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頭條!全馬學校食堂新指令【禁售13種不健康食物】孩子們在校吃什麼?

John| 2018-01-31| 檢舉

獨家頭條!全馬學校食堂新指令【禁售13種不健康食物】孩子們在校吃什麼?

 

 

【獨家】學校食堂新指令 禁售13種不健康食物

 

據了解,教育部屬下日間學校管理組是於本月17日發出公函予馬來西亞海產加工公會及其他業者舉行對話,

解釋政府為何禁止有關13種組別的食物在學校售賣。

 

屆時漢堡包、炸雞塊、炸薯條及魚丸魚餅等食物,將絕跡於學校食堂。

 

 

 

學校食堂新指令 禁售13種不健康食物。

 

(布城30日訊)衛生部和教育部最近列出大馬學校食堂禁售的13個食物與飲料組別,

包括一般學生最普遍及愛吃的魚丸、雞肉丸、肉丸及海鮮丸及魚餅等,引起供應商及經營者巨大迴響,要求收回指令。

 

據了解,教育部屬下日間學校管理組是於本月17日發出公函予馬來西亞海產加工公會及其他業者舉行對話,

解釋政府為何禁止有關13種組別的食物在學校售賣。

 

 

 

漢堡包、炸雞塊、炸薯條及魚丸魚餅等食物,將絕跡於學校食堂。(檔案照)

 

生產及供應商就引起的爭議在本月18日與教育部及衛生部食品安全與品質組舉行對話,

同時也提交有關加工食品的化驗報告,並求當局檢討這項決定,而食品安全和品質組過後承諾會進一步探討,

以便在兩周後作出定奪。依據衛生部報告,禁止加工食物,包括炸薯條、漢堡包、魚丸、雞肉丸、肉丸、海鮮丸、

魚餅、炸雞塊、沙爹魚及任何食物含有這些食品在學校食堂售賣,主要是這些食品含有過量的脂肪和鹽分,對學生的健康構成危害。

 

免攝入太多脂肪鹽分

 

據了解,當局是以「1985年食品條例」禁止食堂售賣以上食品及飲料。當局認為,學生應該從小就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不應該吸取過量的脂肪和鹽分,若長久下去,會有血壓高及肥胖問題。

 

 

「我們是依據衛生部提供的食品名單,執行條例。」

 

他說,過去學校食堂售賣的食品分為三大類,即允許、不鼓勵、禁止,現在已完全沒有不鼓勵,只有允許或禁止兩個類別。

 

學校食堂禁售的13個食物與飲料組別

 

1) 過期食物。

 

2) 所有像玩具或包裝里含有玩具(如戒指、圖象與氣球等)的零食。

 

3) 加工食物,包括炸薯條、漢堡包、魚丸、雞肉丸、肉丸、海鮮丸、魚餅、雞塊(Nugget),沙爹魚及任何食物含有這些食品。

 

4) 不健康的零食如薯片、蝦片、薄脆餅乾、含有蝦及墨魚味道炸片等。

 

5) 糖果和巧克力。

 

6) 加工腌制食品包括咸、酸及甜,如腌制芒果、柑皮及洋蔥等。

 

7) 含有奶油和糖分的食物。

 

8) 含米粉、拉麵、粿條、粥、湯等的快熟食品。

 

9) 冰糖果食品及冰淇淋。

 

10) 三合一即沖式飲品 (如三合一咖啡等)。

 

 

11) 能量飲料、草藥、水果口味飲料(少於35%水果含量)。

 

12) 茶和咖啡(只禁止出售給學生)。

 

13) 含有酒精的飲料及食物。

 

學校食堂允許販賣的食物與飲料組別

 

1) 新鮮蔬菜與沙拉。

 

2) 不含附加物的食品,如全麥麵包。

 

3) 低糖水果,如西瓜、白蘭瓜、檸檬與哈密瓜等。

 

4) 營養飲料如麥片、純牛奶及礦泉水。

 

 

 

李迪偉:魚丸卡路里比炸香蕉低。

 

海產加工公會向教育部力爭魚丸含膠原蛋白應准賣

 

針對「校園食堂禁魚丸令」,馬來西亞海產加工公會已致函教育部,要求當局允許魚類加工食品,例如魚餅及魚丸,可以在學校食堂售賣。

 

該公會會長李迪偉接受《南洋商報》電訪時指出,公會代表日前已應教育部回函邀請,於上周一出席與教育部的會議,

同時提呈魚類加工食品的化驗報告給教育部。

 

「學校食堂允許售賣麵條、粿條和炸魚餅,魚丸則富含膠原蛋白,有良好營養價值,因此我們要求教育部探討此事。」

 

他說,魚類加工食品,包括魚餅及魚丸一向是學校食堂售賣給學生食用的食品,教育部於3、4個月前公布食堂可售賣食品名單時,

魚餅與魚丸並不在該名單內。

 

儘管如此,他說,由於學生消費力不高,因此對公會的會員影響不大。

 

 

「只是當局在未進行化驗就禁止售賣,而且儘管魚丸是加工食品,但不比炸魚餅的蛋白質營養含量低,

炸魚餅的魚肉原食材是下等魚,需經沾粉油炸,蛋白質相對比魚丸來得低。」

 

他認為,炸魚餅在學校食堂售賣的食物名單中,因此該公會也希望魚丸獲接受在食堂售賣。

 

他指出,該公會於1月18日致函教育部,以要求當局允許魚類加工食品,例如魚餅及魚丸在學校食堂售賣,

此外上周一與教育部代表會面後,後者表示會進行化驗,預料再需一至兩個月。

 

「我們等待教育部召開會議給予答覆。」

 

根據該公會提呈予教育部的公函,該公會認為魚丸及魚餅來自營養豐富海產進行加工的食品,並運用在日常食材烹調,

例如麵食佐料,而且通常已去除魚骨,易於食用,此外而魚丸每100克的卡路里比3片炸香蕉熱量來得更低。

 

 

 

曾憲榮:應教育孩子從小就懂得健康飲食。

 

食品及玩具商公會:矯枉過正「孩子在校吃什麼?」

 

大馬食品暨玩具商公會會長曾憲榮指出,衛生部和教育部不應「一竹竿打翻整船人」,

將所有的零食與熟食類食物都列為學校食堂禁售的名單內,並反問「那孩子在學校應吃什麼呢」?

 

他受訪時表示,他個人贊同飲食過量會危害健康,這點任何食品都一樣,也認同在零食方面應克制及減少在學校售賣,

但禁止熟食類食物如魚丸及肉丸等就有些矯枉過正。

 

「我認為,政府禁止學校食堂售賣不健康食物與飲料,在執行上應分階段進行,不可過於倉促,否則可能會導致孩子營養失衡。」

 

應從教育著手

 

曾憲榮指出,即使政府強制學校食堂不准販賣這些食品,孩子也能輕易地在學校附近的商店購買,因此這不是很明智的選擇。

 

「據我所知,衛生部和教育部每兩三年都會提出更新學校食堂的管理指南,政府也曾提出禁止飲食小販在學校周圍擺檔,

以及限制零食車、麵包車來學校販賣食品及飲料,但顯然成效不大。

 

「我籲請當局應治標治本,從教育和傳授知識著手,通過灌輸和指導讓孩子從小就懂得健康飲食;

由於孩子飲食習慣的培養是家庭教育的一部分,因此也呼籲父母配合校方,協助安排與規劃孩子的飲食,

讓他們自發地選擇健康食品,這對業者亦比較公道。」

 

列明糖分含量

 

曾憲榮要求衛生部擬出的指南,供所有學校食堂參考,除了禁賣的食物與飲料組別,也應清楚列明這些食品的各種成分、

卡路里含量及糖分含量,讓大家有個清楚的概念。

 

他指出,隨著時代變化,商家也推出健康、低糖或無糖零食,而不少學校食堂近幾年來已開始做出改變,

響應政府的呼籲售賣健康食品及減少零食,比如棒棒糖等高糖分的零食基本已沒在學校食堂里販賣。

 

此外,他也提及,用染色素或合成香料的飲料如玫瑰露,這種飲料的色素及糖分也很高,但在名單內並沒提到禁止售賣。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182010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