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哈迪出席第6屆首要實習生活動致詞時說,青年及體育部長賽沙迪曾經是在政府部門實習的首要實習生,可能以後這批實習生也會成為年輕的部長。「我只是擔心太年輕當了部長,年老的時候不願意退下,這是我們面對的問題,一旦獲得職位就很難放手。無論如何希望大家在實習期間獲益良多。」

馬哈迪(左一)與多名部長一起認識首要實習生,右起為內政部長丹斯裡慕尤 丁、副首相拿督斯裡旺阿茲莎、國防部長莫哈末沙布、鄉村部長麗娜和經濟事務部長拿督斯裡阿茲敏。(圖:星洲日報)
首相敦馬哈迪說,我國在61年後才改朝換代,反對黨從來沒有執政過,一些人如今雖已執政仍保持反對黨的作風,不過他們已經在短時間內自我調整。
「我已經老了,一定會有年輕人取代我,不只是我而已,其他人也是如此。我們必須做好準備,我們也可能被推翻,政府中有經驗的人可以指導新人,也要給予年輕人機會學習。」
賽沙迪曾是前朝實習生
馬哈迪出席第6屆首要實習生活動致詞時說,青年及體育部長賽沙迪曾經是在政府部門實習的首要實習生,可能以後這批實習生也會成為年輕的部長。
「我只是擔心太年輕當了部長,年老的時候不願意退下,這是我們面對的問題,一旦獲得職位就很難放手。無論如何希望大家在實習期間獲益良多。」
實習生計畫學治國決策
他說,這些實習生計畫讓年輕人有機會瞭解和學習如何治國和決策,即使是要當反對黨,也要從年輕時開始準備,一旦成為執政黨,就知道如何執政。
「首要實習生可以向部長和官員學習,如果未來成為國家的領袖,就會有必須具備的態度。」
他說,如今無需等到老去已可以領導國家,即使25歲也可以成為領袖。
「一個有效率的政府取決於領袖所獲得的教育,我國是民主國家,任何人都可以成為領袖,但是如果領袖不好,國家也會不好,這不是制度的問題,而是領袖性格的問題。」
他說,年輕人未來將會取代老人,因此現在就要做好準備。
首要實習生活動(Felo Perdana)由青體部負責,共有374名來自國內大學生或畢業生提出申請,國外大學生和畢業生則有168人,在542人當中遴選出60名,包括43名男生(25名馬來人、14名華裔、2名印裔和2名其他種族)、17名女生(14名馬來人、1名華裔、2名印裔)。
從2013年開始舉行的首要實習生計畫已經獲得400人參與,當中有不少人已經投身政府部門。
多名部長也出席活動,與實習生會面聊天。

馬哈迪(左三)與部長們迎接首要實習生,左起為汪宸頷、陳家承,右起為羅仙娜、娜吉哈和達雅娜、副首相旺阿茲莎。
每部門獲分派2實習生2華裔追隨敦馬實習
每個部門平均獲得分派2名實習生,其中獲得機會追隨馬哈迪的實習生都是華裔,分別是來自檳城大山腳的汪宸頷和古晉的陳家承。
汪宸頷:向首相學習作判斷
汪宸頷(22歲)是倫敦大學學院大三學生,他希望見識馬哈迪如何處理國家大事以及其待人處事的風格。
「我最期望向馬哈迪學習如何作出判斷,這期間我有機會瞭解國家的運作,我感到榮幸,而且這是一個有趣的階段,我國剛剛經歷了史上首次改朝換代。」
他是從朋友處知道有這項計畫,接獲當局通知後進行面試,然後就收到通知獲得錄取,他會趁暑假期間完成6個星期的實習計畫。
陳家承:期待與首相共事
馬大法律系畢業生陳家承(24歲)認為自己非常幸運能夠獲選為首要實習生,並且獲派往首相辦公室,可以向馬哈迪學習。
他目前在精英顧問團所成立的「體制改革委員會」工作,參與司法和體制改革的工作;他也是馬大法律系期刊《大馬法律評論》創辦人兼總編輯,對於公共政策和司法改革深感興趣。
「過去曾經呈交建議書給政府,我希望能夠藉此機會落實各項建議,能夠與首相共事,我充滿期待。」
他將會在首相辦公室參與6個月的實習計畫。

陳子揚希望學習如何治國和制定政策,以便日後可以學以致用、為民服務。
陳子揚:盼有機會為民服務
另外一名最年輕的實習生陳子揚(20歲)獲得在工程部實習6個星期的機會,他來自雪州加影,目前是倫敦帝國學院國際關係系的大一學生。
他表示,希望學習如何治國和制定政策,以便日後可以學以致用、為民服務。
詢及未來是否有意從政時,他說,希望有機會為民服務。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193966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