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壟斷全馬白米供應市場的國家稻米Bernas都有本事做到虧損連連,信貸評級直線滑落,高達7.5億令吉的債務很有可能變成無法償還的爛帳!馬來人的【經濟奇才】賽莫達,果然非常了不起啊!

多年來Bernas全面壟斷國內白米市場,所有米商都不能直接從外國購買各種白米,必須只能由Bernas從外國進口,全國米糧批發商必須用高價跟Bernas買米加工後才能推出市場銷售。
而所有米糧批發商都知道,Bernas用賤價向泰國、柬埔寨、越南購買品質普通的香米、長占米、糯米等等米糧,然後以高價轉手給國內米糧批發商;
這中間就謀取了暴利。有到泰國柬埔寨越南白米批發市場了解情況的都十分清楚,馬來西亞人是吃不到真正上好的泰國香米的。但是知道了又能怎樣?米糧批發商被政府長期壓迫,只能申請白米批發准證,無法獲得白米入口准證。
還記得不久前全國出現短暫的白米短缺現象,而國家稻米局卻被人發現將數以萬噸計的白米囤積至發臭生蟲的事件嗎?政府不允許民間商家囤貨賺錢,卻默許國家稻米局這樣蠻幹?
再說,就算被揭發了又如何?事情還不是被壓下來了嗎?現在都過了半年了,有看到當局宣布對付Bernas的任何行動嗎?
90年代開始,在國陣政府指示下,Bernas對國內占大多數的華裔米糧批發商軟硬兼施強迫收購51%控制性股權;不肯妥協的華裔白米批發商就受到不斷的剝削打壓。
所有商人都知道,壟斷市場的生意絕對不可能虧本的。但是為什麼Bernas竟然虧錢?而且還大虧7.5億?據說是被拿去振救虧損累累的母公司貿易風Tradewings Bhd。
【貿易風】原本也是一家鑽錢的公司,最近10年卻年年虧損,財務破了一個深不見底的大洞,錢都到哪裡去了?馬來民族最引以為傲的經濟奇才賽莫達,居然是一個碰什麼公司,什麼公司都死的奇才【淒柴】?
看看國家稻米的業務,除了壟斷國內白米供應市場之外,它還擁有Gardenia麵包廠的控制性股權;而白米與麵包市場都是現金交易的市場,現金周轉向來都不是問題,那問題出在哪裡?當年郭鶴年擁有Bernas 30%股權的時候,Bernas可是年年賺大錢的。
這已經不是什麼種族歧視問題了,事實證明馬來人真的不懂經營訣竅,一味只懂殺雞取卵;再加上前首相馬哈迪和前首相署部長再益伊布拉欣所說【馬來人最懶惰、不思進取,只想坐享其成】的懶散天性;
就算給你金山銀山,遲早也會崩塌。看看一馬公司、馬航、國產車,這些敗國的公司,每年的巨額虧損都要人民買單,這個國家的財政部長基本就是個只懂斂財不懂生財的混蛋,人民還能抱什麼期望?
======================
國家稻米財務令人憂
2015-06-07
上周大馬評估機構(RAM)將國家稻米公司(Bernas)的7億5千萬令吉伊斯蘭商業票據/中期票據的評級從AA3/負面/P1下調至A3/負面/P2。
此降級反映了國家稻米的財務狀況實質和意外惡化,原因包括提供財務援助給母公司貿易風(馬)有限公司(Tradewinds)。
大馬評估機構表示,「國家稻米在2014年4月除牌之後,提供大量預支給控股公司和相關夥伴,總額7億令吉。此預支性質和規模的支持因素不在大馬評估機構的預期中。」
它補充,截至2014年12月杪,國家稻米的負債和凈負債率分別為1.41和1.19倍,高於它預計的0.7倍和0.5倍。同時,國家稻米的營運基金對債務覆蓋率(FFODC)縮減至0.09倍,大幅低於該機構預計的0.26倍。
根據大馬評估機構,截至2014年12月杪,國家稻米的債務上漲20%至近20億令吉,截至2016年12月杪財政年的負債率可能抵達1.8倍,而FFODC保持在低於0.10倍。
截至2014年12月31日,國家稻米的現金對短期債務覆蓋率惡化至僅有0.18倍(2013年杪為0.8倍)。
該機構也深感震驚於國家稻米承諾從2015財政年起的派息額高於凈利,這將令資產負債表進一步壓縮。
除了來自日常營運的盈利外,國家稻金也獲得政府稻米津貼,作為它以統制價格售米的補償。
國家稻米曾是上市公司,過後被丹斯里賽莫達擁有的貿易風集團私有化。
獲授權和壟斷稻米進口和在受管制的國內稻米行業中扮演重大角色的國家稻米,為何會面對這種財務困局?
基於稻米對大馬如此重要,該公司在這種財務狀況下,是否還有能力執行其壟斷功能?(TheEdge財經專文)
-----------------------------------------------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1822635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