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柔佛頭條】鬥高鬥長鬥大 各出奇招 峇株300神廟 創意引香客

John| 2018-03-11| 檢舉

四海龍王大伯公廟配合永平雕塑藝術家楊子德,逐年打造「十二天官」塑像,目前已完成7個生肖的造型。

(峇株巴轄11日訊)峇株巴轄是滿天神佛的城鎮,大小神廟估計超過300間,但要在芸芸眾「廟」中脫穎而出,

贏得外地遊客青睞,除了靠香客口碑相傳,更須各出「奇招」和推陳出新,以創意點子吸引遊客。

峇株巴轄沒有獨特旅遊景點,但一些與旅遊業結合的神廟,成功吸引馬新各地及其他國家遊客慕名而來,

除了祈福求好運,也順便在神廟附設的土產店購買土產,並到鄰近餐館用餐。

目前峇縣熱門神廟景點,大都以「最高、最長、最大」塑像吸引遊客,如永平天保宮(68尺高濟公活佛塑像)、

永平德教會紫安閣(351尺長轉運祥龍)、聖模那五方正神十八羅漢廟

(20尺高西方三聖像、25尺高千手觀音像及40尺長臥佛像)、

三春青天宮(八仙騎百尺金龍)、福伯壇(58尺大伯公立像)等。

另一些廟宇雖沒有引人入勝的大型景點或建築物,通過廟主的巧思創意,不斷推陳出新,增設塑像、

美化廟宇及推出祈福配套,吸引旅遊巴士載著一批又一批的外地遊客前來觀光上香,進行一日遊,間接帶動峇市經濟成長。

峇株巴轄班底福德壇四海龍王大伯公廟就是一間佔地不大,充分利用空間,每3年更換新貌的獨特廟宇。

該廟不僅是國內罕見供奉月老金身的神廟,更逐年推出融合十二生肖造型的12尺高「十二天官」塑像,

還有12尺長的貔貅王、蟾蜍王、白鱷魚塑像、六十甲子太歲府等,成為該廟吸引遊客的賣點。

該廟廟務住持洪傳偉1999年從其兄長兼發起人洪亞闊手中接手管理後,費盡心思用了近20年打造該廟成為著名神廟景點,

不僅吸引國內外遊客慕名而來,連台灣三立電視台「寶島神很大」節目團隊也在2015年拉隊前來拍攝。

12尺長、9尺高的「貔貅王」是全國最大塑像,成為四海龍王大伯公廟吸引遊客的賣點之一。

四海龍王大伯公廟是國內罕見供奉月老金身的神廟,最近裝修完成的木製「月老亭」,別具一番風味。

四海龍王大伯公廟

善用社媒發布訊息

四海龍王大伯公廟擁有12人工作團隊,並善用社交媒體如面子書、微信及雲端網頁發布活動訊息,

每年更郵寄小月曆及新年福物給逾5000名馬新各地善信,藉此與善信保持聯繫。

洪傳偉說,該廟通訊錄就有逾2000名新加坡善信的通訊地址,每年單單郵寄小日曆及新年福物就要花費逾萬令吉費用。

他說,該廟從去年開始通過面子書專頁,現場直播一些活動狀況,並不時推出由善財爺開光加持的福物供「財財粉絲團」

網友祈請或免費結緣。

「本廟除備有發財米、發財旺來供善信祈請,今年配合狗年也推出365隻『靈狗獻瑞』福物,讓善信請回,

保佑全家大小出入平安。」

他說,該廟目前也高掛1800粒大小燈籠,除了讓善信點燈祈福,入夜後不同色彩的燈籠同時點亮。

洪傳偉展示每年郵寄給善信的小月曆及新年福物。

每月吸引四五百輛旅巴前來

四海龍王大伯公廟香客以外地人居多,佔60%左右,平均每月吸引四五百輛旅遊巴士前來,其中以11月放水燈、

農曆正月十五龍王誕及正月廿三善才爺誕最熱鬧。

洪傳偉說,該廟每逢正月十五舉行「萬眾一心撈生活動」,至今邁入18年;正月廿三配合善才爺誕進行集體切蛋糕祝壽儀式,蛋糕由早年18尺長增加至今年46尺長,已成為該廟兩項品牌活動,每年吸引兩三千名善信參與。

此外,他說,現今年輕人一踏入神廟,通常不是先上香,而是先找景點拍照,該廟把廟內景觀劃分為四大景區,

即月老景區、貔貅景區、龍王景區及河畔景區,方便他們拍照「打卡」。

他說,該廟近年也用舊屋拆下的廢棄材料,設置「仔仔糖果屋」及冷氣咖啡座,方便遊客歇歇腳,順便採購土產,

加上最近剛增設木製月老亭,讓廟內景觀煥然一新。

每年元宵節舉行的「萬眾一心撈生活動」,通過集體撈生增加善信的參與感及歸屬感。

班底福德壇四海龍王大伯公廟用1800粒燈籠點綴廟宇,順便讓善信點燈祈福,一舉兩得。

附設在四海龍王大伯公廟的「仔仔糖果屋」及咖啡座,方便善信採購土產及喝茶休息。

威嚴壇 祈福補運「配套」受落

位於海口林烏園的威嚴壇五路財神濟公廟,是一間「祈福型」廟宇,主要靠祈福補運「配套」吸引外地遊客,

尤其是正月初五「送窮」儀式更是該廟品牌活動。

該廟住持駱客融說,該廟原本是鮮為人知的小廟,2004年首次有一輛載有10名新加坡香客的客貨車前來該廟,

自此口碑相傳,越來越多外地香客前來,目前外地人占該廟香客總數75%。

他說,外地香客主要到該廟問事、補運、祈福,尤其正月初五是「財神日」,該廟為善信進行「送窮迎福接財神」

儀式,迄今十多年吸引許多外地香客前來,也是一年之中最多人潮的慶典活動。

「配合送窮儀式,我們會準備一艘8尺長『送窮船』,為善信誦經祈福。」

不說不知,該廟是峇市少數拜天狗的神廟,而且善信到該廟拜太歲,不必擔心年底忘了「謝」太歲,

因為廟方會代勞提供一站式服務。

威嚴壇沒有大型景觀或建築物,主要靠祈福補運配套吸引外地香客。

威嚴壇增設3尊15尺高的福祿壽塑像,美化廟宇景觀。

提供預約問事服務

威嚴壇以濟公活佛為主神,除了每天下午2時提供預約問事服務,濟公活佛也會特地降臨,為外地遊客排憂解難。

駱客融說,所有善信一到該廟,即可享有免費的例常祈福,首先是持香敬拜騎著黑虎的武財神趙公明,祈求破除小人,

接著鑽過一個銅錢形狀的拱門,代表「賺大錢」,然後到「運財井」洗臉、洗手代表橫財就手,

再向福祿壽及貴人點香接福氣,最後向五路財神祈福,並領取「金元寶」及招財符。

「本廟今年特設財神銀行,並備有各500個『母錢』及『開運金幣』供善信奉請。」

威嚴壇從1999年開壇至今,已有20年歷史。除了農曆二月初二濟公誕,每年農曆十月十八慶祝濟公活佛及眾神寶誕千秋,

也通過7至9天系列慶典,吸引大批外地香客。

駱客融展示「送窮」儀式須用到的祈福卡。

威嚴壇今年特設「財神銀行」,讓善信祈請母錢及開運金幣。

新國香客參觀神廟 以單數為主

威嚴壇平均每月吸引二三十輛旅遊巴士及客貨車載外地香客前來,而新加坡香客通常會利用一日遊行程,

安排參觀其他神廟,但都以單數為主,如3間或5間。

駱客融說,新加坡香客隨團到本地神廟拜拜,通常一天內參觀的神廟數量不會出現雙數,但為何必須是單數,則不得而知。

他說,每年正月廿三麻坡南亭寺慶祝善才爺公聖誕千秋,都會吸引大批香客從四面八方蜂擁而至,該廟從中受惠,

獲得一些旅遊巴士「順路」載客前來拜拜及祈請「春花」。

他指出,雖然該廟主要靠祈福補運儀式吸引香客,但該廟不忘美化廟內景觀,目前已增設3尊15尺高的福祿壽塑像,

接下來將籌建媽祖廟。

威嚴壇吸引的外地香客,主要來自馬新各地,也有定居荷蘭的本地人。

威嚴壇善信在正月初五「送窮」儀式上,手持金紙在「送窮船」上虔誠祝禱,祈求狗年一帆風順。

凡善信來到威嚴壇,可鑽過這個銅錢形狀拱門,象徵「賺大錢」。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186641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