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敏諾丁(右起)、端姑賽費祖丁、西格里德·卡格和麥慕娜乘騎腳車,出發前往吉隆坡城中城出席第九屆世界城市論壇。
(吉隆坡9日訊)吉隆坡市長丹斯里阿敏諾丁指出,市政局與各方商討後,未來將取消位於拉惹勞勿,與巴士及德士專用車道共用的左側藍色腳車道,只保留右側的腳車道讓騎士使用。
他說,這做法是避免腳車騎士、巴士及德士爭用車道,導致容易釀成意外,也顧及上下巴士或德士乘客的安全。
「市中心拉惹勞勿路設有巴士及德士專用車道,路段兩側都有腳車道,市政局經商討後會取消與專用車道共用的藍色腳車道,惟需胥視將在1至2個月後出爐的調查報告後再定奪。」
塑料間隔物換材料
他說,腳車道塑料間隔物在歐美國家通用,不過沒想到在吉隆坡引起負面評論,市政局已經更換另一種材料,現階段還在測試。
阿敏諾丁今日在安邦路大馬旅遊中心(MaTiC),配合第九屆世界城市論壇活動,與荷蘭外貿和發展合作部長西格里德·卡格(Sigrid Kaag)體驗吉隆坡腳車道,這麼指出。
出席者包括荷蘭駐馬來西亞大使卡琳、玻璃市王儲端姑賽費祖丁、聯合國人居署(UN-Habitat)執行總監拿督麥慕娜、投資吉隆坡機構(InvestKL)總執行長拿督再納阿曼沙等。
阿敏諾丁:雖受負評仍續提升
阿敏諾丁指出,第一階段的市中心腳車道全場11.84公里,雖受到負評但市政局會作出提升,同時藉此向全世界展示,腳車將成為吉隆坡市區的另一項交通工具。
「吉隆坡與雅加達及曼谷等大都市,一樣都是塞車的城市,如今有了捷運、輕快鐵及單軌火車,希望民眾可以從住家騎腳車前往乘搭公交上班。」
他說,共享腳車業者oBike的經營,也有助於提升吉隆坡旅遊,遊客們可以租用腳車穿梭市區旅遊景點,避開車龍。
「有人指藍色腳車道耗資400萬令吉過於昂貴,這點我不認同,打造腳車道可以吸引更多腳車騎士及遊客到訪吉隆坡,與其在酷熱天氣下步行,不如乘騎腳車更為愜意!」
荷蘭部長建議擬條規保障騎士
西格里德·卡格建議,吉隆坡推行腳車代步的城市模式,除了設立腳車道,也必須有時速限制、道路安全、規定騎士佩戴頭盔等條規,公路使用者更須有交通覺醒。
「城市的交通文化必須做出改變,腳車騎士才會更安全更有保障!」
她說,荷蘭是腳車國家,上至國王與王后,下至平民小孩及成人都乘騎腳車,無論上班上學、聚會社交都是靠腳車代步,這股文化成功推廣至全世界,馬來西亞也開始接受了這種健康生活方式。
麥慕娜說,腳車是輕便的交通工具,即有助身體健康,也可減碳對抗全球暖化的氣候。
「我以前任職檳城市長也是騎腳車上下班,城市要的是移動人民(Moving people),而不是移動車輛(Moving Cars)。」
歡迎投稿:爆料或者吐槽, 加入我們群組《我要爆料》,或者發郵件到我要爆料粉絲頁。我們會有專門記者,幫你編輯成為文章,發布到我們網站。
歡迎投稿:爆料或者吐槽, 加入我們群組《我要爆料》,或者發郵件到我要爆料粉絲頁。我們會有專門記者,幫你編輯成為文章,發布到我們網站。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