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地應景年菜蔥、芫茜等保守漲價一倍,消費者將被迫吃貴年菜。
獨家報導:丘惠萍
(吉隆坡12日訊)還有一個多月便是華人農曆新年,唯天氣因素,一些本地蔬菜價格已猛漲,包括海產已陸續漲價,農民祈求老天作美,否則,消費者可能被迫吃貴年菜和海產了。
馬來西亞菜農總會長陳蘇潮說,最近常下雨,過量雨水和欠缺陽光,嚴重影響本地蔬菜生長和收成,其中小白菜和菜心產量銳減50%至100%,菜價猛漲了。
年菜料漲價一倍
他祈盼天氣好轉,不然,本地應景年菜如生菜、蔥、芫茜和芹菜,保守漲價一倍,消費者將被迫吃貴年菜。
陳蘇潮接受《中國報》訪問新年菜價行情時直截了當說:「只要天氣好轉,蔬菜供應都不成問題。」
除了天氣,中國進口年菜是否受衝擊,陳蘇潮不認為,他說,中國進口年菜與本地年菜沒有衝突,不影響價格。中國年菜主要是白菜、年蒜及包菜為主,本地應節年菜則是蔥、生菜、芫茜及芹菜。
「由於菜農有增產這類年菜,即便新年需求量比平時增加一倍,菜價漲幅尚算合理,菜價主要視天氣和收成產量調整。
「菜農最怕連日下雨,持續下雨沒陽光,更甚水災,淹沒菜園,菜農也就血本無歸。」
他講述,葉菜類收成期一般20天至45天內,祈求這段時期,天氣良好,收成才有望。
他續說,日常蔬菜銷量70%是馬來同胞為主,華裔只占20%多。各種成本如農藥、肥料、外勞人頭稅等趨增至少5%,但無法將成本轉嫁於價格,只有供需能決定價格。

一些海產如斗底鯧已漲價10%至15%。

近兩月海產量減一半
大港海產公會副主席佘克順指出,每年年尾有雨季,海產較少是慣事,唯今年海產量比往年進一步減少,尤其近一兩個月,海產量減少一半。
他說,雖然距離農曆新年還有一個多月,但一些海產如大明蝦、斗底鯧及馬友魚今已漲價10%至15%,預計隨著新年需求增加,海產或再漲價20%至30%。
「很多餐館在去年12月就已開始訂購和囤貨,其中蘇東在這2個月內產量明顯減少一半,每公斤漲了7至8令吉,相等於漲幅20%,原本每公斤20令吉左右,如今漲至27令吉至28令吉。」
他說,即使接下來魚獲供應量保持,但隨著市場需求量增加,新年應市的海產仍可能起價20%至30%,萬一供應不足,新年海產或更貴了。
豬肉價起落不大
大馬禽畜業聯合總會會長黃俊儀說,由於豬只產量增加,無形中緩和了豬價漲勢,預估這個新年豬價起落不會很大,但其實新年期間,豬內臟會比豬肉來得搶手,更有價。
「我想,豬內臟在新年好賣,可能跟傳統年菜有關吧,比如豬肚、豬腸、豬肝和豬蹄等,更甚一頭豬只有一隻豬肚,自然『物以稀為貴』。」
談起為何去年豬價高漲,促使新年燒豬價格也騰漲,黃俊儀說,去年情況有別於今年,去年養豬業面對很多挑戰,造成生產力下滑,令吉也貶值,成本增高,如今令吉已回升,所以豬價也逐漸平穩。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98/node1794026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