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該研究由美國華盛頓大學健康指標與評估研究所(IHME)進行,引用649個飲酒習慣的調查,以及592個涉及全球2800萬人口的健康風險數據,追蹤1990至2016年期間,195個國家人口的酒精消耗量和所受到的健康威脅。
研究結果指明:「我們的結果顯示,飲酒並無最安全的水平。」更表示單單在2016年,就有280萬人因飲酒而死。飲酒是導致15至49歲人口提早死亡及殘障的頭號原因,這年齡組別中20%的死亡也與酒精有關。
雖然有研究指每天飲一杯紅酒能有效護心,少量飲酒也可預防心臟病、糖尿病和中風。但IHME的研究卻認為飲酒的負面影響遠比這些好處為大,因為飲酒是50歲以上人士致癌的主要因素之一,曾經有研究結果顯示,每13名乳癌病人當中,就有1名有飲酒習慣。全球50歲以上因癌症而死的人之中,27.1%女性及18.9%男性也有飲酒習慣。
研究還提倡訂立公共政策,以促進民眾放棄飲酒。可是英國劍橋大學的數據學專家施皮格霍爾特教授(David Spiegelhalter)卻抱持相反態度,他表示適量飲酒人士的健康風險其實很低。還打比喻說,即使是在路上駕駛也會有風險,但沒理由這樣就要建議人們避免駕駛。
文:英國《衛報》、《優睿科》(EurekAlert)網站
圖:網際網路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1942501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