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吉否認隨意派錢,「采有效稅制才能惠民」

前首相納吉反駁首相馬哈迪指其「隨意派錢」 說法,並強調國陣政府是靠透明有效的消費稅制獲取收入,再將財富用來惠及人民。
納吉今日發文告表示,前朝國陣政府因推行消費稅制度之後,國家把財富分配給有需要的人,這並不是隨意免費派錢。
「因為政府的收入增加了,所以我們把財富歸還給人民,協助那些有需要的人。」
納吉指出,政府以消費稅制度向消費較多的富人徵收更多的稅收,同時也杜絕逃稅,因此能有效地提高國家收入。
「這才不是免費派錢。我從地下經濟活動及想逃稅的富人那徵稅,再分配來幫助有需要的人民;如果這樣也是違法的話,那我就姑且算是有罪吧。」
有效的稅制提高收入
此外,納吉也強調,執政期間透過有效及透明的稅制,讓受惠一馬援助金(BR1M)的人民越來越多,公務員的薪資也逐年提升。
他指出,民聯早在2010年開始就不斷地說馬來西亞快要破產,但前朝國陣政府仍能實施惠民政策。納吉認為,首相馬哈迪指國家債台高築無法為公務員加薪或無法落實最低薪資的承諾都是藉口。
「雖然希盟向來宣稱馬來西亞即將破產,但國陣政府之前卻能推行各種援助人民的政策。事實上,這些援助之所以能夠實現,是因為政府的收入提高了。
納吉引用國家銀行的數據指出,新政府在今年6月將消費稅率歸零後,政府6月的收入僅有141億令吉;今年5月的收入則高達209億令吉。
指馬哈迪以前國債更高
納吉直指,馬哈迪首次擔任首相時國債更高,而馬哈迪現在聲稱國家缺錢是因為須償還前朝政府的債務都僅是藉口。
「政府目前的債務僅占國民生產總值(GDP)的50.8%,相對於馬哈迪第一次任相時期的80%至103.4%來說,這並不算高。」
「 12.5%的償債比率(debt service charge)也不算高,他(馬哈迪)在1980年代及1990年代的時候,償債比率介於20%至30%之間,甚至曾高達31.8%。」
納吉也提到,擔任首相的數年間,國家財政赤字已在逐年減少。
馬哈迪今日宣稱,納吉此前總愛給人民派發現金,造成人民習慣政府派錢,但政府現已沒錢了。
財政部長林冠英今年5月底亦表示,由於國家面對1兆令吉債務,希盟政府或無法兌現數項百日新政。
這些被迫展延落實的競選承諾包括:(1)為少過1300cc汽車及少過125cc摩哆提供汽油津貼;(2)為家庭主婦提供公積金;(3) 調高最低薪資;(4) 每月收入低於4000令吉的高等教育基金貸款者,可展延還款;(5)落實健康關懷計劃(Skim Peduli Sihat)。??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