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30億購瑞銀26%股權 國庫控股被爆蒙巨額虧損

(吉隆坡29日訊)有消息指出,政府將對日前經歷董事總辭風波的國庫控股在2008年年中,透過中間人收購瑞銀集團股權卻面對巨額虧損的事件展開調查。

據新加坡《海峽時報》報導,國庫控股在未向外界宣布之下,透過瑞銀集團前職員洛曼阿諾的Olivant有限公司、西班牙桑坦德銀行及另外兩個機構設立的投資工具以30億令吉委託收購瑞銀集團2.6%股權。

不料,負責管理瑞銀集團資金的美國雷曼兄弟控股公司在2008年9月倒閉,使該集團包括國庫控股投資在內的資金一夕之間蒸發,後者也沒有向外界公布此事。

據悉,首相敦馬哈迪在上任後,得知國庫控股進行的上述投資活動,並對該機構的錯誤決策感到不滿,熟悉國庫控股內幕的人士指出,馬哈迪日前批評國庫控股乖離設立原則的言論,似乎是在說明這項投資計劃。

「國庫控股原任董事經理丹斯里阿茲曼莫達曾在希盟執政後,要求馬哈迪委任他擔任一些職位,不過被拒絕,才促使該機構董事總辭。

「馬哈迪也接受了國庫控股董事總辭一事,並認為此舉將成為政府重整該機構的第一步,新政府並沒有認為任何人有罪,但絕對不姑息任何弊端。」

報導指出,國庫控股所表現的專業風範受到肯定,它在數個領域擁有表現出色企業的股份,包括土著聯昌、馬電訊、IHH醫療保健和國能等。

但該機構同時也擁有數個連年虧損企業的股權,如馬航和依斯干達特區等,當中這些企業需要國庫控股不時注資,此外,政府施壓國庫控股向投資者提供回酬之舉,也引發該機構企圖淹沒私營企業,使外資卻步的批評。

*****************************

有熟悉國庫控股透過Olivant有限公司在歐洲投資內幕的金融高層指出,此舉本來就是該機構所賦予的使命,但收購瑞銀集團股權的目的卻很難被詮釋。

據了解,國庫控股此舉只是為了滿足持有一個知名國際金融機構股權的虛榮心,而且2.6%股權並無法換來瑞銀集團的行政和董事職位。

國庫控股在經歷了收購瑞銀集團股權失敗事件後,積極透過各種管道收復所虧損的資金,當中包括向雷曼兄弟公司管理者普華永道提出索償要求,並且在4年後成功索回一半資金。

不過,目前尚未得知希盟政府是否會向外界公開國庫控股與Olivant有限公司的投資事項,但此事件也說明該機構的行政程序需要更大透明度。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193045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