動自己的黨旗參加補選,卻被惡評為分化社會的單元種族思想,而另一方面,其他民族則堂堂正正舉辦「土著經濟大會」,舉辦「馬來人奮起大集會」,卻被視為理所當然。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火箭的政治活動重點在華人社會,華人受到洗禮,其他民族則不受影響,甚至抗拒。
結果就是這樣,「馬來西亞人的馬來西亞」,成功解構了華人心理,讓華人更加不像華人,甚至以不做馬來西亞人、只做華人為恥。
網友評論:
我們是自己說自己爽嗎,我們可以說我們是馬來西亞人,但是其他人還是把我們當華人對待,把我們當外來者。
請問部長,你說你不是華人,那麼為什麼申請表格裡還是要分馬來人,華人,印度人,和lain lain呢?
全球化的時代。不能再以種族分清界線。繼續種族主義永遠沒有安寧日子。
我老爸是中國人,我在58年出生在古晉,我只覺得我是古晉人,總有一天砂羅越會獨立,除非馬來半島公平公正對待所有民族,不然那獨立的一天肯定會到來。
華人若以馬來西亞人自居,是希望獲得公平對待,馬來人以馬來人自居是認為優人一等,印度人還是以印度人自居,是知道無論如何公平只是奢望而已。
印裔部長以本身的族群感到驕傲,贊。可憐的華裔部長在宣誓時戴上一頂酸了馬華幾十年的宋穀不敢承認本身是華裔,是不是一開始就和華社畫清介線,告訴華社你們的問題別找我?還是身為華裔感到羞恥?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