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打小人」 祈求一年「衰運」退散 (視頻)

(吉隆坡5日訊) 驚蟄是「打小人」的日子,吉隆坡2間古廟即仙四師爺廟和關帝廟,一早便出現「打小人」人潮,當中不乏一些年輕的上班族,也趕來祈求一年的「衰運」退散!

吉隆坡仙四師爺廟廟祝黃愛指出,雖然今天是驚蟄正日,可是晚上子時(晚上11時至午夜12時)才是白虎開牙的日子,因此晚上會有更多信眾到訪。

民眾在「打小人」之前必須先誠心祭拜,而且在打小人配套中,也提供一張印有20個褒貶含義的圖像。信眾只需使用香枝把貶義的圖像人頭戳破,並保留「本方土地」、「當年太歲」和「吉凶二星」中貴人即可。(拍攝:徐慧美)

她說,一般上,師傅都會準備一套式的打小人配套,每份價格只需6令吉。而該廟用於「打小人」的物品,除了一般的神料外,還包括小人紙、金掌、銀掌和紙鎖匙;另有綠馬配紅紙貴人。

她續說,前者主要是用紙鑰匙捆綁後,經過師傅祈福、趕厄運和避口舌儀式後,用腳大力踩跺,並連同神料燒成灰燼即可;至於紅紙貴人則需與綠馬粘合,並且把其掛在祈福牆上,便禮成。

「期間我們的廟宇也會準備雞蛋和肥豬肉,儀式中會把肥豬肉放到虎爺嘴巴和眼睛,讓它來年不要搞事。不過很多人都會自備食材供奉,例如豆腐卜。」

廟宇師傅替信眾把肥豬肉放在虎口上,望虎爺忙著進食忘卻「搞事」,同時也象徵討好威風凜凜的虎爺,能協助驅趕齷齪之物,再盼萬事逢凶化吉。(拍攝:徐慧美)

她解釋,打小人不一定是損人利己,現代人很多都是祈求工作上少是非、遠離小人和事事順利。惟,卻也不否認有人會寫上人物目標的姓名,希望讓對方不能損害自己。

據觀察,驚蟄並非只有老人家重視這節日,反觀如今前來祭拜的人近半數都是年輕人,甚至有者集體請假,拉大隊到仙四師爺廟「打小人」。

信眾譚秀華(34歲)表示,本身已有3次「打小人」的經驗,今日特意放下手邊工作,首次攜帶媽媽和同事一起參與這項儀式。

「我們來自不同的部門,所以約好今日請假一起來這裡打小人,我媽媽也是第一次來。我自己是覺得打了之後,做事有比較順利。」

廟宇師傅嘴裡嚷嚷誦讀送走「小人」和象徵新的一年事事順利的話語後,便會把被紙鑰匙捆綁的金掌、銀掌和小人紙丟到地上,這時信眾就必須用力踩踏,祈求減少是非。(拍攝:徐慧美)

陳盈真(23歲)說,過去都是在柔佛家鄉隨家人在當地古廟打小人,但因離鄉背井獨自到吉隆坡工作以後,便自己一個人前來完成這項傳統風俗。

來自台灣的音樂人羅思容則說,在台灣廟宇並沒有這項儀式,故對此感到十分有趣。同時也認為,縱使信奉的神明相近,然而某些特定的宗教風俗,隨著地域性的轉移,就會呈現屬於當地獨特的色彩。

來源:www.orientaldaily.com.my

文章部分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果侵犯到您的隱私、權益、請點擊檢舉按鈕舉報,網站將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謝謝合作! 檢舉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186155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