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看!去年首9月2萬房屋滯銷!

tia kwe ...| 2018-01-25| 檢舉

去年首9月2萬房屋滯銷。

2018年房地產高峯會.諾丁:大型基建是催化劑 房市放緩惟屋價走揚

財政部估值及產業服務局長諾丁指出,儘管2018年房地產將繼續放緩,惟房產價格卻呈走揚的趨勢。

符儒仁(左)在諾丁陪同下,贈送紀念品給財政部副部長拿督李志亮(中)。

(吉隆坡23日訊)財政部估值及產業服務局長諾丁指出,儘管2018年房地產將繼續放緩,惟房產價格卻呈走揚的趨勢。

他在「2018年房地產高峯會」上指出,房地產價格將逐步增加,而國內進行的各項大型基建項目將是房地產市場的主要催化劑。

諾丁表示,2018年房地產市場依然持續疲軟,而政府推出的各項房產措施將繼續支撐該領域。

「在去年首9個月,房地產交易量由2016年首9個月的23萬9916間下跌至22萬9529間,下跌了4.3%,不過,交易值卻由2016年的958億5000萬令吉增加至2017年的1022億9000萬令吉,增幅達6.7%。」

諾丁指出,產業市場與經濟增長息息相關,國內外各研究院皆認為2017年全年經濟可錄得5.8%增長,另外,政府也推出多項獎掖措施和大型基建項目,皆可推動房產,不過,交易量、經商情況和消費情緒轉弱則預計將打擊房市。

他相信,以目前的市場情緒來看,2017年全年的交易量將可維持在30萬間左右。

符儒仁:不會現房產泡沫

大馬私營估價師、物業管理員、地產代理及物業顧問協會(PEPS)會長符儒仁則認為,大馬房地產市場在2018年,將不會出現泡沫現象。

符儒仁說,以當下的情況而言,必須符合4個情況,房產泡沫才會「蒞臨」,即供過於求、房價過熱、瘋狂拋售及胡亂放貸。

「目前的供過於求是針對個別房產和房價,並不在所有的地區發生;大馬的房價也穩定上揚,主要因素是可負擔問題引發,至於瘋狂拋售情況是由投資者引起,大馬購屋者大部分都是本地買家,最後,國家銀行收緊房貸,也不會引發胡亂放貸的問題。」

房市沒供過於求

也是威廉達哈和王(WTW)董事經理的符儒仁指出,正確來說,大馬房市並沒有出現供過於求的情況,因為以每年人口增加約39萬人計算,對於房產的需求是按年需要9萬7500間,而每年進入市場的房產卻僅有7萬8216間,實際上可算是「需過於求」。

「會發生房產滯銷的情況,主要是因為3個M,分別為價格無法匹配(mismatch)、地點無法匹配及產品無法匹配所致。」

他表示,國家銀行預計,大馬人可負擔的房產價格約25萬令吉及以下,為市場上卻有接近80%的房產價格超過此範疇。

符儒仁指出,地點也是一大考量,就如萬撓武吉柏倫東(Bukit Beruntung),擁有多間低價房產,可是,依然面對滯銷的問題。

「市場上一些soho單位較小,並不適合一家人居住。」

二手交易量限制新屋價

另外,符儒仁也指出,二手市場交易量增加將能限制新房產的價格。

他解釋,二手市場的交易量大都是來自35萬令吉以下的房產,這清楚的向發展商傳遞購屋者可負擔的訊息。

他說,與5年前的情況不同,發展商開始檢討市場所需的房產價格。

符儒仁相信,在今年,將會有更多價格在50萬令吉以下的房產進入市場。

去年首9月2萬房屋滯銷

大馬住宅房產滯銷情況加劇,2017年首9個月共有2萬零304間(市值134億5714萬令吉)滯銷,其中房產價格在25萬令吉以上情況尤其令人擔憂,有多達1萬4734間或72.57%屬於滯銷房產。

諾丁指出,2016年滯銷住宅僅有1萬4792間,市值為85億6043萬令吉,2017年首9個月增加5512間或37.26%。

柔州房產滯銷最嚴重

諾丁說,在全馬各州當中,滯銷情況最為嚴重的分別為柔佛州(3901間)、雪蘭莪(3596間)、吉打(3534間)、檳城(2271間)和霹靂(1876間)。

「以類型區分,在柔佛州滯銷最嚴重的為共管公寓或公寓,有多達1039間,接下來則為2至3層樓的排屋(991間)。」

他指出,房產價格高於30萬令吉情況最嚴重,有2703間或69.28%,而新山則是最嚴重的地區。

「至於雪州,有多達1830間或50.9%滯銷房產屬於共管公寓或公寓,而有2166間或60.2%房產價格超過50萬令吉,這當中八打靈是重災區。」

諾丁表示,吉打接近半數滯銷的房產屬於2至3層樓排屋,有1656間或46.9%,而房產價格介於30萬至40萬令吉有1438間,瓜拉姆拉(KualaMuda)情況最讓人憂慮,有3039間住宅房產滯銷。

諾丁指出,與2016年首9個月相比,2017年首9個月的新推介房產數量有所增加,並創下2013年首9個月以來的最高紀錄,有多達5萬3359間。

「不過,成功出售的新房產僅1萬6117間,銷售表現放緩,僅達30.2%,為同時期最低的紀錄。」

滯銷公寓2至3層排屋最多

符儒仁指出,整體而言,以產業類型區分,共管公寓和2至3層排屋滯銷情況最為嚴重,而以價錢區分,則房產價格在50萬令吉以上則擁有最多未售房產。

數據顯示,去年首3季,市場共推出了1萬2145間價格介於40萬以上至50萬令吉的房產,成功售出3709間,出售率為30.5%,至於房產價格介於50萬以上至100萬令吉,則有1萬零619間新房產,僅成功售出3668間,出售率為34.5%。

沙古南:更多辦公空間注入隆雪

大馬萊坊(Knight Frank)董事經理沙古南認為,2018年將會有更多的辦公空間進入巴生河流域市場,預計有760萬平方尺。

他指出,其中350萬平方尺是在吉隆坡市中心,主要由坐落在吉隆坡敦拉薩國際貿易中心的「106交易塔」(the exchange106),剩餘160萬平方尺將注入進吉隆坡周邊地區,而雪州則有250萬平方尺。

「2019年則預計有50萬平方尺辦公樓空間,將注入吉隆坡市中心,70萬平方尺注入進吉隆坡周圍地區,總數共120萬平方尺。」

沙古南指出,市場需要關注的不是供應過剩的情況,而是如何提升需求。

他認為,2018年將是租戶的市場,因此,業者必須提供多項便利,包括給予伸縮性的租金便利、折扣、停車位福利、溝通等等。

史龍展:電商影響零售產業

Savills大馬產業顧問公司副執行主席史龍展指出,零售產業市場依然充滿挑戰,尤其是電子商務的崛起,更是影響了零售產業的表現。

他指出,時尚、餐飲、化妝品等領域短期而言將受嚴峻考驗。

「至於中期來看,料將出現整合現象,而長期而言,則胥視電商的影響力。」

史龍展指出,數據顯示,儘管在去年,有多家零售商推出大馬市場,惟有更多的商家卻在去年進入大馬市場,當中不乏來自歐洲、美國和亞太區的品牌。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181129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