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技術群求職受局限 外勞壟斷加劇勞力競爭

February 10, 2018

現實使然,職場上沒有輕鬆但工資高的工作,求職要求待遇好,條件自然提高。

山蘇丁莫哈末是一名保安員兼泊車服務員。對於「大馬人就是挑揀工作」、「大馬人不願做粗工」 之類的刻板印象說辭,山蘇丁向來嗤之以鼻。

已年屆50歲的山蘇丁目前在吉隆坡崇光(Sogo)百貨公司任職保安員。在他的世界裡,和他同處中低階層的大馬人並沒有嫌棄粗工或挑揀工作,反而是本地僱主更傾向於聘請外勞, 致使本地低技術勞工根本沒有太多選擇。

「我換過很多份工作。我沒有良好的學歷,因此我願意從事任何工作,即便是清道夫。如果我不工作,我根本活不下去。」

山蘇丁一邊接受《透視大馬》訪問,一邊把泊車卡遞給將車子駛入停車場的司機。過去6年來,他在吉隆坡一帶的多個停車場做著一樣的工作。

像這樣無需太多技術和知識的工作,薪資不會高。山蘇丁每天必須工作14個小時,從早上7時至晚上9時,才能掙得一個月2000令吉,這筆薪資讓他可以換得三餐溫飽。

至今依然單身的山蘇丁每晚都借宿在地主提供的木屋裡,有瓦遮頭,他已經十分感激。

當記者告訴山蘇丁,如今有很多大學畢業生的月薪也和他一樣是2000令吉時,這名中年男子顯得十分震驚。他說,他觀察到國內很多低技術工作,都被外勞給「搶走」。

「我看到很多外勞壟斷了低技術工作,本地人因此失去機會。」

「外勞的薪資較低,但那筆薪資對他們來說已經很多了。我的朋友告訴我,他回到自己的國家時,被當成帝王對待,因為他賺的錢多。」

低技術勞動群的選擇有限

無論如何,數據顯示,儘管國內從事製造業和建築業等,屬於即骯髒、危險,又困難的3D(Dirty、Dangerous、Difficult)行業,但本地勞力依然比外勞多。

國家數據局2016年的數據顯示,共有157萬1000名大馬公民從事製造業,而製造業的非本地人只有54萬9000人。製造業也是我國所有經濟領域中聘請最多外勞的行業。

建築業方面,則有82萬800名大馬勞工及46萬3000名外勞。

服務業則有最多我國勞工,即463萬5000人;而農業領域則有24萬9000名外籍勞工。

馬來西亞僱主聯合會執行總監山蘇丁巴爾旦指出,在2015年,我國有將近一半的勞動力只有中五或大馬教育文憑SPM或同等資格的學歷,占總勞動力的42.7%或相等於372萬7000人。

內容未完結,請點擊「第2頁」繼續瀏覽。

第1頁 第2頁

文章部分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果侵犯到您的隱私、權益、請點擊檢舉按鈕舉報,網站將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謝謝合作! 檢舉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183392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