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希盟政府內閣已經底定,但許多人卻會疑惑,為何行動黨的關鍵年輕領袖之一的潘儉偉卻沒有入閣?潘儉偉是白沙羅國會議員,他過去因為不斷追擊一馬公司等醜聞而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

潘儉偉今天在八打靈一場論壇上揭露自己沒有入閣,繼續擔任財長部長林冠英特別官員的原因。
「這是我的選擇,我認為這是正確的選擇,因為財政部十分龐大,一個人根本無法主掌一切。」
「財政部長不幸的必須履行許多的官方功能:他必須會晤外國使節,必須參加內閣會議,必須手上有許多的枯燥乏味工作,你必須有另一個團隊來處理它們。」
「(我們必須)跟部門官員一起工作,檢視政策,檢視課題……我認為我能夠提供許多的援助,讓事情更快地運作。那是我的歡心的選擇。」
希盟在第14屆大選拿下聯邦政權後,林冠英受委為財政部長,而潘儉偉連同行動黨萬宜國會議員王建民於5月22日受委為林冠英的特別官員。不過,王建民隨後受委為貿工部副部長。
潘儉偉表示,他在受委不久後發現,自己在財政部工作是有影響力的,能夠幫助政府免去很多非必要的開支。
「明顯的,我在財政部做個卒仔,可以幫林冠英更多,做一些我擅長的事情,做我享受的事情,得到許多的滿足感,這可能比擔任其他部門的部長或副部長更有滿足感。」
如此一來,他的名字就沒有登上行動黨的推薦部長名單。
「這不是黨漠視我,不要我之類的問題,那份名單還是我負責打字的。」
「這是錢不換的經驗」
至於為何接受零薪酬,潘儉偉笑著說,擔任林冠英特別官員所帶來的滿足感,以及吹噓的權利使他願意無償工作。
「在4周內節省150億令吉的經驗,是金不換的經驗。我如今可以跟每個人吹噓說,『我在4周時間內削減了150億令吉的開支,你能做到嗎?』」
「所以,能夠做到那種事情,實在滿足。」語畢,台下回應以一陣的笑聲。
伊斯蘭黨巴西馬區國會議員阿末法里強調,該黨並沒從一個馬來西亞發展有限公司中獲取一分一毫。
正當民主行動黨白沙羅區國會議員潘儉偉在國會下議院辯論國家元首施政御詞,要求曾從一馬公司獲得款項的國陣,應有良知的歸還有關款項時,阿末法里起身要求潘儉偉說明,是否認同伊黨不曾拿過一馬公司的款項。

潘儉偉笑說,他沒這方面的資料,並會要求部長給予說明。
網絡媒體《當今大馬》在最新推出的微型網站里揭示,從2012年4月到2013年8月之間,至少有總額4億7000萬令吉的款項從一馬公司透過102筆匯款轉移到各個政治單位,這還不包括轉移到個別人士的款項。
該報道說,巫統所收取到的款項是最多的,即4億1740萬令吉,或總額88.8%,國大黨則是第二最大的受益者,收取了2055萬令吉,馬華也有1650萬令吉進帳。
潘儉偉說:「國陣若還有良知,請歸還這些款項給政府。」
他也強調,希望聯盟政府沒有強迫人民捐款給政府,而是人民自動自發捐款,以助政府解決國債。
他說,政府被迫設立馬來西亞希望基金,來接受人民的捐款。
「人民都會自動自發捐款給政府,拜託國陣,將來自一馬公司的款項還給政府以減輕一馬公司的債務。」

他也是財政部特別官員,他說,一馬公司的債務高達380億令吉。
在國大黨打巴區國會議員拿督斯里沙拉瓦南要求說明國大黨收取2055萬令吉的證據時,潘儉偉說,他是引述《當》的報道,並表示資訊若不正確,可向《當》反映。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192760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