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鶴年回憶錄提到馬來人痛恨他,快看...如今這舉動連馬來人也刮目相看 -

光頭強| 2018-02-13| 檢舉

郭鶴年懂多語跨越國界,學者贊開放精神奠基礎

馬新社

2018年2月11日下午3點13分 (更新:2018年2月11日下午3點29分)

去年底出版的《郭鶴年回憶錄》揭露政商界的秘辛引起華社譁然,也挑起一些巫裔的不滿,但在國際學者視角,此書彰顯大馬首富郭鶴年是個不自我設限的成功企業家。

國際學者黃枝連教授指出,郭鶴年從早期代理的大米和食糖到後期油棕業及酒店業,都是從民生需求為出發,不設限地開拓各種有潛質的業務。

他說,郭鶴年是有自己的政治立場和智慧,然而面對生意發展,他清楚知道自己的位置及需要合作的對象,以致能遊走在日本皇軍、英國殖民地主義、美國霸權主義等之間。

編輯推薦

認同莎麗扎批評,拉菲茲笑稱牛才是受害者

「郭鶴年懂得多語言、多行業、多國界,這是他成功的最基本條件。我們也一樣要學習開放,不要給自己、群體、家庭、國家、文明設邊界,如果中華文明很了不起,就必須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生存及發展,不局限在自己設下的小圈子。」

黃枝連早前在新紀元大學學院主講「《郭鶴年回憶錄》讀書報告:一個把自己打造為走向世界-走向大眾-走向未來的新生代企業家」時,這麼說。

應加強公益慈善

黃枝連指出,郭鶴年在不同時代面對不同當權者,都不會抗拒當權者,甚至懂得與他們合作,畢竟掌握政權者擁有最大資源。

他說,人民也應該抱著同樣態度,不要抗拒當權者,若面對問題應該尋求當權者的協助,因為任何當權者都有責任替人民做事及不逃避責任。

他提到,根據資料,郭鶴年在公益慈善事業方面比其他著名華人企業家如陳嘉庚、李光前、陳六使等都做得少,他在有生之年應該加強這部分,畢竟取之社會用之社會。

他認為,在閱讀《郭鶴年回憶錄》,應該試著了解郭鶴年的優點、特性及成功技巧,而不是審判他的為人或質疑內容的可信度。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183699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