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馬衛生部正式下令:所有醫生和護士之間的內部溝通,必須使用英語或馬來語!

愛分享| 2018-08-22| 檢舉

《新海峽時報》報導,衛生部副部長李文材醫生回應,衛生部僅允許醫生對其他醫生和護士使用「工作語言」,即是我國醫療領域常用的國語(馬來語)和英語。他說,尤其在醫生巡視病房的時候,所有醫生和護士之間的內部溝通,必須使用英語或馬來語,停止使用其他語言。

大馬衛生部正式下令:所有醫生和護士之間的內部溝通,必須使用英語或馬來語!

消息指衛生部下令,醫生巡視病房進行內部溝通時,禁止使用英語和國語以外的語言。

《新海峽時報》報導,衛生部副部長李文材醫生回應,衛生部僅允許醫生對其他醫生和護士使用「工作語言」,即是我國醫療領域常用的國語(馬來語)和英語。

他說,尤其在醫生巡視病房的時候,所有醫生和護士之間的內部溝通,必須使用英語或馬來語,停止使用其他語言。

報導指出,有些醫生習慣使用國語和英語以外的語言,例如華語,導致其他醫生面對溝通問題。

李文材表示,醫生與醫生之間的內部溝通須成為醫藥紀錄,所以只能用英語活國語,不同於醫生對病人的溝通。

他也說,醫生和病人之間的溝通,通常會使用病人的母語,或是病人可以明白的語言。

他說,衛生部已根據媒體舉報指有些醫生使用英語和國語以外的語言進行內部溝通,正在展開調查,目前等待調查結果。

大馬衛生部正式下令:所有醫生和護士之間的內部溝通,必須使用英語或馬來語!

根據今年7月的調查報告,100名醫生受訪時,其中80名醫生透露曾因為語言的關係,面對溝通問題。

報導稱,另有醫生舉報,這種現象存在已久,似乎沒有停止的跡象。

調查顯示,被舉報的政府醫院包括檳城中央醫院、詩布朗再也醫院、怡保中央醫院、古晉的砂拉越中央醫院、亞庇伊莉莎白女王醫院、新山中央醫院等。

大馬衛生部正式下令:所有醫生和護士之間的內部溝通,必須使用英語或馬來語!

網友評論:

首先請大家冷靜,用華文不是不可以,不過也要看場合。如果你是在一個有不同種族的環境下商討工作上的問題,說官方語言或英文是基本的尊重,畢竟我們身在馬來西亞一個多元種族的國家。如果你是對著一個病人,那你就可以用最適合的語文來表達讓病人徹底明白病情,這是對職業的尊重,請不要搬出什麼中華民族尊嚴這類型的解說,這和尊嚴無關。。。。

這是 故意投訴的啦,正常人也知道,對什麼人就用什麼語言,都做到醫生了,國語,和英文,一定沒有問題的,應該是不爽這個高級醫生,所以才有這樣的事情。

與病人溝通用華語有錯嗎?一些見習醫生聽不明白,可另求醫生作講解,問題不就解決了,學習在於自身態度而不恥下問才是,非金口難開。。我相信絕大部份醫生都有向他們作講解,若在實習上有須要。

在職場裡,當有不同種族在一起討論或進行會議,當然是使用「工作語言」(馬國的工作語言應是國語或英語,其實很多時候都是國英語交替使用)。

醫生若通曉多種語言/方言,那肯定是加分不少,因為他/她可使用病人通曉的語言溝通,不但親切且可減少病患因不理解所產生的心理壓力。使用何種語言,以達致有效溝通為目的。

真的是事情多多,吃飽沒事做拿這個標題來說!這個理由很簡單,醫生和護士說什麼語言是他們的事,總之病人要知道他得了什麼病,病人聽得懂語言就好,不管醫生是說華語,英語,馬來語都好,病人聽得懂就好,不好吃飽就拿這些敏感的標題來說,人民會誤會的!

有些華人啊公啊婆對國語和英語不太熟悉,能用華語交談,他們會瞭解自己的病情。如果醫護人員之間的藥物和術語的名稱,就用公認正確語言來告知對方,不會產生誤會和誤診。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194136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