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盟執政重露曙光 【三部中文禁片】期待解禁,請分享出去,讓作品能重見天日!
民主自由......
希盟執政重露曙光 三中文禁片期待解禁

遭前朝政府(國陣)全面禁映的三部作品《新村1949》、《日與夜》與《不即不離》,其監製和導演都表示有意向新政府申請解禁,讓作品能重見天日。
強調【民主自由】的希望聯盟聯盟上台執政後,我國影視圈子也燃起了希望,冀望期盼已久的【創作自由】也能在這片新天地開花結果。
因內容不約而同涉及馬共題材,結果遭前朝政府(國陣)全面禁映的三部作品《新村1949》、《日與夜》與《不即不離》,其監製和導演都表示有意向新政府申請解禁,讓作品能重見天日。
其中《新村1949》監製鄭雄城,對於作品能獲得解禁抱持信心,因希盟曾在競選宣言中承諾,會確保媒體擁有新聞自由來制衡當權者。
他接受《透視大馬》訪問時說:影視作品也是傳播訊息的一種媒體管道,不單要新聞自由,我們也要【創作解放】的自由,能夠在新環境下被尊重及體現。

鄭雄城堅持,在一個邁向民主自由的國家,影視創作者在選擇拍攝作品的題材與內容方面,應同樣享有自由權,不應再被當權者一概以【敏感】為由阻撓干預,呼籲希盟新政府正視這點。(圖:鄭雄城臉書)
不過,他亦明白創作自由並非絕對。
做為電影製作人,我們曉得要拿捏作品的尺度,顧及道德標準,不應為了譁眾取寵而歪曲事實原意。
我覺得,大馬電影不能一直局限在通俗乏味的題材中,相反的,探討社會事件與國家議題的作品,值得受鼓勵。

耗資龐大、製作數年的《新村1949》,因情節被指【讚美】馬共,而於5年前被前朝政府禁映迄今。
《新村1949》題材涉馬共課題被禁
在《新村1949》這部被禁的影片里,故事借一對40年後再重逢的戀人愛情故事,重現40年代我國華裔新村大遷徙的境況。當年英殖民政府為嚴打馬共,強迫住在郊區的華裔,遷入受包圍監管的村子,以免華裔接濟馬共份子。
這部由大馬知名導演黃巧力導演的影片,耗資300萬令吉製作,橫跨4個州屬進行拍攝,拍畢後原本定於2013年8月上映,豈料電影情節被指企圖「美化」馬共形象,結果遭到禁映。製作方雖然多番爭取卻不果,迄今《新村1949》仍被電檢局列為禁片。
《新村》電影預告片 The New Village Official Movie Trailer
時任內政部長的阿末扎希曾指出,他在觀賞《新村1949》後,認為儘管電影在愛情描寫方面呈現得很好,但帶出的訊息卻傾向讚美馬共,也未表揚捍衛國家的執法單位。
無論如何,黃巧力強調這部作品,是為了要讓更多人知曉在半世紀以前的華裔先輩,如何在緊急狀態下的動盪時局掙扎求存,透過其中的苦難與愛恨情仇,讓新生代省思這段悲壯歷史背後的意義。
鄭雄城在受訪時表明,他將會儘快與《新村1949》的主要資方Astro Shaw電影公司負責人會晤,商討向內政部電檢局申請解禁本片。
希望早日讓這部用心拍攝的作品,能與觀眾見面。
《日夜》影射趙明福墜樓案被禁
除了《新村1949》,鄭雄城也同時會為另一部他監製的電影《日與夜》申請解禁。
由於此片的情況沒那麼複雜,我相信下周即可開始辦理解禁程序。

由3位大馬導演執導,以3個故事組成的《日與夜》,因內含嘲諷我國貪腐,以及影射趙明福命案,同樣逃不過被禁命運。諷刺的是,這部電影卻在一水之隔的新加坡華語電影節順利上映。(圖:新加坡華語電影節臉書)
這部電影是由3位大馬名導何宇恆(《門》故事)、楊俊漢(《BEDSIDE MANNERS》故事)和林麗娟(《麵包女孩》故事)分別指導,以3個各30分鐘故事組成,圍繞在【日與夜】的主題下展開,描繪我國於2013年間的家國社會問題。
鄭雄城透露,這部影片當年被禁的原因,是因為情節涉及嘲諷國家貪污現象,以及影射行動黨政治助理趙明福,在反貪會離奇墜樓的命案,結果引起政府不滿下令全國禁映。
諷刺的是,這部電影卻在國外知名影展獲得機會放映,包括新加坡華語電影節,以及荷蘭鹿特丹國際影展。
《不即不離》內容涉馬共被禁
另一方面,目前身在台灣的大馬導演廖克發,也告訴《透視大馬》,自己有意為去年2月被禁映的作品《不即不離》申請解禁。
我希望(申請解禁),但由於我正忙著拍攝工作,目前沒有辦法抽時間去處理,應該需要在大馬的朋友幫忙。
那他本身是否有信心,《不即不離》能有重見曙光的一天?他回應:我不確定,不過今年8月我受邀返馬,在馬來亞大學主持一場電影分享會,屆時能夠多了解一些情況。

《不即不離》導演廖克發強調,他不是因為題材具爭議性才拍攝此片,相反是讓觀眾從其祖父身上,窺見在馬共時代下的個人情感與犧牲。(圖:網絡)
《不即不離》是廖克發以其祖父身為馬共的真實故事,作為藍本呈現的一部紀實電影。
《不即不離》 Absent without Leave
導演以不溫不火的敘事方式,描繪投身馬共的祖父,與親人間的感情,以及為國家自由所做的犧牲。
對於政府因為題材涉及馬共而禁映此片,廖克發強調,本身並非因為馬共而特意選擇此議題,相反是想從祖父的個人情感出發,去見證那個年代的事,亦是他對祖父的一種追憶。
為打破政府封鎖,廖克發最終以線上免費放映的方式,透過視頻網站YouTube上載《不即不離》,讓大馬區域的觀眾於去年2月杪至3月初限時觀賞。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1909888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