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陣噩夢不斷,敦馬效應持續發酵;柔州墾殖民區內火箭旗幟飄揚!馬來人正悄悄改變,暗流洶湧!馬來海嘯隨時爆發!
尤其是火箭的旗幟竟然公開插進馬來墾殖民區內,這在過去式不可思議的!馬來墾殖民區一向被認為是國陣最堅強的堡壘區;但是在敦馬與慕尤丁的強猛攻勢之下,已經被打開了巨大的缺口。如今柔州墾殖民區內竟然可以公開舉行希盟政治座談會,而一直被巫統抹黑為《反馬來人》的民主行動黨大將如林吉祥、劉鎮東、張念群等等,也都紛紛現身墾殖民區高談闊論,而來聽演講的馬來墾殖民人數也越來越多。這種現象看在國陣納吉眼中,怎麼能夠不心驚肉跳?
柔佛向來被視為是國陣的「定存州」,過去幾屆的全國成績顯示國陣牢牢控制了這個州屬;在柔佛州內的聯邦土地局墾殖民區,更是在野政黨一直難以攻破的「定存州」票倉。
不過,這樣的情況似乎悄悄地出現了變化。
雖然希望聯盟要攻陷柔佛墾殖民區仍有很長的路要走,可是他們已成功將「改變」的種子,播在墾殖民區內。
其實,早在1998年,時任副首相的安華遭到革除時,墾殖民區內已經出現支持安華的聲音,可是那時候安華的支持者只能「隱身」在人群當中。
隨著居鑾貝利通(Belitong)墾殖民區一名支持改革的居民莫哈末諾,日前成功為另外一名被撤出的前副首相慕尤丁被撤除後舉辦活動後,令人看到了墾殖民的變化。
這名第一代墾殖民說:「當我們在去年12月22日,計劃為人民公正黨副主席努魯伊莎舉辦活動時,遭到巫統的人阻擾。」
「他們阻斷前往我家的道路,並且威脅我們停止(有關活動),導致警方要求我們取消。」
無論如何,莫哈末諾最終成功在周六成功舉辦活動,並且邀請慕尤丁出席
莫哈末諾在住家前,掛起希盟的旗幟。對他來說,儘管參與活動的人數不多,可是成功在墾殖民區舉辦活動,並且邀請慕尤丁前來參與,是一項好的徵兆。
「即使前來的人並不多,我想這對希盟來說,已是好的開始。」
理科大學在第13屆全國大選的統計顯示,墾殖民區共覆蓋全國54個鄉區或城市邊緣地區的國會議席,選民總數是120萬人。
根據有關統計,全國222個國會議席當中,共有179個國席是屬於鄉區或城市邊緣地區。而國陣所贏得的133個國席當中,有128個有國席屬於鄉區或城市邊緣地區,占96%。
根據新加坡尤索夫伊薩東南亞研究院(ISEAS-Yusof Ishak Institute)報告,國陣在柔佛的37個國席當中,大部分是鄉區議席且馬來人占大多數。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