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信無牌醫生 女子挨刀隆鼻 失敗

(吉隆坡2日訊)愛美愛出禍!愛美女子誤信美容院無牌女醫生,從耳朵取出軟骨植入鼻子,微整型隆鼻,結果傷口發炎腫痛,還一度現膿,過去兩個月來看了16次醫生。

她之前花了6000令吉隆鼻,但由於傷口一直出現紅腫和發炎,如今被建議需到韓國進行修復手術,取出假體才能痊癒,預算要約8000美元(約3萬2500令吉)。

38歲的陳姓女子(電商)今年在6月4日,陪同朋友到雪州蒲種某美容院做割雙眼皮手術時,被自稱專業、經驗豐富的「女醫生」遊說,接受鼻子微整。

該手術是從耳朵取出軟骨植入鼻子,費用為8000令吉,她次用刷信用卡付帳6000令吉,餘額則打算銀行轉帳。

不過,因鼻子一直出現發炎紅腫,她便沒有繳付餘額,美容院也沒有向她追討。

「一般上,大約7天就會消腫,有經驗的朋友說,醫生會給洗傷口的藥水和抗生素,但我只拿到抗生素。」

她向吉隆坡中華大會堂會員福利及公共服務局主任薛富豐求助,並在他和該局法律顧問拿督黃明山陪同下,召開記者會述說遭遇。

她坦言,原本沒有隆鼻的打算,所以沒有做資料收集,只是在該「女醫生」遊說下同意動刀。

因對該美容院失去信心,即使對方叫她回去進行檢查,她也拒絕,選擇到其他診所洗傷口和服抗生素。

與陳氏一起到美容院割雙眼皮的朋友也是同一人動刀,不過沒有像她般有發炎狀況。

誤信無牌醫生 女子挨刀隆鼻 失敗
誤信無牌醫生 女子挨刀隆鼻 失敗

「女醫生」坦承沒有整形的執照

為陳氏操刀的「女醫生」坦承,自己並沒有整形的執照!

吉隆坡中華大會堂會員福利及公共服務局主任薛富豐在記者會現場撥電給為事主動刀的「女醫生」,對方指美容院有執照,也有專業且有執照的醫生為顧客微整。

她聲稱,自己偶爾有為顧客微整,不過她本身並沒有執照。

她指出,知道事主的鼻子有發炎問題,也曾叫對方回到美容院進行檢查,但對方不願回來。

「她的傷口洗一次就能幹凈,不用洗那麼多次,她都不願意回來。」

對於事主提出退款要求,她願意從所繳付的6000令吉當中,退還40%,即2400令吉,不過前提是事主得回去檢查。

鼻子傷口未痊癒

在手術開始前,陳氏聽到「女醫生」斥助手拿錯藥,又聽到助手問要用新線或舊線,加上手術後鼻子發炎紅腫情況,她對該美容院已完全失去信心。

她質疑美容院的手術室是否符合衛生部標準,擔心手術室用具和環境衛生是導致她傷口發炎的原因之一。

她說,完成手術後,在等候朋友時鼻子突然流血,她立刻詢問後被告知是傷口裂線,重新縫針。

因發覺鼻子傷口未痊癒,她多次拍照投訴,鼻子明顯有膿,對方仍推搪說沒事,但其他醫生已經診斷鼻子已發炎。

「我的右邊鼻孔內的肉粒一直都紅腫,摸鼻子仍隱隱作痛,耳背的傷口在睡覺壓到也會感覺疼痛。」

她說,其他醫生建議她到韓國進行手術,取出假體,因屬於修復的手術,所以費用較高,預算要8000美元。

誤信無牌醫生 女子挨刀隆鼻 失敗

為吸引顧客 號召網紅做微整代言人

薛富豐勸要做整形或微整的公眾,務必找有準證的診所和醫生動刀。

他過去曾接獲整容失敗的投訴,不過因受害者擔心親友指責而不願露面,才沒有揭發這些個案。

他說,如今的美容行業競爭激烈,故有些業者引進微整服務,說服前來美容的顧客做微整。

他直言,有些美容院並沒有微整的執照,不過為了吸引顧客,便號召網紅做微整代言人,增加粉絲對該美容院的信任

攝影:覃福榮

對方稱要起訴陳氏誹謗

誤信無牌醫生 女子挨刀隆鼻 失敗

黃明山律師建議,警方援引私人保健設施和衛生保健服務法令,以及刑事法典第419條冒充他人身份進行欺騙調查陳氏的個案。

同時,他要求梳邦再也市議會調查該美容院是否有營運執照,以及要求警方嚴正看待這個投報

他指出,醫學美容的器材都需要執照,對方知道自己不是醫生,但是卻自稱豐富經驗,誤導陳氏接受手術,並對她造成傷害。

他說,若公眾發現有人假冒醫生進行微整或整容,可以向警方舉報。

由於薛富豐曾下載該美容院的面子書專頁照片,傳給朋友詢問微整的事宜,人傳人之下,竟然被傳回給該「女醫生」,而遷怒於事主並揚言要控告她誹謗。

黃明山指出,陳氏已在7月24日報警,他會代表陳氏進行民事和刑事訴訟,至於對方稱要起訴陳氏誹謗,至今未收到任何律師信。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193122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