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選之後,我就想談MyEG這隻股了。和前朝政府過往甚密,獲得許多政府電子合約的公司,名字更是堂堂正正的大馬電子(e)政府,一旦改朝換代,公司股東已預料過去的輝煌日子不復還,於是4天內遭受三連挫,股價跌停板三次,從2.60令吉跌到90仙,100億令吉的市值蒸發了70%。
跌停的頭三天,許多股東不是還沒回過神來,就是期待股價跌停了後會反彈,所以賣的人不多(或者也可以解讀為買的人更少),因此,3天總交易只有6000萬股(註:第3天跌停時,交易所凍結其股價,到了第4天,才恢復自由報價)。
到了第4天,MyEG股價一開始還是大跌,不過旋即漲回昨日跌停板的水平,之後賣壓湧現,一路跌至89仙的跌停板,收市才小彈回90.5仙,全日交易4.8億股。
公司啟動股票回購程序,大手筆於第3、4天回購了3000萬股,之後在第5天(5月18日)回購200萬股。
到底在是扶持股價?穩定股價?還是覺得公司股價已經低於內在價值?又或者是市場所擔心的,即讓一些股東得以套現?公司沒有做出任何解釋。
不過,這也不是不合理,若MyEG在股東大會得到股東批准,可以進行股票回購活動,再做出回購,是無需做出任何解釋的,撇除最後一個理由,公司大可以說上述原因都有可能。
MyEG和前朝政府過往甚密,獲得許多政府電子合約。
廢消費稅撥備1.5億
接下來,MyEG還打算向政府提出訴訟,因為廢除消費稅,讓公司必須為相關計劃做出撥備1.5億令吉,所以,公司覺得應該得到政府的賠償。
這點也讓股東們擔心:靠政府合約來賺錢的公司,一般上希望和任何一個政府合作多於與政府對抗,一旦訴訟開始,政府可能解除許多未來合約,分分鐘得不償失。
但是,不訴訟的話,MyEG為了應付消費稅,的確花了很多資本開銷在軟體和硬體設備,一聲沒有了,公司花掉的錢怎辦?所以,公司也希望和政府這個米飯班主協商,探討一個折衷的辦法。
只是此一時彼一時,接下來公司面對許多不利謠言,例如反貪局上門搜查文件(事後查明是謠言);移民局中止漂白外勞合約(事後公司澄清是漂白限期已到,自動終止,而且是舊聞不是新聞)等。
雖然MyEG見招拆招,間中還帶來一些好消息,但是謠言依然對股價做出破壞,一度大跌至65.5仙,令小股東大感心痛,公司和董事也覺得無奈。
下來一百天,公司是否可以馬不停蹄,修補和新政府的關係,一步步延續之前的合約?還是嚴冬在眼前?
文/萬年船
【附錄一】
5億外勞合約曝光 3家超級代理都與巫統有關係
大山腳國會議員沈志強曾在去年四月間大爆內幕,他當時這揭露:
「2017年3月20日,政府透露委任三家私人公司為超級代理,負責處理非法外勞(Pendatang Tanpa Izin, PATI) 漂白計劃。這項計劃長達四個月,漂白了才能夠獲得所謂免費的「E-Kad」。我預算這三家超級代理人將賺得5億令吉。
三家超級代理公司的董事都與巫統有關係。
我在這裡的焦點公司是 Bukit Megah Sdn. Bhd.。
根據其網頁,Bukit Megah Sdn. Bhd. 2014年4月才開始營業,算是家新公司。即便如此,該公司已被內政部委任為一站中心,負責處理緬甸外勞的准證申請過程。
有了這一份豐潤的合約,這家超級代理公司在國內成立了22家分行,在仰光緬甸也成立一分行。
2016年內,Bukit Megah Sdn. Bhd. 更上一層樓,受委任處理來自15個國家的外勞准證。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