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改!內閣首炮 8個好料。。。。。

Ctw| 2018-05-24| 檢舉

首次會議結束後,馬哈迪(坐者中)與眾閣員拍張「全家福」;坐者左起為林冠英、旺阿茲莎、慕尤丁和莫哈末沙布;後排左起為政府首席秘書阿里韓沙、沙拉胡丁阿育、哥賓星、祖萊達、麗娜哈倫、馬智禮、阿茲敏、陸兆福、古拉、祖基菲里阿末,和內閣、憲法及政府關係組副秘書長(內閣)瑪茲達。

(布城23日訊)我國國債高達1兆令吉,已超過國內生產總值的55%法定頂額;由首相敦馬哈迪領導的希盟政府,今天在新內閣首日會議上,立馬商討開源節流、減輕國債和人民負擔的問題,並議決實行8大舉措。

高級公務員可自行決定

這8大舉措,包括全體內閣部長減薪10%、暫時不會調漲燃油價格、檢討及停止現有發展計劃以減輕國債,解散教授理事會(MPN)、關閉陸路公共運輸委員會(SPAD)、解散聯邦鄉村發展委員會(JKKP)、關閉特別事務局(JASA),以及暫時無意買回寶騰股權。

馬哈迪今日主持內閣會議後,在記者會上,如是指出。他透露,內閣今日獲得閣員同意,即日起,所有閣員的薪酬減10%,顯示閣員關心國家財務問題。

他說,這是他的慣例,1981年他首次出任首相時,第一件事就是減薪;當時除了部長,比部長還高薪的高級公務員也須減薪。

「這一次減薪,基薪比部長高的高級公務員,內閣交由他們自行決定,若他們覺得要為減少國家運營成本貢獻,他們可以這麼做,我們不會強制(他們)。」

馬哈迪補充,一些政治委任的公務員將被解僱,但為了顧及低薪和工作效率高的公務員,政府將重新聘請他們。

檢討現有發展計劃

他透露,根據財政部長林冠英掌握的數據顯示,我國的國債佔了國內生產總值的65%,已超過55%的法定頂額。

他說,內閣已著手鑑定數個減少國債的舉措,包括檢討現有的發展計劃,甚至會停止一些工程計劃,否則就會根據國家財務狀況展開發展計劃,這些預料可為政府節省數十億令吉。

馬哈迪也透露,政府現今無意購回寶騰股權。

首相宣布即日解散的機構,分別是陸路公共運輸委員會、國家教授理事會、聯邦鄉村發展委員會(JKKP),及特別事務局(JASA);內閣也會檢討,會否解散首相署表現管理及履行單位(PEMANDU)。

4機構變質必須解散

馬哈迪指出,他宣布解散國家教授理事會、陸路公共運輸委員會、聯邦鄉村發展委員會和特別事務局,主要是這些機構已變質;而解散令即日起生效。

他說,國家教授理事會原本作用是讓專業學者向政府提供諮詢和意見,唯如今已變質,甚至被前朝政府利用為支持政府的工具。

「該理事會會不會以另一種形式重新設立,則還沒有定案。」

他也披露,陸路公共運輸委員會旗下的職務,將交回給交通部管轄。

國家教授理事會(MPN)

國家教授理事會於2010年成立時,隸屬於高等教育部,是一個運用學術人員的專業知識,來協助國家推動發展和社會和諧的組織,初時的成員是限於政府大學內服務的教授。

在2014年,時任政府為了讓該理事會充分發揮作用,把該理事會納入首相署麾下;該理事會之後也開放成員配額給私立大專,包括副教授也能成為準成員。

截至2016年,國家教授理事會共有近2500名教授級,及4000名副教授級成員。

陸路公共運輸委會(SPAD)

陸路公共運輸委員會成立於2010年,負責管轄大馬陸路公共運輸的政府機構,而一切有關火車鐵道計劃,包括鐵道規劃、火車站和路線關閉與開放、商用車輛執照、興建和管理鐵路費用等也都由該會管理。

該會自成立以來就隸屬首相署管理,一度讓外界質疑其成立在於瓜分交通部權限,而新交通部長陸兆福近日也認同兩者間有重疊的情況,認為陸路公共運輸委員會應由納入交通部麾下。

聯邦鄉村發展委員會(JKKP)

鄉村發展委員會向來是州政府的管轄範圍,但自308大選後,希盟(前稱民聯)在數個州執政後,時任國陣中央政府卻在這些州屬的鄉村設立「聯邦鄉村發展委員會」。

這個委員會的設立也讓一個村內出現兩個村長,一個是由州政府委任的村長,另一個則被稱為「聯邦村長」,首相敦馬哈迪當年也曾批評該委員會的成立含有政治動機。

時任行動黨沙登區國會議員張念群就曾點名霹靂州為最經典的例子,在民聯還執政時,國陣在該州成立了815個聯邦村委會,到了2009年5月,國陣在奪權後,就在6月把這些「冒牌」的村委會解散。

這些委員會的主席、秘書個別獲得每月津貼,甚至被指有濫用納稅人的金錢。

特別事務局成立於1960年

1958年全國大選,國家元首在國會開幕御詞中,御准成立特別事務組(BHEK)。成立這個部門是為了維護和捍衛政治、宗教和政府穩定。1960年5月11日,這個機構附屬在新聞局旗下正式成立。

1960年,特別事務組升級為特別事務部(CHEK),但仍附屬在新聞局旗下。

2000年3月15日,內閣批准在新聞部旗下成立一個新的部門,特別事務部,正式升格為特別事務局(JHEK)。

特別事務局是一個獨立部門,負責策劃和制定有效的戰略,教育各種族人民,更為了解國家和國民意識,同時隨著社會政治、社會和宗教的發展趨勢,奉行進步和繁榮價值觀。

2004年,特別事務局的縮寫名稱,被更改為JASA,全名是Jabatan Siasah Dan Agama(宗教事務局)。

不過,之後該局的縮寫仍是JASA,但全名仍保留為Jabatan Hal Ehwal Khas(特別事務局)。

這個部門的功能,包括提供政治分析、管理訊息和促進政治穩定和人民團結等等。

蘇克里最宜領導反貪會

馬哈迪透露,政府委任拿督斯里蘇克里為反貪會首席專員,是因為後者曾負責調查一馬發展公司弊案,因此認為他是該職位最佳人選。

他說,蘇克里調查該案引發前朝政府不悅而遭解僱,希盟政府卻覺得他是領導反貪會最佳人選。

馬哈迪正式到首相辦公廳上班,並主持首日內閣會議。

特別事務局:影響政府效率

(吉隆坡23日訊)特別事務局(JASA)策略宣傳組主任敦法依沙查說,解散該局將影響政府的效率、政治穩定及國家經濟。

他指出,政府需要特別事務局分析各項時事課題之外,也獲取人民反饋、向人民講解、加強政治穩定和國家安全,以及爭取人民對政府的支持。

敦法依沙查今日針對希盟政府宣布關閉特別事務局一事,接受「馬新社」電訪時,這樣說。

「隨著希盟政府或許接下來將綜合數個部門及分局以節省政府開銷,這(解散特別事務局)將影響政府效率。」

研究廢除反假新聞法

馬哈迪說,政府目前正研究廢除反假新聞法令。

他稱在主持內閣會議後,召開記者會向媒體透露會議內容,是為了避免媒體胡亂猜測製造假新聞,還打趣說政府正要廢除反假新聞法令,政府無法再用相關法令逮捕媒體了。

希盟政府早前在競選宣言承諾,執政後將廢除反假新聞法令,唯馬哈迪13日在國營電視台播放的特別演講中披露,政府會給予假新聞法律更清楚定義、沒有言明是否廢除反假新聞法令,引發外界揣測希盟政府食言。

馬哈迪於16日否認食言,並指希望能盡快召開國會與宣誓以展開廢除多項法令的程序 ,再加上於23日記者會上述聲明,料政府廢除假新聞法令是板上釘釘的事。

鄉村發展委會屬 額外政府

馬哈迪指出,對政府來說,聯邦鄉村發展委員會只是反對黨執政州屬裡的「額外政府」,純粹是政治所需,因此決定解散。

「我們也不會支付遣散費予該委員會。」

唯他強調,政府官員將接替聯邦鄉村發展委員會的職務,不會像前朝政府般為政治因素而設立類似委員會。

馬哈迪說,政府將在近期公布剩下的10餘位內閣成員名單,並披露不排除有增加內閣成員的可能。

重聘低薪高效合約公僕

馬哈迪說,儘管政府為了縮小政府行政單位的公務員規模,減輕行政開銷的第一步,就是開除1萬7000名政治委任的公務員,但一些低薪和工作效率高的合約公務員,將獲重新聘請。

「我們也會檢討一些以政治利益而委任政聯公司高官的事宜。」

詢及公務員在今年7月會否獲得一個點的年度調薪(1KGT)時,馬哈迪透露,內閣將會重新檢討這項舉措,畢竟這是前朝政府,即現在的反對黨對公務員許下的承諾。

針對情報局是否應該解散時,馬哈迪沒有正面回答,他僅表明,我國已擁有和足夠的情報機構,因此或需要重新檢討是否解散情報局。

聆聽意見 自稱不獨裁

馬哈迪形容週三(23日)內閣會議氣氛良好,而他在議決各政策前,都有諮詢內閣成員意見,打趣自己非獨裁者。

有關會議也是希盟政府成軍後,首次召開的內閣會議。

據首相署庭警透露,副首相兼婦女事務與福利部長拿督斯里旺阿茲莎是最早抵步的內閣成員,於早上約8時從特別入口進入首相署,準備出席早上9時30分舉行的內閣會議。

馬哈迪則在早上8時30分抵步,同樣是使用特別入口。

暫不調漲燃油價格

馬哈迪說,為了減輕人民的負擔,儘管國際原油價每桶已達70美元(約279令吉),但政府暫時無意調漲燃油價格。

根據目前的燃油價格,已從今年3月28日至今不曾有所調漲。

國陣政府是在2014年12月1日起,將依據市場價格,以「自由浮動」管制機制決定RON95汽油和柴油價格,意味政府不再提供上述燃油補貼。

此外,國內貿易、合作社與消費部自去年4月起,開始落實「每週公布燃油頂價」措施;政府將原本每月宣布油價,改為每週宣布。

自上屆國會解散後,國內燃油就已多個星期來維持舊價,現有價格分別是RON95每公升2令吉20仙、RON97是2令吉47仙,柴油是2令吉18仙。

減薪10%後

部長固定領2萬9400

獨家報導:徐健華

(吉隆坡23日訊)隨著新內閣成員宣誓及陸續到相關部門打卡上班,據了解,在減薪10%後,每名部長每月在領取約1萬3400令吉薪金的同時,也在國會議員身分下,獲得1萬6000令吉的固定津貼,共計約2萬9400令吉。

這不包括5000至1萬令吉的多項如房屋、電話和應酬等津貼。

1980年國會議員(薪酬)法令闡明,每名內閣部長可以獲得1萬4907令吉20仙的薪外,同時每月也可領取1萬6000令吉的國會議員薪金。

至於首相和副首相的薪酬,在減薪10%後,則從每月的2萬2826令吉65仙和1萬8168令吉15仙,減至2萬零543令吉99仙和1萬6351令吉34仙,他們同樣每月可領取國會議員薪酬。

不過,1980年國會議員(薪酬)法令闡明,任何一名內閣成員,若兼顧其他部門,也只能領取一份薪酬,視何者為高;就以副首相拿督斯里旺阿茲莎為例,她除了擔任副首相,也兼任婦女事務與福利部部長,但她僅能享有副首相的薪水。

此外,內閣閣員也獲得由政府支付的官車、聘請司機、秘書和汽油津貼等福利。

根據上述法令,政府也會為首相、副首相、部長和副部長支付他們到外國展開的官訪和出席公開活動的費用,這些開銷包括機票、住宿、交通、食物、洗衣及電話津貼等。

任何在國會擔任反對黨領袖的國會議員,可獲額外3846令吉59仙的津貼。

零消費稅可更早落實

馬哈迪說,調整消費稅至0%的舉措,不會遲至6月1日才落實,意即或更早落實零消費稅措施。

他說,政府會根據希望聯盟競選宣言落實數個舉措,包括檢討大道收費事宜。

我國在2015年4月1日開始落實消費稅制,隨著第14屆全國大選出現政權更迭後,希望聯盟將把消費稅調至0%,並以新稅收制度取代即恢復銷售稅。

馬哈迪上週已宣布,政府已指示停止再收消費稅,並會退還那些繳付過多消費稅者。

財政部也發文告宣布,從6月1日起,所有徵收6%服務稅的國內製造物品和服務,以及入口的物品和服務,將調至0%,直到另行通知為止。

相關新聞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190478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