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前朝RM1364億合約 政府沒錢工程減速

yuyi| 2018-06-25| 檢舉

 

檢視前朝RM1364億合約 政府沒錢工程減速

 

(吉隆坡25日訊)首相敦馬哈迪上任後不只是檢討隆新高鐵計劃,還有其他尚在檢視過程的前朝計劃工程,包括天然氣輸送管及東海岸鐵道計劃;這些工程合約總額,高達340億美元(約1364億令吉)。

敦馬哈迪接受「彭博社」訪問時強調,政府不得不放慢速度,推遲(工程)這些事情,因為政府沒錢。

馬哈迪指出,他不指望人們體恤他所做一切,也不在乎批評聲,並認為當他死後,還是有人會說他壞話。

「我不在乎人們是否體恤我,反正當我死後,他們還會說我的壞話。

「我希望在最短時間內扭轉國家經濟,以及再次提升國家經濟。」

 

敦馬哈迪暱稱Dr. M或Tun M或敦馬或老馬;1925年7月10日-)是馬來西亞第四任(1981年-2003年)及第七任(2018年至今)首相,同時也是一名作家和醫生,被尊稱為「馬來西亞現代化之父」,其首次拜相時執政長達22年107天,是馬來西亞任期最長的首相。自1946年加入新成立的巫來由人統一組織(巫統)開始,活躍於政治至今已超過70年。

在吉打亞羅士打出生及成長,馬哈迪在學校表現優異,考取了醫科並成為醫師。在1964年前還未進入國會時已活躍於馬來西亞最大的政黨巫統。他擔任一屆議員後敗選,又因為反對首相東姑阿都拉曼,而被巫統破門。當東姑辭職後,馬哈迪重新加入巫統和進入國會,被委任進入內閣。1976年升為副首相,1981年在前任胡先翁辭職後,宣誓就任首相。

在馬哈杜拜相期間,馬來西亞經歷了驚人的經濟演變和前所未有的迅速發展,馬來西亞擁有完善設施、良好的投資環境和世界級的海港。馬哈迪在任期間馬來西亞的地理景觀經歷了巨大的演變,這些演變包括建造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地標雙峰塔、世界級的吉隆坡國際機場、世界級的雪邦國際賽道、武吉加里爾國家體育館、建造連接北馬到南馬,馬來西亞最長的高速公路南北大道和建造多條高速公路、建造首都輕快鐵、發展吉隆坡城中城、發展布城和發射多枚「MEASAT」人造衛星,以及其他項目,包含發展國有大企業、製造強國等等。

馬哈迪是一名極具爭議的政治領袖。在其擔任首相期間,他被認為是把馬來西亞帶上國際舞台的現代化的工程師,惟其威權和獨裁的領導方式及其裙帶作風使他備受批評。擁有「Dr. M」之稱的馬哈迪·莫哈末,他是第三世界發展的倡導者,在國際舞台上也非常積極,與新加坡華裔李光耀一樣,特別是以熱切推動「亞洲價值觀」著稱,使國家邁向與東亞文化圈十分相似的發展過程,使他在南亞馬來族裔領袖中獨樹一格。若與馬哈迪未上台前相比,現今馬來西亞已發展成為一個高度現代化的新興工業化國家。他將自己的思想記載在其著作《馬來人的困境》裡面。

馬哈迪身為政治領袖,連續贏下5屆大選及在巫統領導層內擊退一系列的對手。然而,他的權力集中卻犧牲了司法獨立和馬來西亞皇室的傳統權力和特權。他使用具爭議的內安法令來扣留活躍人士,非主流宗教人物,還有政治對手包括他革職的副首相安華·依布拉欣。馬哈迪遏制公民自由及對西方利益與經濟政策的批評使得他與美國,英國和澳大利亞的關係變得困難重重。

他退休了仍活躍於政治。他2006年開始猛烈批評其提拔的繼任者阿都拉,還有2015年的納吉。他的兒子慕克里到2016年初是吉打州務大臣。2016年2月29日馬哈迪宣布退出巫統,理由是巫統黨內人士仍支持納吉的行動,其他原因是26億令吉事件及一馬公司風波的發展。 9月16日,社團註冊局批准了馬哈迪新註冊的政黨-馬來西亞土著團結黨的成立,而馬哈迪目前是該黨的名譽主席。

2018年5月10日,馬哈迪帶領反對黨聯盟在歷史上首次勝選,終結國民陣線逾60年執政,寫下馬來西亞1957年獨立後首次政黨輪替紀錄,他更以92歲高齡再次出任首相成為全球最高齡的民選國家領袖。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191927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