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恩典(左起)、余秀玲、黃詺宸、蘇添來、蘇子文、蕭健皓和諾艾尼出席調查報告記者會。
(吉隆坡23日訊)會員遲遲未獲消費稅的進項稅回扣,涉及金額估計超過10億令吉,馬來西亞廠商聯合會(FMM)促政府出台明確的退稅方針,確保商家順利索回稅款。
根據2014年消費稅法令,進項稅必須在2周內退還予商家,但在消費稅實施的數年中,商家拿不回稅款的控訴時有耳聞。
大馬廠商聯合會主席拿督蘇添來指出,該會接獲100家會員投訴至今未獲消費稅進項稅回扣,金額高達2億4500萬令吉。
該聯合會旗下會員共3000家,蘇添來說,若將所有會員納入計算,金額將超過10億令吉。
針對上述弊端,財政部長林冠英日前坦承,消費稅信託戶頭內缺少了約192億令吉,並承諾將從明年起積極償還退稅。
蘇添來稱,政府的透明化態度確實值得嘉許,但相信商家目前更關注的問題,是要如何索回稅款。
「我們希望政府就此課題制定更具體的計劃。政府承諾將從明年起退還款項,我們想知道更多細節。」
SST可減生活負擔
蘇添來今日出席大馬廠商聯合會-大馬經濟研究院(FMM-MIER)2018上半年經商情況調查報告的記者會時,如是指出。
列席者包括大馬廠商聯合會理事會成員丹斯里蘇子文、副主席拿督蕭健皓、副主席拿督諾艾尼、總執行長楊恩典、調查報告主席黃詺宸及經研院調查員余秀玲。
另一方面,銷售與服務稅(SST)即將在下月回歸,詢及人民未來的生活負擔會否加劇時,蘇添來認為,由於該稅制僅對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一籃子商品中的38%商品徵稅(對比消費稅為60%),所以整體來看,人民生活負擔將減少。
「不排除商家部分仍會將成本轉嫁消費者,但基於銷售與服務稅的徵稅範圍較窄,所以整體而言,人民的負擔將減輕(與消費稅相比)。」
調查:上半年經商情況緩慢
出口銷售寫2年最低
根據最新的大馬廠商聯合會-大馬經濟研究院2018上半年經商情況調查報告,鑒於政府政策的不明朗化,投資者不敢輕舉妄動,上半年經商情況明顯比去年一整年來得緩慢,經商情況指數(BCI)僅97點,比預計的120點來得低,但相信今年下半年將回升。
報告指出,上半年的本地銷售指數僅91點,比預期指數減少19點。出口銷售指數更跌至兩年來最低,僅99點。但展望今年下半年,由於希盟政府的透明化政策,受訪廠商預計經商情況將改善,本地銷售及出口銷售指數皆有回升之勢。
蘇添來指出,近來政府對大型發展計劃的重審實際上有助多個領域的成長,可謂利多於弊。其中27.6%,包括化工業、食品業、金屬製造業、塑料業及機械與電器設備業,都會因為大型計劃的重審而得到增長。
詢及對大馬外資走向的看法,蘇添來認為,政府透明化的行政作風將有效增加投資者的信心,這或對外資回流有幫助。
丹斯里蘇子文則指出,政府目前仍面對許多財政相關的嚴峻考驗,料還沒找到明確解決方案,因此行事較為謹慎。
對此,蘇添來指出,希盟政府上任時間尚短,並建議大家應給予時間。
應定義最低薪金
促進員工生產力
蘇子文認為,為了統一全國僱主的發薪制度,並確保薪金水平能夠有效促進員工生產力,建議政府在制定最低薪金水平時,將基於員工績效和表現所給予的獎勵與津貼等,考量在內。
根據1955年就業法令,薪資的定義為「底薪和所有其他應付給雇員的金額」,但由於前朝政府在制定最低薪金水平時,未明確指出「最低薪金」的定義與其涵蓋範圍,所以有些僱主在支付薪水時,將獎勵與津貼等也包括在最低薪金水平內。
但蘇子文認為,按照該法令,所謂最低薪金應該是底薪、獎勵與津貼的總額(意即加總後的最低薪金水平可能更高)。
「我們不反對這項措施(調高最低薪金),只是希望政府能有更明確的指示。」
希盟曾在競選宣言中承諾,一旦成功執政將提高全國最低薪金從原本的1000令吉提高至1500令吉,並承擔漲幅(500令吉)中的50%;根據聯合會調查,若政府能夠遵守承諾,承擔漲幅,有62%業者同意推行是項舉措。
調查顯示,84%業者認為薪金應該從明年起調漲、44%則認為,調整薪資應該循序漸進,首年先調漲至1200令吉。
設特別基金助企業轉型
為朝高收入國目標邁進,大馬廠商聯合會建議政府建立特別基金,助本地業者朝自動化轉型,減少對外勞的依賴。
自動化是行進中的大趨勢,有助減少依賴勞工並提升產能,同時生產高品質產品。
蘇子文說:「若要提高競爭力,以全球市場為前進目標,自動化轉型已是勢不可擋。」
不過,投資於自動化在初期需投入大筆資本,恐讓業者吃不消。
因此,蘇子文建議,將業者繳付的外勞相關稅務(截至目前估計達20億令吉),全數納入一項特別基金中,欲投入自動化轉型的業者便可從該基金中申領款項,作為相關開銷。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194201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